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保發中心統計,車險業績與賠款佔產險公司約50-60%,是重中之重,影響產險公司經營成果甚鉅。實務上,車險理賠議題如原廠車商獨占車險市場與維修、資訊不公開透明等,如何強化現行內稽內控要求,杜絕理賠詐欺、健全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權益,是當前重要課題。
試想若無事先協議的維修工時與零件價格供核對參考,請問理賠員如何確保估價單與工單金額的正確性與合理性?
因缺乏像國外有公開透明的「維修工時工資與零件價格平台」,故希望產險公會「修理工時工資暨零配件價格研究小組」能建立相關資料庫/平台,服務會員公司,
協調各原廠車商或其所屬車商保代配合,提供維修工時與零配件資料供自動計算之用,產險業一同投入,數據能共有共享,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若是各產險公司基於業務往來關係,直接與各原廠車商或車商保代要求零件工時資料,是屬於雙方的商業行為,不涉及聯合行為。然而
不論是產險公司彼此合作或透過產險公會蒐集並建立零件工時資料庫,是否有涉及公平交易法的「聯合行為」之疑慮呢?本文首先檢視相關法規規範,其次釐清不同
應用可能有不同影響效果,以及如何建立資料庫,最後總結在有益於整體經濟與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建議可行方式。
陳素敏顧問簡介
(歡迎有興趣的保險公司洽詢陳素敏顧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