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時,我跌入蟲坑
我從小就是YouTuber昆蟲擾西的忠實粉絲,因此學到許多昆蟲知識,當時我有幾個好朋友都在養甲蟲,加深了我對昆蟲的興趣。終於,在成為一年級小學生的同時,我也「跌」入蟲坑,開始養蟲了!
我第一次養的蟲,是鬼豔鍬形蟲,牠們是台灣的甲蟲,我和妹妹一人一隻,她的鬼豔鍬形蟲叫「富士山」,我的叫「小白」,很奇怪吧?因為鬼豔明明全身黑到發亮呢!有些甲蟲的壽命很短,富士山和小白變成成蟲之後,半年就死掉了,媽媽把牠們做成標本,放在書櫃上。
後來,我們還養過一些不同的昆蟲,例如妹妹從不會養蟲的幼兒園同學那裡「救援」的獨角仙,或是在朋友家的農園附近挖到的花金龜,我們還養過一隻叫「小可愛」的毛象大兜蟲。
另外,也有姨丈送的雞冠鍬形蟲和長戟大兜蟲,雞冠鍬形蟲半年後就死了,我們只能慢慢等待長戟大兜蟲羽化成蟲,牠來到我家時只有「一齡」,是剛從蛋孵出來的幼蟲,牠的蟲箱就在鞋櫃旁放了快三年,我們逐漸不抱期望,直到今年四月換土,發現牠結成一顆蛹,然後一個月後,順利羽化了!
我們把牠取名為「大雄」,因為我和《哆啦A夢》中的野比大雄同一天生日。由於長戟大兜蟲體型非常大,長度就有十三公分左右,一般的蟲箱不適合飼育牠,爸爸便買了更大的塑膠盒,鑽出一排透氣孔後,鋪上厚厚的水苔和幾根可以攀抓的木頭,為牠布置了舒適的家。
微小甲蟲帶來的廣大世界
雖然我養過的甲蟲沒有很多,但因為讀書和朋友的分享,我還是認識了不少昆蟲,我最喜歡的蟲分別是「台灣細身三劍客」中的雞冠鍬形蟲、小巧可愛的日本小鍬形蟲,和分布在蘭嶼及綠島的特有亞種蘭嶼姬兜蟲,在我的想像裡,雞冠鍬形蟲是個性格活潑開朗、卻很愛到處找人麻煩的小學生;日本小鍬則是一名紳士,但是行動矯健;至於蘭嶼姬兜蟲嘛,應該是性格暴躁,喜歡和別人打架的青少年吧!
甲蟲的體型小巧,卻讓我的世界變大,例如增加了我和朋友的共同話題,交流養蟲的心得,出去玩的時候也會一起找蟲、抓蟲,蟲蟲讓我們不會因為長大而變得疏遠,反而感情更好。而為了甲蟲去參觀的昆蟲博覽會,也讓我每年都大開眼界,博覽會裡,除了甲蟲還有爬蟲、兩棲類,某些人很害怕或厭惡的蛇、蠍子、蜈蚣、青蛙、螞蟻……可能是另一群人心愛的寶貝,不能因為自己的喜好,就討厭、傷害那些生物;對於不了解的生物,我們可以多多認識,發掘牠們比人類優秀的地方。我也因為這樣養了一條玉米蛇「豆皮」,剛開始飼養時,牠只有二十公分左右的長度,現在已經有一百二十公分了。
如果我是一隻甲蟲
但媽媽說,養完大雄後,我們家就不養蟲了。
對,你沒看錯,媽媽說,她只要想到那些昆蟲從幼蟲、成繭、羽化成蟲後,一生都在小小的塑膠盒裡度過,連飛都不行,還要打開塑膠盒蓋才能透透氣,吃著人類做的果凍,讓她心裡很難受,對這些昆蟲感到抱歉。
我一開始很不開心,因為我真的好想再養一些不同的蟲。但有些時候,我會聽到大雄的腳刮著塑膠盒的刺耳聲,而大雄已經是很幸運的甲蟲了,我知道很多蟲一生都活在更狹小的盒子裡。
仔細想想,如果我是一隻甲蟲,我當然會想要活在寬敞又自然的環境,雖然我也很希望自己能活得久一點,沒有野外的風險,每天又有從天而降的食物,不用擔心餓肚子……到底哪一種生活,才是幸福的呢?真的很難選擇。想了很久,我還是希望自己是一隻活在樹上的甲蟲,人類喜歡的是我的外表,但我喜歡的是活著的感覺──當然,附近不要有其他甲蟲,因為我不想打架。
現在,我每天都在照顧大雄的過程中,學習怎麼讓這些比人類壽命短很多的生物活得好一點,例如更換果凍的頻率、清洗蟲箱的方式、以空調和噴水控制濕度和溫度等,儘量不要讓蟲是因為人類的照顧疏忽而死掉,因為牠的生命和這個世界上每一個生命一樣寶貴。
●作者簡介:黃光澄,綽號「澄澄」,寫過幾個故事,喜歡動物和昆蟲,只怕蜘蛛毛毛長長的腳,擅長躲貓貓。
●看更多找蟲趣:
【找蟲趣4-1】黃仕傑/就愛蟲蟲世界
【找蟲趣4-2】黃瀚嶢/虫我之間
【找蟲趣4-3】林翰羽/蝴蝶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