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格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名人堂電子報
2025/10/11 第341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周行一/「橘逾淮為枳」的一學期16周制
周行一
媒體報導,由於許多大學已實施一學期十六周制,有的學校今年寒假的實際放假天數長達六十五天,創下歷年放假天數最長紀錄。大學一學期上課十六周是一個好制度,因為在這個科技與社會變遷急速的時代,大學生需要做許多自主學習,這類學習內容多數不是大學有能力為學生量身訂做的。台灣調降上課周數其實是跟歐美大學看齊的結果,他們的上課周數通常為十四至十六周、暑假十二至十六周、寒假二至四周。台灣把上課周數從十八周縮短為十六周,但是讓寒假天數延長了,而暑假維持八周左右,是一種「橘逾淮成枳」的現象,沒有達到將上課周數縮短的效果。

歐美大學的暑假長,是為了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我學習,傳統的形式是實習;寒假短主要是為了給學生過聖誕節,與家人團聚。制度設計的精神為,學生在校上課時專心好好上課,而且有足夠的時間於暑假在校外自我學習,許多學校甚至有學期間學生必須待在校園的規定,目的就是要學生心無旁騖認真吸收學校傳授的知識,等到暑假自我學習時才能學以致用。

台灣的學校過去十幾年來也建立了幫助學生將學校所學運用在自我學習上面的觀念,各校風起雲湧幫學生爭取實習的機會,卻出現了讓人擔憂的現象、反而傷害了學習效果。愈來愈多學生,尤其是研究生,除了暑假實習,學期當中也大量實習,造成在學期中的學習有本末倒置的現象,學生在課業上花的時間大量減少,無法應付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由於「實習是好事」,學生可以理直氣壯地無法兼顧。因為企業接受學生實習也會支付薪水、並且指派員工協助實習生,可想而見,最可能被犧牲的是學校課業,而教師在這種氛圍下也被迫降低學術要求。

學生在校沒有學到足夠的知識、在企業實習也無法因學以致用達到應有的實習效果,企業亦未得到原本學生可以提供的專業貢獻,形成學校未達到教育目的、學生沒有得到該有的學習、企業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三輸現況。除此之外,一些企業因招工不易,也有將學生變成廉價勞力來源的現象,讓上述問題雪上加霜。

台灣的大學需要做的是(可能必須在教育部的推動下),將寒假時間縮短,足夠讓學生與家人共聚春節;延長暑假的時間,協助學生做好自我學習,同時鼓勵教師嚴格培育學生,讓學生在學期中專心認真學習,在暑假中有足夠時間學以致用或者追求其它自我學習的形式(例如海外學習,修習新知識等)。

除了形式上我們已經有了歐美的教育制度之外,在實質上也應參酌別人制度的設計邏輯,讓台灣的大學生能因學期上課周數縮短而達到該有的制度設計效果。自我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應儘快將一學期上課十六周的制度搭配寒暑假時間調整,避免「橘逾淮為枳」,未得其利,反受其害。(作者為行珩全人均衡系統創辦人)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