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4/25 6070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家家有本經 【嗨,鄉下人家】凌明玉/夫妻談話的田野調查
【相處之道】賽夏客/拐騙

  家家有本經
【嗨,鄉下人家】凌明玉/夫妻談話的田野調查
凌明玉/聯合報
自家種的草莓,即便嬌小也令凌明玉感到滿足。圖/凌明玉提供

通常飯桌上不宜多話,但我家飯桌吃的都是J種的菜,很難不誇他兩句(吃人嘴軟?)約莫我也過於愚蠢,不該介入這不擅長的領域,只會讓他看笑話。

有時J會主動開啟新話題,聊聊農事上又有新發現。

這天,他說香蕉和草莓都是屬於旁株會長新苗延續生命的作物,像是香蕉收成後,砍除堆肥,側株明年還會接續生長,草莓則是側株匍匐於泥地上延續了生命。

聽到草莓終於復活有望,實在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我就是個偏心又無知的偽農婦,菜園裡所有作物尤其偏愛草莓。

永遠忘不了初次看到網室裡躲藏在葉叢深處偷偷結果的大小草莓,採草莓彷彿中樂透,以為這株只中三碼,沒想到其實有五碼,還有兩顆孿生小草莓藏匿在葉脈背面,喜悅層層疊加。

J才不管我的偏心,所有菜蔬瓜果皆是辛勞看顧的孩子,他喃喃說著,夏日瓜果盛產前,只有地瓜葉、空心菜能為餐桌增色,沒拔完的菜葉就任它在土壤裡熬過冬季,明年夏日再移種。還有秋葵、落神花、南瓜、冬瓜、絲瓜、胡瓜、花生,都得留下種子乾燥後,繼續重生,生命就是這樣生生不息延續。

「真好,這些菜都沒有少子化的問題。」

J聽到結論笑不可抑,隨即瞪了我一眼,意思是不要只會光出一張嘴。

不擅農事的我,的確毫無建樹,在他眼裡愈發慘白無光,心下決定事先準備好話題,參與他的農作日常。夫妻談話還要田調會不會只有我?

「請問,什麼是養土?」

「有些菜種過後會改變土壤,輪種不同的蔬菜可以養土,讓土壤休息也是必要的。問這個做什麼?妳又不種菜。」

「聽到你和大哥在聊天啊。聽不懂就要問。什麼是培土呢?」

「這麼會問……像妳愛吃的玉米,吃根很淺,就需要培土。順便跟妳說,有些作物需要覆土,像是竹筍,過年前要把竹筍下面的土挖起來,曬乾泥土,將老去的根部去除,根部才有空間,等待隔年長出新筍,過年後再覆蓋一層土上去。」

J開始滔滔不絕,彷彿城市家的客廳是他的菜園,手勢指著一畦畦菜,說著這個那個要怎麼栽植的手法,生動而繁複。

「我還有問題,困擾已久,好想知道……玉米筍等於玉米的『小時候』嗎?高麗菜嬰等於高麗菜小時候嗎?」

「這個很多人都會搞混,玉米還沒長大時的確就是玉米筍,高麗菜還沒長大就是高麗菜嬰,這個妳答對了。順便補充一個,青花筍可不等於青花椰,這是兩種不同的作物。像蘿蔔小時候還沒長蘿蔔,開始長苗就可以拿來抓鹽巴醃漬下飯吃很開胃,妳上次吃過啊。」

沒想過自己像是千年姥姥早品嘗過許多蔬菜稚嫩的樣態,這讓我心忐忑,但回味那些嫩芽和翠綠可愛的小菜葉,真有說不出的美味啊。

「所以很多菜的『小時候』都可以拿來吃?這樣好像很殘忍。」

「自古以來,人,為了飽足生活下去,有什麼殘不殘忍?其實這是為作物疏苗的概念,自給自足的種菜才可以先將蔬菜的『小時候』拿來吃。撒種子時,一大把撒出去,有時菜苗容易長得過於密集,也不是好事,適當疏苗,後面的菜才長得好。」

侃侃而談的J,看起來不是為了減輕我愛吃的罪惡而言,務農四年的他慢慢成為有點專業的農夫。好的,開啟種菜開關,果然如同當兵話題,可以讓一個男人打開話匣子,我這個偽農婦也是用心良苦,望J知曉,為了經營閒聊時刻默默做了多少田調。

只會寫作、閉門造字的我,不會幫忙農事的負罪感應該可以消減萬分吧。


【相處之道】賽夏客/拐騙
賽夏客/聯合報
端看這兩字就不是好事,人們常會聯想到無賴漢,不務正業,到處騙吃騙喝;也會聯想到詐騙集團施予詐術,使人財物受損;以及愛情裡的欺瞞……總而言之,這兩字被歸類於負面詞彙,應無異議。 社區裡有對恩愛的老夫妻,老先生罹患罕病,四肢無力,只能或坐或躺;幸好老太太身體硬朗,種菜貼補家用,又聽人說烏骨雞滋補,便養了一群雞,每日燉一隻為老先生調養。 一段時日後,老先生的病情漸 ......

  訊息公告

高速發展的ChatGPT所帶來的美麗與哀愁!
自2022年11月30日ChatGPT問世以來,這一款基於大型語言模型的AI,迅速對人類社會各個層面產生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在工作效率、學習方式,還是科技產業的競爭格局上,ChatGPT都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但在其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引發了隱私安全、資訊真實性、就業市場衝擊等一系列問題。

義大利紙媒 讓AI寫新聞!
義大利「頁報」《Il Foglio》日前使用人工智慧(AI)發行最新一期報紙,創全球先例。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頁報這項計畫名為「Foglio AI」,由頁報總編輯塞拉沙主導,他表示,此舉旨在探索AI的能力與侷限,同時也向新聞界發出警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