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名人堂電子報
2025/07/21 第333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葉匡時/台灣能造出下座護國神山嗎?
葉匡時
由蔣顯斌製片、蕭菊貞導演的紀錄片「造山者」,近日在台灣上映,受到廣泛的觀眾關注與讚譽。這部電影紀錄了台灣半導體產業從無到有,再從有到世界領先的歷程,除了讓大家了解當年孫運璿和李國鼎等官員的遠見、決心與魄力,也讓大家知道在那個時代,胡定華、曾繁城、史欽泰等一群年輕的學者與工程師,是如何篳路藍縷地創造了台灣的奇蹟。

很多人看後都深受感動,甚至為之落淚,但同時也有不少人問,台灣是否可能再創造出一個堪比半導體產業的「護國神山」?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問,當年這些「造山者」,特別是那些年輕的工程師,是有什麼「靠山」,讓他們能夠如此有底氣的義無反顧、拚命向前,取得非凡的成就呢?我認為有三個重要的條件:

第一,當時擔任行政院長、後來接任總統的蔣經國,及其領導團隊所奠定的治理基礎。當時的台灣處在風雨飄搖的國際形勢下,經國先生當時推動十大建設、設立工研院,一系列重大政策打下了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的基礎。更關鍵的是,經國先生能夠任命稱職的部會首長,授權各部會首長勇於做出長遠的規畫與決策。

試想,當時的經濟部長孫運璿,與其他幾個部會首長在小欣欣豆漿店吃早餐時,就可拍板決定發展半導體的重大決策,若非經國先生的領導風格,這些部會首長難道吃了熊心豹子膽,膽敢作出這麼重大的決策?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孫運璿這些優秀的部會首長,經國先生大概也無法充分授權吧!

第二,是良好的理工基礎教育。當時選拔出來赴美RCA學習半導體的年輕工程師,都是頂尖大學電機、電子等科系培養出來的優秀畢業生。那時候大學的師資或設備遠不如現在,但那時大學生兢兢業業的程度,可遠遠超過現在;他們可能沒有良好的實驗設備,卻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研究基礎與學習態度。當他們在美國學習時,也是抱著破釜沉舟、義無反顧的態度去學習新知。皇天不負苦心人,他們終能達成使命。

第三,是家國情懷。「造山者」紀錄片中,有一段訪問中研院研究員瞿宛文的紀錄;她提到,當時這些人都是擁有家國情懷的。孫運璿、李國鼎等政務首長固然有家國情懷,那些願意負笈千里去美國吃苦奮進的年輕人,除了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外,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有滿腔熱血、不計私利,要為國為民做一番事業。這種精神力量不易捉摸,卻可能是當今台灣最需要的力量。

認清這三個重要條件後,讓我們再來思考台灣是否可能再造一座護國神山。在幾乎年年選舉的政治環境下,我們現在的政務首長有足夠的視野與魄力,勇於作出對抗民粹而能福國利民的長遠政策嗎?就算做了,這些長遠政策又能持續多久?在大學成績普遍膨脹,學生學習風氣日益低落下,我們還能源源不斷地培養出高素質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嗎?在強調個人權利,卻忽視傳統家國情懷的教育下,我們究竟還有多少年輕人願意犧牲自己的權利,為家國奮進呢?

時空環境不同,今天台灣的產業生態遠比當年豐富成熟;許多創業家、高階經理人,其見識、膽識已遠遠超過當朝的政務首長。我高度懷疑政府有能力、心力及足夠的資源與誘因去打造下一個護國神山,若台灣的產業界未來還有一座護國神山,那絕對不會是政府主導的結果。

(作者為陽明山未來學社榮譽理事長)

文憑不出色 怎麼反敗為勝?
在大學生、碩士生滿街跑的年代,文憑不夠漂亮的人,求職若想脫穎而出,就得訴求個人特質與未來潛力。等到正式工作後,再用優異的工作表現,徹底擺脫學歷包袱,在新回合的人生比賽中反敗為勝。

維基百科:線上萬事通
網路上最棒的資料搜尋去處就是維基百科。此線上百科全書是由世界各地無數網民共同編寫而成。任何人均可針對感興趣的主題貢獻一己心力。同樣地,文句不通順或資料不正確的主題也可以修改。因此,毋須具備大學教授的身分,也能成為維基百科的作者。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