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農曆春節期間原則上電子報暫停出刊,不便之處,敬請見諒。下列電子報將在春節期間持續熱力放送。 【Sports觀點報】提供知名運動評論家的精彩體育賽事評論文章,讓你輕鬆瞭解比賽及體育界相關訊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1/26 5281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家家有本經 【面對傷痛】越母/流產教我的事
【親子教養】謝依庭/願天下手足,都能和諧

  家家有本經
【面對傷痛】越母/流產教我的事
越母(台中市)/聯合報
流產教我的事。圖/陳佳蕙
九月時基於種種跡象,驗孕後果然懷孕了,但當下的心情是害怕大於開心,原因包含大兒子才快兩歲,還有對未來的不確定感、經濟考量等等;然而經由先生的開導,我試著開始接受並期待小生命的到來,儘管孕吐體質的自己開始進入噁心嘔吐的深淵,為了孩子,也都好好地忍耐下來。

一個月後的某個假日,與先生、兒子買菜返家後發現有少量出血,雖然懷兒子時也有這樣的情形,但這胎未滿三個月,為了安全起見,隔天我還是前往婦產科進行檢查。豈料完檢後醫師面有難色地表示:「這次可能是萎縮卵,而且目前仍沒有心跳,懷孕失敗的機率很高,建議先安胎一周,一周後若仍舊沒有心跳,建議流產。」

震驚的我全然沒設想過可能會是這樣的結果。

身為一名醫護人員,我大概能理解醫師是用最保守的方式闡述他想表達的事實。然而當我步出診間,就像沒有任何醫療相關知識背景的人一樣,開始用手機查詢關鍵字:「什麼是萎縮卵」、「萎縮卵原因」、「萎縮卵奇蹟」……搜尋到的資訊,萎縮卵(空包彈)的主因是受精卵染色體異常,胚胎停止發育,胚囊裡面看不到胎兒等等;很可惜的是,在所有的資訊裡,找不到任何一個孕婦在被醫師告知疑似萎縮卵之後又翻盤的故事。而我依舊抱著一絲絲的希望,即便自己清楚事情的結果,但我還不想接受。

那晚,不善言語的先生給了我一個緊緊的擁抱,說:「我會一直在妳身邊,所有的事情,我們一起面對。」

經過煎熬不已的安胎,帶著忐忑的心再度走進白色巨塔的超音波室接受檢查。幾分鐘後,醫師皺著眉頭,緩緩地說:「檢查結果顯示這次懷孕確定失敗了。」我知道我期待聽到的是奇蹟,也期望祂能降臨在我身上,可惜我並沒有機會擁有祂。腦袋一片空白,我沒有流淚,但也無法思考,面對正說明後續引產方式的衛教,就像電腦當機一樣,全然無法理解。

上車後,先生問我要不要喝杯飲料,我點點頭。他下車後,我看著車窗外發呆,位在市中心的醫院,人來人往的十字路口,站著一位孕婦和她的先生,兩人手牽著手等待交通號誌的綠燈亮起,臉上的笑容看起來幸福洋溢;我伸手摸摸肚子,無法控制地號啕大哭。此刻才頓悟,原來我這麼期待這個生命的到來,在我煩惱經濟及照顧問題之時,其實內心早已準備好了,可是我怎麼都沒有發現呢?

接下來的日子,我把所有責任攬在自己身上,開始思考自己哪裡做錯了?做得不夠好?是不是得罪了誰?講錯了什麼話?也覺得不應該讓先生失落,更不該讓娘家爸媽和公婆失望。我認為我有錯,即便我清楚知道流產的原因,我還是把負向情感投射在自己身上,在每日夜裡哭泣。先生依舊陪伴在身邊,但我無暇顧及任何人,且無法自拔地陷入自己建造的黑洞。

直到某天,看著兒子在身邊跑跑跳跳,接著撲過來討抱,用天真燦爛的笑容望著我,才驚覺自己好久沒有陪他玩了。我沉溺在悲傷裡,卻忘記兒子也需要關愛。我開始試著努力回到過往的生活,雖然情緒無法馬上轉換,但我試著跟憂鬱心境和平共處。

幾周後,感到下腹劇痛,便看見胚胎排出,雖然再次紅了眼眶,但是心裡很平靜。我輕輕低語:「寶寶拜拜,我們有緣再見。」也為自己的情緒畫下了句點。

回想過去的我害怕面對任何負面情境,總是逃避以對,期待這個世界只有喜樂填滿整個人生;然而這個寶寶教會我的,是正視傷痛,找到最合適自己、與之共處的方法,相信我也因此變得更堅強。


【親子教養】謝依庭/願天下手足,都能和諧
謝依庭(日本東京)/聯合報
兩個兒子還小時,曾有路人稱讚大兒子:「弟弟好可愛!」卻沒看見睡在嬰兒車中的小兒子,大兒子馬上神情嚴肅地「糾正」:「我是哥哥!」平常在二二八公園的兒童遊戲場玩耍時,大兒子總是玩一玩就看一看弟弟還在不在身邊,深怕弟弟被人偷偷抱走了。偶爾出現欺負弟弟的小朋友,他會保護弟弟,同時告訴對方:「他是我弟弟,你為什麼欺負他?」

當大兒子上了幼稚園,家裡牆面有個大白板,寫滿了我們工作的待辦或備忘事項。大兒子在新加坡的幼稚園已學會寫一些簡單的中文,這個淘氣的小哥哥有自己一套教弟弟的方法。好比有一天我們發現白板的角落,有人悄悄用中文寫了「弟弟是笨蛋」。小兒子當時才三歲,還不會寫字,聽了很氣,想拿板擦把那行字抹掉卻又抹不到,因為哥哥故意寫在很高的位置。事隔一年,受刺激的弟弟快速學會了一些中文,於是某天白板上又悄悄出現一行字,這回換弟弟寫了「哥哥是笨蛋」。

在我們二度移民、摸索如何教養孩子的路途中,大兒子永遠是走在前面開路的那一個,吃過不少苦頭。第一天上幼稚園聽不懂英語、第一天上中學又變成聽不懂日語,這孩子卻從未抗拒或抱怨,統統勇敢地面對並克服了。到了去年小兒子要考大學,大兒子還幫忙上網買考試用書呢!同樣的,小兒子雖然一路走在哥哥後面,求學之路相對減少了很多碰撞,但從小接收哥哥的舊衣舊物,同樣不曾抗議。

我們從育兒經驗中領悟:兄弟和不和往往是源自於父母。對待兒女,當然不可能做到絕對公平,但我認為還是可以盡可能公平,只要用心思考和虛心學習。願天下所有手足都能和諧。


  訊息公告

升息買什麼?卡位息利優勢股 資產不縮水
整體來看,美國開年後先漲後跌,主要受傷的是去年漲多的科技股,漲少的台積電ADR及英特爾補漲;傳產的石油及銀行股有現金,是預期升息受惠股所以上漲。無法全然滿足消費者購買量的汽車股,預期後續會好,股價從去年漲到現在,包括汽車電子的安森美及意法半導體亦同。

失去聽力 可用高壓氧療法找回來?
突發性耳聾在症狀出現30天內使用類固醇同時併用高壓氧治療後,有71.7%的患者能聽力得到改善,若及早在7天內治療,患者100%聽力完全恢復,故可知及早併用高壓氧對於突發性失聰的治療極為有效。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