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名人堂電子報
2025/08/05 第335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周行一/如何退休理財?
周行一
由於少子化,許多現代父母漸漸沒有了養兒防老的觀念,取代的是退休理財規畫,希望自己顧好退休生活;而政府也逐漸改變民眾退休保障的財務模式,由保證退休金變成大家自己對退休金負責,例如新進公教人員已不適用於政府提供固定月退俸的模式,改成「自選」制度,由自己和政府共同提撥退休金,投資於自己選擇的投資標的,承擔自己的「選擇風險」,而政府也在研議將勞工退休金制度改成「自選」方式。

隨著退休金制度的演變,大家更需要關注退休理財規畫。首先,需要了解退休理財規畫的基本原則,退休的意思是已經沒有工作收入支持生活,所以需要以退休前累積的資源作為退休後生活支出的來源。台灣的退休金制度有一個三層保障的概念,第一層是國家提供的保險,稱為公保或勞保,即使一一二年新公教自選制度已開始實施,第一層的公保保障並未改變,退休人員大致可以月領兩萬左右。第二層是公教退撫與勞退,在新的公教自選制度下,公教人員自己選擇退休金投資標的,所以公教人員的保障減少了,但是因為承擔投資風險,退休時可能累積比舊制更多的退休準備。第三層是大家自己儲蓄的退休準備。

由於自選制度實施才兩年,絕大多數公教人員都有最基本的兩層保障,大家需要理解的是,自己還要準備的第三層金額是由退休以後想要有的生活水準,扣掉第一與第二層的保障決定的。所以當退休時,第三層的準備必須要放在沒有風險的定存裡,逐年領用,與基本保障一起支持退休生活。有些人認為第三層準備可以放在有風險的資產裡,例如會配息的股票型投資,這樣子做違反了退休理財規畫的基本原則,會讓自己暴露在退休生活支出不確定的狀態裡。

大家只有在這三層退休準備都穩當擁有後,才可以考慮將多餘的資產放在有投資風險的地方。有些人退休以後還想投資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覺得退休準備不夠,想藉投資增加退休支出;第二個是退休三層保障已經有了,但覺得多點錢總是好的,或者以投資為消遣。

如果覺得退休準備不夠,投資絕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財務狀況愈來愈糟的機會遠大於好的機會,因為散戶缺乏短期投資獲利的能力,比較好的應對方法應該是經由理財規畫分析到底可以少花多少錢,如果有自住房的人可考慮採以房養老的方式增加生活支出,或者如果身體許可,可做一些兼職工作。

如果覺得退休準備已足夠,切記一定要把退休準備放在定存中,逐步領取花用。如果把多餘的資產用來投資,一定不能有槓桿,譬如說融資、融券,或者抵押自住房借錢做股票。

所謂退休理財,就是在退休前累積財富,退休後穩當地運用這些財富頤養天年,我們寧可把退休的三層保障以保守的態度做到好,也不要持有資產價值會減損,或者股息會不確定的投資標的!(作者為行珩全人均衡系統創辦人)

運動後喝飲料糖尿病風險高
所謂含糖飲料,除了街頭常見的手搖飲,也包括運動飲料、碳酸飲料(如可樂、沙士)、果汁飲料,甚至標榜 100% 的純果汁。然而,即使改喝熱量較低、糖分減少的代糖飲料或是零卡飲料,研究也顯示,若每週攝取兩杯以上,長期下來,即使運動量達建議標準,相較不喝的人,仍會增加7%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幼童有苦恐難言!快觀察孩子是否有12項受虐症狀
「你知道嗎,我們很疼她……」這是一位母親面對女兒遭受暴力後,帶著淚水與憤怒說出的話。然而,這樣的傷害,就發生在孩子每天信任、依賴的幼兒園。這不是管教,是暴力。另提醒家長注意,若孩子上學後,出現逃避上學、黏人、退縮、尿床、脾氣異常暴躁等反應,這是經常被蓄意體罰的孩子出現的共同反應。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