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業務訂單有三大來源,一是自投羅網型,是看了廣告自己找上門的,或者是瞎打誤撞矇來的;二是回頭客,算是熟識的客戶;三是透過介紹而來的。現在咱們來談談「介紹關係」這一門學問。
【作生意本來就要賺錢】
我的業務有大半是透過介紹而來,根據我的了解,大部分人的生意也都是靠介紹而來,長期性的介紹人也可稱為「經銷商」,臨時性的可稱為「仲介人」,這當然有介紹費成本,經銷制度上稱之「退%」,理所當然的一種「必要成本」。
在介紹過程中,你一定聽過「事成之後我不會忘記你的」、「沒關係啦」這種場面話,這就是忽悠話,因為真的事成之後,往往發生不愉快的主因就是「介紹費」,你不是說「沒關係啦」?喂!這是客套話耶?你怎麼就當真了?你涉世未深喔?
你不是說「事成之後我不會忘記我的」?喂!又沒有講多少介紹費,我哪知道你會嫌太少,那你到底要多少才滿意?就照江湖規矩「買一賣三」啊!
其實,在介紹時,大家若是聰明人都會說一句「咱們就照江湖規矩走」,千萬不要「愛吃裝客氣」,要大氣一些的直接回答他「那我們一起加油了」。
【介紹案件要先抓到頭】
我常常介紹人家業務,我也常常被人家介紹業務,個中滋味百味雜陳,有些人真的很不上道,介紹原本是好事,但是不會玩就會滿頭灰,事情搞砸了不說,還鬧的不愉快。
介紹案件最怕是「沒抓到Keyman」,談了老半天等於白談,這要怪自己沒搞懂狀況;有次X君帶一位總經理找上我,這位總經理說自己的老闆在廈門有塊地要
賣,知道我廈門人脈廣,要我幫忙介紹,好笑的是這位X君一開始就先哄我「事成之後我不會忘記你的」,我回答他「八字都還沒一撇,以後再說」。
我馬上想到的是「這件事的大老闆自己在廈門已經是老台商了,會沒有人脈嗎?還輪得到別人來牽線嗎」?果然是這樣,我一問有關人物,馬上得知這個案件早有一堆人在牽線了,我何必去跟人家湊熱鬧?
【 不懂最喜歡裝懂】
介紹案件也怕遇到「不乾不脆」,怎麼說呢?就是給你東扯西扯一堆廢話,浪費時間,最後還拉了一坨大便。
有次我介紹一個案件給V君,這位V君馬上給我吐槽「這案不行」,你有沒有搞錯?我不是找你來評估的,何況我是顧問,我還要你教我嗎?
你不是顧問,更不懂得如何評論人家;某次我帶M買主去看一個物件,這位M很不禮貌,拼命的挑人家的缺點說,惹到對方很不高興,我也很尷尬,有沒有搞錯?你不買也作個朋友吧?你這樣「坦白」也太沒江湖常識了吧?
如果依我的經驗,M是怕人家以為他不懂,想表現自己很懂,這種人是標準的自卑感作祟,若是我現在去看人家的物件,一定拼命只誇對方的優點,我幹嘛去講他的
缺點呢?你說他會認為我「外行」嗎?不會!因為我的資歷及態度都讓他感到「敬畏」,當我誇完了,把大家逗樂了,一定有人會問:「吳老師給我們指導指導哪個
地方要改善的好嗎?」但我還是不說,我會讓助理替我說:「你要付錢」。對!有自卑感的人往往最喜歡評論人家的缺點來壯大自己聲勢,這點大家心知肚明。
歡迎前來拜訪 「吳建宏顧問的臉書」
(想追求自我成長的企業人士,請直接點選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