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盟明星賽剛結束,釀酒人隊新秀投手雅各布.米修羅斯基竟然入選,至今仍在棒球圈餘波盪漾。他在明星賽前僅於一軍投出五場比賽、累積廿五局,卻憑著短期數據(四勝、防禦率二點八一)被選為球隊代表,超越野茂英雄與海盜王牌史肯斯,成為史上出賽場次最少的全明星投手。
米修羅斯基的球速驚人,潛力確實存在,幾場比賽畫面也引爆網路聲量。但實際上樣本數仍小、控球不穩,更未經歷高張力對抗的洗禮。對許多資深球員來說,這樣的入選不只是令人錯愕,而是直接衝撞體系的價值認定。畢竟,「他不屬於這裡」的違和感,早已不只出現在棒球場,而是職業運動整體的鏡像裂痕。
就在同一個月,美國羅德島國際網球名人堂公開賽出現一對離奇雙打組合。一方是已退休的美國選手傑克.索克,另一方則是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比爾.艾克曼,後者是透過主辦單位提供的外卡名額進場參賽。這張外卡來自職業網球挑戰者級賽事,等同於台北海碩盃等級的官方門票,卻不是來自排名、積分或預選資格,而是純粹憑藉私人關係取得。
這場比賽他們在首輪僅撐六十七分鐘就輸球,與職業水準落差明顯。前世界球王安迪.羅迪克公開表示:「這是我看過最荒謬的網球比賽」,形容整場就是「徹底笑話」;傳奇球后娜拉蒂洛娃則在社群寫道:「這樣的外卡安排,是對網球運動的不敬。」即便如此,比賽結果仍然被登錄在職業賽事官方紀錄中,與所有靠積分拚上來的選手並列。比賽結束後,艾克曼捐出三億台幣給主辦單位。
在職業高爾夫方面,前美式足球四分衛東尼.羅莫也數度以外卡身分參與巡迴賽。他的實力雖在業餘圈中出眾,但面對真正職業選手仍明顯不足,幾乎每場都在預賽止步。儘管如此,主辦單位仍因其名氣與收視效應持續提供參賽空間。
賽車領域則早已把這樣的現象命名為「付費車手」。二○二一年,俄羅斯車手尼基塔.馬澤平代表哈斯車隊出戰一級方程式賽季。他在先前比賽成績平庸,卻因父親是俄羅斯工業巨頭烏拉爾化工的董事長,為車隊提供巨額資金,最終拿到席位。他在場上屢次打滑、墊底,被車手們私下稱作「移動障礙」。最終他不是因為表現不佳而下車,而是因俄烏衝突無法繼續出賽。
有些人就是能憑藉知名度與鈔能力進場,如此差異,不可能被無視。正如費城人隊重砲外野手卡斯泰拉諾斯對米修羅斯基入選明星賽直言:「這不是大聯盟明星賽,這是香蕉隊比賽!」(香蕉隊為一支主打表演、滑稽與娛樂的非正式棒球隊)當職業運動聯盟開始不再以實力、成績為首要依據,而是轉向短期熱度與金錢利益時,那條原本嚴謹的入場門檻,也正在逐漸動搖。
問題是,球迷還會繼續埋單嗎?
(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