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十五日,金門啟動為期七天的「兩岸和平水陸大法會」,為七千多個兩岸陣亡將士牌位與逾千個民間登記的牌位,藉由佛音梵唱與科儀加持,化解業障、安撫亡靈,祈願災難止息、海峽安寧。
金門一直有許多靈異傳說,那是始於古寧頭戰役時,共軍有六七千人死於登陸戰,由於屍體太多,當時只能隨地埋葬於古井、池溏、山窪地。在民間傳說中,那些流浪不得歸鄉的孤魂常常化為夜夢的哀泣,向生者訴說。更有被附身凡人,忽然講出山東腔語言,發出茫然無歸路的悲嘆。
金門舉辦水陸大法會不只是為了超渡這些解放軍亡靈,還有來自台灣的國軍士兵,他們服役於戰地,命喪於此的也有一千多人。再加上八二三炮戰而死的在地居民,心中都有著難以言說的悲怨吧。兩岸為了戰爭而犧牲的戰士,飄盪在一個原本是作為交通貿易、卻因內戰而埋骨無數的小島上,那是何等悲涼而憂傷的情境。
金門舉辦法會,寫上他們的名字作為牌位,告訴這些亡靈,戰爭結束了,你已退役,可以解散歸鄉了。通過如此莊重嚴肅的儀式,或許,能稍稍化解犧牲於戰爭的傷痕吧。
去年金門友人李台山先生告訴我,由於古寧頭戰役而散落各地的骸骨太多,縣府想籌建一個大佛園區,將亡靈合葬,一起祭拜,讓逝者安息,生者安心,詢之於我如何取名並書寫其意義。我於是想起屈原的〈國殤〉一詩。
此詩一般認為是為祭拜犧牲的楚國戰士而寫。但詩中也描寫吳國、秦國的士兵,因此它更像是一首祭拜犧牲於戰爭中的各方亡靈而作的祭祀之歌。而所有的祈願,最後就是和平,讓人民永離兵災戰火之苦。因此我建議命名為「金門國殤和平紀念園」。希望對兩岸的犧牲者,一體對待。而法會與紀念,不僅是安慰逝者的英靈,更祈願於未來海峽的永久和平。
從金門法會說起是想說明,今年鄭麗文參加白色恐怖死難者的秋祭時,有人仍執著於吳石的共諜身分,叛國與否?因中共地下黨被槍決的台灣人,應否祭拜?這些被中共視為烈士的犧牲者,難道政治上對立的國民黨主席可以去祭拜嗎?
然而從更高的視野看,如果兩岸的解放軍與國軍的犧牲者可以一體超渡,兩岸的政治犯,都是一個時代的政治意識形態與內戰的犧牲者,無論是被國民黨處決的共諜、政治犯、良心犯,或是在大陸被中共鎮壓槍決的國民黨幹部、官員、士兵,當戰爭結束,兩岸和解,我們要如何安慰逝者呢?除了水陸法會的消災祈福超渡,我們是不是應該有一個更高的視野,更遠的願景:祈願於未來,祝願兩岸的永久和平,讓後世子子孫孫,永遠不再受戰爭之苦。這才是兩岸逝者內心最深的願望吧。
當金門水陸大法會,可以一體超渡曾經槍口對射的戰士,為何政治上不能對過去的對立的犧牲者祭拜呢?透過對逝者的悼念祭祀,讓我們更能體會戰爭的殘酷,老百姓所承受的苦難,而祈願於未來兩岸的永久和平吧!
是的,國民黨該超越歷史的局限,才能帶領人民走向未來。(作者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