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五日,日本漫畫家龍樹諒在《我所看見的未來》中提及的海底爆裂幸未發生,可是世界各地不同程度的天然災害照樣此起彼落,從美國德州、大陸貴州、台灣南部到歐洲各處,還有那些散布全球卻鮮少被大眾媒體提及的不同災情,都昭示著氣候遽變與地動周期確實在這顆星球上威脅著無數人民的生命財產,無論信仰、種族與貧富。
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此前表示造成百多人死亡的德州洪災是「天意」(Act of God),而不是政府的失職;按照不能「疑美」的邏輯,這次造成千家萬戶斷水停電,光電板與農作物一片狼藉,甚至讓南鯤鯓代天府牌樓轟然倒塌的丹娜絲颱風,也應該是一種「天意」?
如果這一切都是天意,那麼在網路上被某些特定群體詬病的南鯤鯓國運籤是否也是天意的傳達?照籤詩所言,「一重江水一重山,誰知此去路又難,任他改求終不過,是非終久未得安」,不就正是五府千歲版的《我所看見的未來》?君不見諸如藍白罷免、川普關稅、兩岸交鋒以及能源替代等等所有攸關台灣未來的重要國是,哪一個能逃過「改求不過、終久未安」的下下之局?以藍白罷免為例,無論結局是否大成功,台灣都只能吞下大失敗的苦果,首先,原本就已經分崩離析的民意對立經過罷免攻防的催化更加勢同水火,再者,這種「我輸就要重選、我贏才算民主」的邏輯一旦成立,從此民主等同於威權的同義詞,更遑論近半年來,因為大罷免而造成的國家機器空轉、社會資源浪費與國際情勢錯失等隱性沉沒成本,終將成為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必須一起承擔的未來。
如此憂心這個五府千歲版的「未來」,是因為身為四、五年級生的我們親身見證並參與過台灣美好時代的「過去」。上個月有幸受邀呂前副總統的生日宴,她屬於早期投身台灣民主運動的開創先鋒者之一,從席間與來賓們交談之間,我很難不感慨台灣民主花了半個世紀、終於艱苦跋涉過一重江水一重山,卻被一些牛鬼蛇神帶往到如今偏離初衷那麼遙遠的歧路難返,以至於千禧年之後的台灣囡仔根本不知道「台灣錢淹腳目」的往日盛景。
最近有一首流傳甚廣的歌《大展鴻圖》,我第一次聽到它的成名片段時,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三、四十年前蒸蒸日上的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的寶貴之處在於國家領導重心主要放在增強國家競爭力與擴大經濟影響力上,當時只要敢衝肯幹,許多平凡青年懵懂如我,也能接近甚至實現別墅唱K、關公點頭的大展鴻圖,伴隨富裕而來的文化軟實力亦不容小覷,九十年代的台灣三金:金曲獎、金鐘獎和金馬獎無一不是含金量24K的亞洲焦點,可惜後來偏離初衷的台灣政治讓我們的經濟影響力不進則退,也讓我們的文化軟實力再難輻射出島嶼之外的天高海闊。
在我所看見的未來裡,偏離初衷的台灣政治就是台灣從成功走向失敗的罪魁禍首,也是現在的我們需趨吉避凶的改命之道。雖然此去路難,但正因我們看見過大展鴻圖的台灣,所以更希望台灣的Z與α世代們也有機會實現屬於自己的大展鴻圖,一起在我們所看見的未來裡,除了舉頭三尺的天意,還有苦民所苦、天下為公的真正民主。(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