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如果你是美食主義的信奉者,喜歡動手打理家中事物,並堅信生活值得用心去經營,歡迎加入【生活高手】行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名人堂電子報
2025/02/14 第318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薛承泰/2025是怪年嗎?
薛承泰
網路上流傳著二○二五是「卡不列克數」(Kaprekar number),亦即,二○二五不僅是四十五的平方,而且四十五正好是二十加上廿五。有人稱之為「怪數」,西元紀元以來並不多見。

也真巧,才開年,地球上就發生幾件令人震撼的事;空難、流感爆發、地震頻傳,並且開春第一天,台北股市就狂瀉八百多點!

然最令世人矚目的是,一個氣吞山河的狂人也開始作怪,都快八十歲了,仍不甘寂寞地追求權力,享受人們臣服的快感,上任不到一個月即在世界捲起千堆雪。若再加上智能科技的風起雲湧,這個年能不怪嗎?

其實每個年份都有其特殊之處,隨著人類在科技上的創新,地球村的形成與網路的發達,不斷重新定義地緣、國緣、人緣,終究會「見怪不怪」。

例如,川普掀起關稅大戰,雖有其標的國家,漣漪效應卻將一波波來回激盪,台灣必然也會受到衝擊;至於是利是弊,就看準備是否充分,畢竟這不是第一次了。

至於人類與地球的關係也將更趨緊張,去年我們就經歷了氣候的驟變與暖化,氣溫屢創新高,嚴重影響地表上的作物與水中的生物。然而,就在人們警覺永續的重要時,碳排放量偏偏又創新高,看來還是人比較怪。

另有一個危機也是見怪不怪,就是不婚不育。如筆者之前所料,台灣生育率再度破底,而且是發生在龍年。蔡政府和扁時代都是連八年生育率與生育數雙雙下滑,不同的是,扁政府的第一年是龍年,而蔡政府的最後一年是龍年,後者應較有機會回升才對;君不見,生育率比台灣更低的南韓,去年回升了!

去年台灣「生不如死」達六點七萬人,即使計入淨遷入人口,總人口仍減少兩萬餘人。儘管總人口降至二三四○萬,人口密度仍是偏高的,所以數量尚不是問題,而是人口結構失衡所帶來的衝擊。

今年六十五歲老人即將占二成,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占比會是十五歲以下小孩的兩倍,且差距將愈來愈大;同時,工作年齡人口也開始萎縮並高齡化,這當然會危及經濟的發展,遑論納稅人口與照顧人力。例如,台灣四五○萬老人當中,有長照需求者達八十五萬人,照顧人力卻不到十萬人;由於各國也有人口老化趨勢,我國即使打算一如從前引進移工,但機會已非昔比,政府如何因應呢?

再看教育危機,大學關門已不是新聞,最近連公立大學招生都不滿,研究所乏人問津,中小學更不用說了!教育部正忙於處理減班併校,從偏遠鄉鎮到城市。閒置的校地、流浪的教師、學校周邊沒落的商機與房價…少子化的衝擊已從點擴散到面!

令人不解的是,既然學齡人口數急速下降,國家更應思考優化學子的競爭力,新課綱卻落入窄化與淺化學習動能的漩渦,使得原本優秀者不能獲得滿足,有待啟發者則玩世不恭;有本事的家長只好對子女做更多投資,沒本錢的家庭則任由子女被網路牽著走。階層化趨於兩極,同樣年齡,有人學才藝、送出國,也有人淪落於街頭逞凶鬥狠。

確實,在人工智能浪潮下,許多工作正被取代,過去在科幻電影中所見的,如今已不再是幻影;機器人跳舞、飆速、蓋房子、當保母、上戰場等,都不足為奇。奇怪的,是在浪潮下不思作為者。(作者為台大退休教授)

職場霸凌狂燒 3面向培養復原力
面對職場霸凌時,重要的是學會調適內心的無奈與憤怒情緒,尋求支持和適當的紓壓管道,讓自己從創傷中復原。如首先,重建自信。其次,減輕生理反應。最後,在不破壞關係的情況下維護自身權益。

台北哪裡賞落羽松?12個免費賞落羽松公園景點快收藏
冬季除了賞梅外,寒風簌簌,如聖誕樹造型的落羽松,樹梢隨著季節轉換,由翠綠逐漸變成金黃、橙紅,甚至帶點深褐色,層層疊疊的色彩在陽光照射下形成一道道美麗的風情畫。而繁華都市的台北,也有許多賞落羽松的口袋名單,如:大家所熟知的大湖公園湖畔、大安森林公園湖畔…等共12處,都是台北欣賞落羽松美景的公園景點!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