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慈濟月刊電子報】提供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的彙編選粹,慈悲與智慧的雋永語錄,是您日常生活中的心靈資糧!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名人堂電子報
2022/04/01 第240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劉維公/選一個重視心理保健的縣市長
劉維公聯合報
真心期待有志年底縣市長選舉的政治人物,不要再只是夸夸而談,他或她將如何打造最新的智能城市、創意城市、宜居城市、生態城市…。這些選戰考古題很容易回答,內容也往往千篇一律。真正認真有遠見的政治人物應該會注意到,心理保健是當代城市發展所面臨的迫切危機課題。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官方網站的最新資料,二○二○年台灣總共有二百八十八萬六千七百四十人因「精神、行為和神經發展疾患」問題就醫。在二○一一年時,這類問題的就醫人數是二百二十七萬二千三百一十三人。十年之間增加六十一萬四千四百二十七人,成長百分之廿七。其增加速度超過同一時期腫瘤就醫人數的成長率(其數字為百分之廿一)。

政府統計單位將失智症、酒癮、思覺失調、妄想、情緒障礙症、焦慮、壓力等,都列為心理健康出狀況的問題。單就「焦慮、解離、壓力相關、身體障礙和其他非精神病的精神疾患」此一分類項目來看,它在二○二○年的就醫總人數是一百四十六萬八千四百四十六人。相較於二○一六年的一百三十三萬五千七百九十五人,焦慮症相關的就醫者增加十三萬二千六百六十人,成長率為百分之十。

在台灣,每十人就有一人需要心理健康的協助。每一百人就有六人正在為焦慮、壓力等情緒所困擾。而且,心理健康問題正不斷惡化中。

諾瑞納﹒赫茲(Noreena Hertz)稱當代人活在孤獨世紀中,孤獨「是一種集體的存在狀態,讓我們個人以及整體社會都受苦」(引自《孤獨世紀》The Lonely Century一書)。倦怠不再只是個人某個時間點上短暫的身心折磨,「它變成我們的當代症狀」。《集體倦怠》(Can’t Even)作者安妮﹒海倫﹒彼得森(Anne Helen Petersen)這樣描述年輕人的命運。

心理保健跟生態保育一樣重要、一樣緊急。三月廿六日「地球一小時」在世界各地有許多響應的活動,媒體也有大篇幅的報導。但,三月十八日「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知道的人實在不多。現今人們對心理保健的重視,遠遠落後於極端氣候災難、貧富差距惡化之後。

城市治理的思維與作法,正處於典範轉移之際。城市發展將心理保健列為核心政策項目,絕對是必要的推動目標。

英國國民保健署致力於推動的社會處方簽(social prescribing)政策,以及艾瑞克﹒克林南伯格(Eric Klinenberg)在《沒有人是一座孤島》(Places for the People)書中所倡議的社會基礎設施觀點,都應該積極引進成為重要的城市發展政策。

我們的政客熱中於推動轉型正義、十八歲投票權等選舉動員議題。如果他們能以同樣的心力去建立心理保健政策,那該有多好!

(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給孩子的素養好讀本〈哲學種子〉
姪子說一年級的時候,他都先挑故事看,三年級以後,才發現後面的概念討論很有趣,四年級以後,他覺得這些書太好用了,寫作文或日記的時候,打開來看一看想一想,腦袋裡就有材料可以寫了。他最喜歡《生命的故事》和《公平與不公平》。

烏克蘭真的是台灣自衛的良好典範?
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瑪拉•卡爾林(Mara Karlin) 周四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若中國選擇侵略侵犯台灣主權,烏克蘭對俄羅斯軍隊入侵的頑強抵抗,可作為台灣自衛的典範。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