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卅次締約方會議(COP30)預定十一月十日在巴西貝倫登場,巴西總統魯拉承諾這將會是一場「真相之會」,到底什麼樣的「真相」將被揭露呢?
美國川普總統向來對全球變遷議題嗤之以鼻,將COP21通過的「巴黎協議」視為糞土,他年初上任最先簽署的文件之一就是再次退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由於「川普逆流」,這次與會的各國領袖人數將大幅減少,估計不會超過六十人;到場的大都是和川普持不同意見者,有來吐槽的,有來報關稅老鼠冤的;另外還有來自美國的一百餘位美國州長、州政府官員及市長,來展現美國的不同立場。對川普而言,這將是一場「缺席審判」大會。
審閱全球「碳預算」數據,美國的人均碳排放雖穩居世界大國首位,但也表現了減碳誠意,從本世紀初每人排放廿公噸下降到十三公噸左右;但歐盟國家的數字更好,從八公噸降到六公噸多,這讓歐洲諸國站上了道德高度,將在本次大會上大肆撻伐美國,嘲諷「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種種舉措會將美國的減碳成績反挫,使美國成為未來熱浪、洪氾、森林大火等極端天氣災害的頭號元凶。
中國大陸的人均排碳量則從兩公噸多一路上揚到八公噸,已然超越歐盟,看來中共投鼠忌器,將隔岸觀虎鬥,悶聲不語、沉默是金,只專心在場邊展示近年投資並大力發展的各種綠能與儲能設備,挾其掌控稀土礦材的絕對優勢,大做綠能生意。
作為COP30會場的貝倫市座落於巴西北部,亞馬遜河第二大港市,始建於十七世紀初期,是帝國主義進軍亞馬遜的第一個殖民地,充滿了象徵意義:生態上高舉保護熱帶雨林的大旗,政治上民族自尊的展示,地緣上領袖地球南方的崛起,這或許就是巴西總統魯拉想要展現的「真相」!實質上,他一方面推動減緩亞馬遜雨林砍伐,同時也批准新油氣探勘項目,這才是「生態」與「經濟」妥協或平衡的真相。「開油保綠」是巴西環保的新企圖!
巴西批准新的油氣開採正是對中國資本的引入大開歡迎之門。這幾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與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分別以百分之九點六五的股權持有,參與了巴西外海一百五十至三百公里的梅羅和布濟烏斯等深海巨型油田的開發,並提供水下生產系統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是開發該類海盆「鹽下油田」的第一套生產系統,每日可生產原油十八萬桶和天然氣一千兩百萬立方米,占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總產量的百分之六。所謂「鹽下油田」堪稱廿一世紀最新發現的一種深層油田,在地下三至五公里深處,因油氣儲存層上方有深厚的地質時代形成的鹽層而得名,其開發技術當然也處於石油工業的前緣。
在釜山川習會登場前夕,傳出中國大陸恢復採購美國黃豆的消息,此前中國一度停止了向美國採買黃豆,轉向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國家進口。不過,由於巴西黃豆報價過高,中國買家卻步,導致十二月與明年一月船期的黃豆採購尚未完成。現在,將上述石油因素考慮進來,川普還能逼迫中國大陸一定要買美國的黃豆嗎?這是COP30會後將揭露的另類真相。(作者為行政院前環保署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