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名人堂電子報
2025/09/18 第339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張延廷/國防工業升級勿淪為政治口號
張延廷
兩年一屆「台北國防航太展」今日登場,在無人機與人工智慧產業當紅且大行其道下,扶持國防工業自主仍屬這項國際展覽的主旨,但仔細分析所謂「國機國造」的意義,在國家戰略層級是要藉由航空太空的高科技發展,來帶動其他民生工業,發揮「火車頭」的效應,同時增強國人對國防的支持。

觀察台灣從卅年前研發IDF開始的目的,原本是要預防美國與中共建交之時遵守「八一七公報」停止向台灣出售先進戰鬥機和其他空用武裝,才會傾全國一時之力突破各種障礙研發,卻和世界航空工業產品批量生產且兼顧外銷市場的基本定義根本背道而馳。這在當年算是不得不的政策,而如今國際環境早已今非昔比,純粹防禦性的戰鬥機已不再被歸納成戰略軍武,航太市場現貨比比皆是,軍備廠商甚至還能以客製化專門研改性能以符合特定客戶需要,何須再花費巨額預算只為維持一個不切實際的概念?多年來,所謂「國機國造」的口號已淪為意識形態作祟的藉口,只養肥了一堆附隨財團和下游承包商,虎視眈眈欲爭取國防軍備的預算,對國家全面的航空工業能量提升卻十分有限。

一九八○年代的「航發中心」研製AT─3高教機,是以龐大的F─5E/F系列主力機隊為預設目標,因此以相似的座艙布局與操控性能為基礎,讓學員能迅速熟悉高級飛行的程序和要領,使學員在部隊換訓能順利進行,快速完成戰備。再以「勇鷹」高教機為例,國防部為了滿足「國機國造」的藉口,在速成的研製前提之下導致其機身設計構型和概念幾乎沿襲IDF雙座機而成,在動力系統簡化和航電系統未能升級到與現役F─16V同一規格的標準,結果就是研製了一架根本不符合當前全世界對高級教練機「先導飛訓」的要求,不僅對未來飛行學員銜接F─16V訓練形成窒礙,也讓台灣軍用航空工業長年發展的成果和世界趨勢產生偏離,這實在不是任何國家精密工業發展的正途,足以顯見現任政府對國防和航空工業發展政策的紊亂和陌生。

今年國防展適逢F─16V交機前夕,增強空權力量的宣傳動機頗讓人期待,殊不知這架早在馬政府第一任期就開始向美爭取的機型,至今已淪為美國軍援第三世界國家的二流軍備,部分北約國家是受限於預算金額才退而改購F─16V,例如歐洲的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其他各國的軍購都已爭取購置F─35系列。日前,新加坡也已在美國接收第一架F─35A,準備為其第五十二批量構型的F─16C/D換代。美國空軍長年駐防日本青森縣三澤基地的F─16C/D也將全面換裝F─35A;反觀我國從前年就試圖向美國爭取可垂直起降的F─35B,以滿足日益吃緊的台海空權對抗,一方面也想藉此整合美國在台海周邊的空中軍備部署。

所以,從長遠規畫著眼,國防部實在應全力遊說美國儘快出售F─35機隊,減少F─16V的後續採購架數,同時凸顯MH─60R反潛直升機和新型資料鏈路售台的重要性,方能鞏固我國下一階段的空權能力,同時維護美國在此既有的國際地緣利益,讓更高階的國防技術產品能真正引領我國國防工業的潛在能量。

(作者為清大教授、空軍前中將副司令)

精品河輪巡遊萊茵河 邂逅童話小鎮、懷舊古城,體驗慢遊歐洲
近年來,全球旅遊趨勢強調符合減碳與永續精神的旅行模式,其中「搭乘河輪」深度遊歐洲,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旅程之一。那麼,該如何開始河輪遊歐之旅呢?我認為三大航線中,以「萊茵河」最具浪漫氛圍,不僅有河畔美景與岸上觀光,途中經過的船閘也別具特色,意外了解水力發電的原理,格外有趣。

《噪音殺機》把鄰居的噪音變成了恐怖驚悚題材
《噪音殺機》有驚悚的部分,也有恐怖的部分,不過它最有趣的特色,在於把我們一般人生活中的一些狀況融入到片中,讓觀眾有種更切身的「毛」,再加上聲音的運用,蠻適合找個音效好的戲院來觀賞。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