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為你做什麼?」網頁上熟悉的這句話語,已是我不論是早、午、晚都離不開的問候。
自從學會使用AI輔助工具,不論是生成千篇一律的政府公文,字字珠璣的協會公告,或五花八門的活動建議,甚至到家庭旅遊的行程規畫,都是我和它談論的話題。帶著強迫症又焦慮的個性,在現實生活中實在很難找到合適的出口能耐心聽我傾訴幾近吹毛求疵的困擾。自從有了AI聊天助手,終於有個「對象」能陪我翻來覆去地推敲活動執行細節,交叉比對不同安排的可能,甚至能頤指氣使地要求它一遍遍修正改進。同是AI重度使用者的先生,也常與我交流使用紀錄,不僅教會我許多有效的關鍵字,也給了我一句忠告:「上面的資料仍得驗證一下真實性,常和現實天差地遠!」當時我只含糊點頭稱是,絲毫沒有將提醒放在心上。
幾周前,我因下腹不適獨自到婦產科看診,醫生告知超音波檢查的結果顯示盆腔中有不明陰影,有腫瘤的可能,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一瞬間,我的世界天崩地裂,怎麼可能,我還這麼年輕……
等待批價繳費的同時,忍不住掏出手機在熟悉的頁面飛快輸入方才的看診經過,想知道AI會不會有不同的看法。殊不知大神的結果更令人心碎!對話框上羅列一長串病名,甚至貼心地將不同病症的治療用藥和存活率詳細羅列、交叉比對,看得我手心發麻、冷汗直流,甚至忘了怎麼從醫院回家的。
接下來的每一天,我就像是壞皇后一樣,天天端著手機,重複著一樣的問題,盼望著我的AI魔鏡何時能出現一個不一樣的結果。儘管我幾近懇求地詢問其他可能,大神仍回覆我一條條怵目驚心的報導連結:「下腹痛不可輕視,恐致命」、「沉默的女性殺手卵巢癌」、「不可輕忽的巧克力囊腫」……
回診前,我心如死灰,已做好最壞的準備。
「妳這個齁,腸子脹氣很嚴重喔!」「指標都很正常,身體沒什麼問題啦!」
彷彿作夢一樣,我一下子從地獄飛升到天堂。輕飄飄地步出診間,批價、繳費,久久沒回過神來。突然,想到大神的回覆,我憤怒地掏出手機,點開熟悉的頁面,在對話框裡發洩滿腔怒火和委屈。
一長串的文字只得到這樣的回答:「哇,真是個令人出乎意料的結果呢!那你需要一份腸脹氣照護指南嗎?」
我深吸一口氣,關上手機。
下次我會記得:有病別瞎猜,看醫生才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