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名人堂電子報
2025/04/23 第324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陳力俊/讀紐約時報看今日美國
陳力俊
紐約時報被譽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其座右銘為「報導所有適合刊載的新聞」(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內容豐富、議題廣泛。然而,其立場長期傾向自由派,近年來尤以批評川普政府與對中國負面報導著稱。

在多媒體爆炸的時代,資訊充斥、真假難辨,選擇可信媒體尤為重要。紐約時報雖不完美,卻不失為了解國際局勢的重要窗口,惟讀者仍須具備媒體識讀的判斷力,將其做為掌握國際新聞的起點與參考,差可如古語形容:「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以四月十二日該報所聚焦的美國新聞為例,可見三大趨勢令人關注-貿易戰升溫、移民政策收緊,以及對科研與高等教育經費的大幅削減與施壓。

首先,在美中貿易戰方面,紐約時報報導「股市上漲,但債券市場顯示投資人焦慮」。川普總統宣布對多國徵收「對等關稅」後,美股出現劇烈震盪,一度暴跌又反彈,而後再度大跌。尤其是在宣布對多數國家暫緩關稅九十天,但針對中國仍然強硬的情況下,市場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放大。同時,美元走貶、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顯示全球對美國經濟的信心受到衝擊。

中國迅速反擊,對自美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提高至百分之一二五,並嘲諷川普關稅政策為「一場笑話」。這種針鋒相對的升級,預示兩大強權間經貿衝突將持續擴大,對全球經濟與地緣穩定構成威脅。

第二,在移民政策方面,川普政府秉持強硬立場,主張驅逐非法移民,並與中南美國家協議遣送方案。一篇報導指出,一名擁有合法身分的男子,竟誤遭驅逐至薩爾瓦多監獄,即便法院判定他有權留在美國,政府仍持續抗辯、冷漠回應此事,引發輿論批評。

另一則報導則聚焦哥倫比亞大學一名畢業生、美國永久居民哈利勒的案例。他因在校園領導支持巴勒斯坦示威活動,而被國務院援引極少使用的法律,認定其「損害美國外交利益」遭判可被驅逐。雖案件正上訴中,但此事引發對言論自由與學術表達的廣泛爭議。

第三,對科研與高等教育的預算削減,更顯示川普政府對知識與學術的不信任。報導稱,白宮擬將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預算削減至僅約三分之一,形同廢止其在氣候科學與地球觀測的核心功能。這與川普一貫否認氣候變遷、主張發展化石能源的立場相符。

同時,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與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也面臨大幅縮減預算。僅NIH一項,合約支出預算即被要求削減達三成五,直接衝擊成千上萬名研究人員與科學項目的持續推進。

在高等教育方面,川普政府以各種名目對多所頂尖大學施壓,包括取消對哥倫比亞大學四億美元的補助與合約,甚至川普也宣布將凍結對哈佛超過廿二億美元(約台幣七一九億元)的多年期補助與合約,哈佛則對川普政府提起聯邦訴訟,指控政府已違反憲法保障大學權利。

目前還有超過十所頂尖學府遭到聯邦調查或經費凍結。更令人憂心的是,近日已有數百名外籍學生,特別是來自中東地區者,其學生簽證在缺乏正當理由下遭撤銷。

種種現象顯示,美國作為自由、開放、學術與民主價值的象徵,其制度正面臨來自內部的侵蝕與重構。若一個曾是全球民主典範的國家,日益傾向封閉與威權,其對全球自由秩序傾頹的影響將極為深遠。

(作者為中研院院士、清大特聘研究講座教授)

德國慕尼黑法院槓上EC 正式確立FRAND抗辯「擔保金鐵則」
德國慕尼黑高等地方法院於3月20日對VOICEAGE EVS訴HMD案(6 U 3824/22 KART)作出終審判決,無視歐盟執委會(EC)先前提出的法律意見,正式確立「擔保金優先於FRAND合理性審查」的裁判框架。此裁決意味著:未來SEP實施者若未按專利權人最終報價提供足額擔保,將直接喪失FRAND抗辯資格,無需進入權利金合理性審查階段。

股市漲很多、跌很大、很賺錢…這幾句英文表達和你想的不一樣!
用英文在討論投資或股市時,我們會習慣性地直譯中文表達,句子顯得生硬,甚至產生誤解。幫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見的錯誤表達,並提供更專業、自然的說法,幫助你在國際投資圈更流暢地交流。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