【高雄畫刊】提供讀者掌握高雄最「夯」的訊息,感受維持不變的人情味與不斷改變的新高雄。 【上班族e周刊】不但有職場求生法則,更幫你補強不可不知的勞工權益,讓你成為內外兼修的快樂上班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9/22 第121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保險要聞 南韓機場罷工恐波及中秋連假 產險業公告旅遊不便險承保限制
保險業首家!富邦產險「FacePass極速保」開創 AI 刷臉投保服務
一年期在宅醫療險邁步推動 鎖定輕症病患、由醫護到府治療
投保教戰 保險小百科/公共意外責任險 承保範圍分兩類
小心金融歧視/保險基因檢測 未審先判

今日財經頭條
南韓機場罷工恐波及中秋連假 產險業公告旅遊不便險承保限制
記者任珮云/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南韓全國機場勞工聯合工會宣布,自9月19日起發動第一輪全面罷工,若勞資雙方未能達成共識,行動恐一路延續至中秋連假。 此次罷工涵蓋仁川、金浦等15座主要機場,考量中秋假期台灣旅客赴韓人數眾多,國內主要產險公司亦相繼針對旅綜險等發出公告,提醒保戶權益。

第一產險指出,因南韓已於9月9日宣布啟動罷工,若保戶在此日期後才投保旅遊不便險,因罷工造成的「班機延誤、旅程取消或更改」均不在承保範圍。

台灣產險則表示,自9月11日起投保的旅遊綜合險,若因罷工導致班機延誤,將列為「特別不保事項」;旅程取消或變更同樣不符條款。已投保者若有改期或取消需求,可透過官網或原服務人員辦理退費或批改。

泰安產險公告,自9月11日上午10時起新承保的旅遊綜合險,因罷工導致的班機延誤不在理賠範圍,但9月11日10時前完成投保的保戶則不受影響。不過,機場工作人員罷工並未符合旅程取消或更改險的承保條件。

富邦產險針對9月10日17:30前完成投保的保戶,若班機因罷工延誤四小時以上,仍可依規理賠。但若非屬「公共交通工具業者受僱人」罷工,如地勤或安檢人員行動,則不在承保範圍內。「旅程取消險」與「旅程更改險」僅承保因「搭乘之公共交通工具業者的受僱人」罷工而導致的旅程取消或更改。若罷工為機場維護、消防、安檢、地勤或保安人員所引發,則不在保障範圍內。

國泰產險指出,南韓已宣布將啟動機場罷工活動,自宣布後投保之旅遊綜合險,如因該罷工事故所致「班機延誤」,屬保單條款約定之特別不保事項;另參與罷工活動之機場工作人員,非符合保單條款約定「旅程取消、旅程更改」之承保範圍。

產險業者普遍強調,罷工事件已屬公告後事由,新投保人無法獲得相關保障。提醒旅客務必事先檢視保單條款,並隨時掌握航班異動,以降低旅遊風險。

 
保險業首家!富邦產險「FacePass極速保」開創 AI 刷臉投保服務
記者戴玉翔/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數位投保服務再進化,富邦產險推出結合AI人臉辨識的創新服務「FacePass極速保」,成為保險業首家獲主管機關核准試辦「數位身分驗證簽署要保書」的業者,保戶只需透過專屬連結完成身分註冊,即可透過行動裝置刷臉完成數位身分驗證與線上簽署要保書,實現「隨時隨地、3分鐘快速投保」的全新體驗。

富邦產險表示,「FacePass極速保」服務讓傳統臨櫃紙本簽署進化為無紙化的數位體驗,開創無紙化簽署的產業標準化先例,本次試辦商品涵蓋汽機車險、住宅火險、地震基本保險、家庭綜合保險、旅行綜合險與健康傷害險,服務範圍廣泛。此外,服務不限於本國籍人士,外籍人士持居留證也可申辦投保,體現普惠金融與公平待客的核心精神。

在推動服務數位轉型的同時,富邦產險高度重視客戶資料安全,客戶驗證簽署過程全程錄音錄影,並導入最高規格控管標準,嚴謹遵守ISO/IEC 27001、ISO/IEC 27701 與 BS10012等國際資安規範,資料傳輸與儲存均採端對端加密,確保用戶操作在最高資安標準下進行,強化市場對數位金融的信任基礎。

富邦產險以創新「FacePass極速保」服務展現以客戶為核心的數位策略,更以實際行動落實主管機關倡導的數位金融政策。未來,富邦產險將持續拓展應用場景,逐步建構完整的數位保險生態,讓保險不只是保障,更是貼近生活、持續創新的智慧服務。

 
一年期在宅醫療險邁步推動 鎖定輕症病患、由醫護到府治療
記者廖珮君、黃于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衛福部去年推出「在宅急症照護計畫」日前與金管會、壽險公會取得共識,由公會研議「一年期在宅急症照護醫療險」新商品。該險種以輕症病患為對象,由醫護到府治療,藉此降低急診壅塞,緩解病床不足問題,17日行政院已進行跨部會討論,推動正式邁出第一步。

衛福部的試辦計畫是鎖定肺炎、尿路感染及軟組織感染等三類不便出門病患,透過在宅診治,讓病床釋出給重症患者。

因目前醫療險都以「住院與否」做理賠依據,部分輕症患者因此選擇堅持住院,加劇急診壅塞。若新保險商品能採在宅醫療給付,將可引導病患更彈性選擇就醫方式。

據了解,這款一年期醫療險屬全新型態,初步定位為個人險,給付方式可能採定額或實支實付,但不會保證續保。

壽險業者坦言,採「一年期」設計可因應政策調整、快速修正商品條件,降低精算與風險壓力,是「邊做邊改」。

當初衛福部曾建議直接擴大現行醫療險給付範圍,但業者認為精算基礎與給付條件完全不同,難以直接套用,最終決定另行設計新商品。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昨(18)日表示,配合國家醫療政策開發在宅照護險,不僅可滿足民眾需求,也能緩解醫療量能不足,金管會將請壽險公會盡速討論,但尚未訂出時程。

目前現行醫療險的住院給付並未涵蓋在宅醫療,若有業者願意投入,金管會將考慮以「公平待客」原則給予鼓勵。

壽險業者指出,全球人口快速老化,在宅醫療可降低病患舟車勞頓與交叉感染風險,已成醫療趨勢,包括日本已有類似商品,台灣市場具備發展空間。

業界觀察,此舉除可舒緩醫療資源分配壓力,也開啟壽險商品創新契機。若政策與商品能順利結合,有望打造「醫療政策+保險保障」的雙軌模式,為高齡社會醫療體系挹注新的支撐。

 
投保教戰
保險小百科/公共意外責任險 承保範圍分兩類
記者林勁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各縣市政府多有規定轄下營業場所經營管理者應投保公共意外責任保險。一般公共意外責任保險承保範圍分為「營業處所公共意外責任保險」及「活動事件公共意外責任保險」,分別承保被保險人(公共場所管理者或活動舉辦者)或其受僱人在保單約定營業處所因經營業務行為,或其相關設施所發生之意外事故,亦或在保單載明之活動處所舉辦活動,造成第三人體傷、死亡或財物損害所致之賠償責任。

金管會提醒,公共意外責任險由公共場所經營管理者或活動舉辦者繳交保費投保,保險契約與受害人無直接關係,因此保單相關權利義務仍以公共場所經營管理者或活動舉辦者(被保險人)為主,受害人仍應向被保險人索賠,並由其轉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但保險法亦規定在被保險人對受害人應負損失賠償責任確定時,受害人仍得在保險金額範圍內其應得之比例,直接向保險人請求給付賠償金額。

 
小心金融歧視/保險基因檢測 未審先判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基因檢測已廣泛用於新生兒篩檢、遺傳性癌症風險評估等,但不少人擔心如果做了基因檢測,並告知保險公司,會有拒保或提高保費風險,如果不說,又怕日後理賠有爭議。不少人有基因檢測恐懼,實際上也反映了台灣這些年潛藏的「基因歧視」。

新光人壽副總廖晨旭表示,通常基因檢測資訊有兩種,一種是「診斷性基因資訊」(Diagnostic Genetic

Information),例如民眾被診斷出有遺傳疾病,為了得到更好治療去做基因檢測,「如果已罹病,投保時必須告知,較不易有爭議」。

另一種是「預測性基因資訊」(Predictive Genetic Information),民眾通常會收到基因檢測結果帶有特定基因,罹患相關疾病風險較高,但這不等於一定會罹病;基因是與生俱來,若因此遭拒保或提高保費,形同對基因的歧視,目前這類型爭議最大。

廖晨旭說,預測性基因檢測,不是目前的法定告知事項,保戶投保時,沒有說,也不會有告知義務問題。尤其台灣壽險市場高度競爭,不會有業者敢強制要求投保時要檢附基因檢測資訊。

不過,投保後,保險公司若得知保戶二年內基於健檢異常而做了基因檢測,事後理賠時是否有爭議,就無人敢保證了。畢竟目前國內對基因檢測並無規範,只有在2012年金管會曾發函,要求保險公司商品設計時,契約條款應明定新生兒篩檢的相關疾病排除等待期間規範;以及對於新生兒篩檢結果「陽性」者,應視個別被保險人複檢情況及醫學專業考量,採延期承保或為其他適當方式處理,不宜逕行拒保,避免影響新生兒投保權益。

但對於一般的基因檢測,則沒有規定;從金融評議中心評議案件來看,金管會有規定的新生兒篩檢,都還是有不少理賠爭議了,更何況並沒有規範的基因檢測。

至於,民眾投保時若主動告知預測性基因資訊,保險公司會不會拒保?日後理賠會不會有爭議?金管會並未正面作答,僅強調,預測性基因資訊,並非法定告知事項。而對保險公司來說,最怕的是民眾做了基因檢測,發現罹患某種疾病風險偏高,趕快去投保,也不告訴保險公司,這種「逆選擇」,會讓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升高。逆選擇是指在資訊不對稱下,風險或品質較差的一方較有動機參與交易,導致優質者退出、劣質者留在市場,降低市場效率。

廖晨旭說,法國、德國、加拿大、英國等已開發國家,均禁止保險業要求提供或使用基因檢測資料進行核保;美國《基因資訊不歧視法》也禁止健康保險業者使用基因資訊,但尚不適用於壽險。原因包括,基因資訊屬高敏感個資,容易成為歧視來源;使用基因資料恐導致「預測性歧視」,造成「基因恐懼」情緒等。

中正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洪令家表示,金融評議中心的案件都只是冰山一角,如果主管機關能有明確規範,應有定紛止爭作用,業者也能有所遵循。

 
Give or take,不是叫你「給」或「拿」!
公司的新產品要上市,Alex要召集一次conference call,邀請海外相關部門的同事參與,他問負責安排會議的外籍同事Belle,一共有多少人會參與會議?Belle回答:"Maybe 10 people, give or take." Give or take,Alex心裡納悶,什麼是「給」或「拿」,到底有多少人會參加?原來give or take是一個片語,和「給」或「拿」沒關係。

連吃5天高熱量會變笨?
一項刊登於「Nature Metabolism」的研究證實,只要連續5天攝取高熱量的垃圾食物,肝臟脂肪明顯增加,可能影響大腦運作,且增加情緒陷入沮喪的機率。家醫科醫師魏士航表示,食用這些高糖、高鹽、高脂等油炸、含糖等食物,也會讓腦袋變鈍。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