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13 第239期     
漫畫心情 --我的漫畫堡壘--《導盲犬哈比》
閱讀/漫畫 --十年後兩百年前的傳說-《幻夢遊戲之玄武開傳》
專題推薦 --數位文化誌》漫畫的網路之路
漫畫心情
作者名片檔

天使愚

居住於台北,從事服務業。

我的漫畫堡壘--《導盲犬哈比》

書名:導盲犬哈比
出版:長鴻
作者:波間信子

玩過「瞎子走路」的遊戲嗎?兩人一組,明眼人帶領著矇上眼的(瞎眼)人到處走到處逛---上下樓梯、走障礙路、看風景,可以用肢體動作傳達指令、溝通,但不可發出聲音來。讓瞎眼人用五官四肢去感受路上的景致、挖掘內在的聲音。

有經歷過的人,定能體會到什麼叫做「舉步維艱」、「步步為疑」。一向依賴視覺來「判別」世界方向、好壞、人情冷暖,突然燈塔的燈熄了不知該如何靠岸。該信任你的領航艦嗎?如果他的配備沒有你優?歷鍊沒有你豐富?是否應該相信他?

香織,二十二歲那年在滑雪意外中成了全盲者,她的生活世界被迫必須不一樣了。

「因為想一個人行走,憑藉這狗狗的力量,我想作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做的事……」,香織由靠著柺杖、憑著記步數和各種聲音走出自己的路,更因有導盲犬哈比的帶領,一起迎風而走,通往幸福的路。

與這種幸福並存的是相同程度的辛勞。對於那些說得再多仍是不明白的人、不願關心別人的人、不懂別人悲痛的沒神經的人,香織必須忍受這些人對她的指指點點,對她家人的批評與責怪,對導盲犬的錯誤認知、害怕與傷害。心裡的挫折、無奈、不平,必須不斷地自我調整,也因有支持她的家人朋友、一些默默援助她的人,才走得更堅強。「比起以前我看得見時,有更多對我不友善的眼光,也有更多對我更友善的眼光。」

「我現在的幸福是無法以任何東西代替的」,幸福是需要學習的!!香織可以,我們也可以。

閱讀/漫畫
作者名片檔:阿關

阿關是一個有點自閉的人,懶於交際,放假也多半窩在家裡。除了看DVD,聽音樂之外,大部份的時間都花在漫畫上。朋友說:「怎麼每次打電話給你,你不是正在看漫畫,就是正要去租漫畫、還漫畫、買漫畫、借漫畫※#*☆..」,其實我也是千百個不願意。

十年後兩百年前的傳說-《幻夢遊戲之玄武開傳》

書名:《幻夢遊戲之玄武開傳》 1(未完)
作者:渡瀨悠宇
出版:尖端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夢幻遊戲》嗎?這部作品在臺灣曾經是非常紅的,在日本也有不錯的成績,並推出動畫、OVA、小說及各種周邊商品。而將近十年以後,以《玄武開傳》為名,四神天地書的世界再度向讀者們開啟了。這次我們將回到朱雀七星士們出現前兩百年的時代,參與玄武巫女奧田多喜子的故事…

《夢幻遊戲》持續十年的人氣可以歸功於幾個元素,魔法與冒險、參考中國文化創造出的異國風味…最重要的是,以七星士之名義聚集了眾多俊男。(關於這一點,我真的忍不住要問:為什麼大家都喜歡美朱啊?朱雀七星士除太老太小的都淪陷了,甚至連青龍七星士中也有美朱的受害者,是不是只要是異世界來的巫女,七星士都無法抗拒?那如果掉進書裡的是男生不就變成BL了?四神天地書還真可怕…)

除了《夢幻遊戲》以外,渡瀨悠宇還有《思春期未滿》、《夢幻天女》、《魔法愛麗絲》、《藥丸小魔女》、《絕對達令》等作品。看看這串名字,從早期的校園喜劇、科幻、魔法、古裝.…,她所選擇的題材頗多樣化;沒有血緣關係的姐弟、宿命的悲戀、變身+會說話寵物+收集聖物的少女(老實說,這實在太像庫落魔法使了…)、及時下略帶情色的風格,可說走遍了近年來的流行。而無論是其中哪一部作品中,喜劇元素都是必備的調味料,但從《夢幻天女》起,讀者也能感覺到她試圖挑戰更深層的心理描寫,故事的氣氛也不再是純然輕鬆活潑。這些變化嘗試一方面是作者開拓新路線的痕跡,一方面是作者本身思想喜好改變的結果,至於這樣的嘗試是否成功?讀者們自有評斷。

《玄武開傳》繼承了四神天地書的世界,倚仗《夢幻遊戲》的人氣握有先天上的優勢,因此《夢幻遊戲》受歡迎的幾個要素,在《玄武開傳》裡也不會缺席。但就其他部分而言,這些年來作者也有所改變,不可能跟以前完全一樣,例如人物的心理描寫和故事氣氛方面,我想可能會比較接近《夢幻天女》,而不是當年的《夢幻遊戲》,換句話說就是借屍還魂。

另一方面,《玄武開傳》又增加了其他能引起讀者興趣的東西,如歷久不衰的「變男變女變變變」、大正時代背景、遊牧民族風情…尤其令老讀者興奮的是,大衫先生的女兒究竟是不是白虎巫女? 及奎宿、昂宿婁宿、斗宿等人的再度出現。《玄武開傳》是否能令老讀者接受,是否能吸引大量新讀者,將會是這部作品今後能否再掀起熱潮的關鍵。

專題推薦
數位文化誌 簡介

《數位文化誌》是UDN於2004年7月新開闢的一個以專欄文章為主體的網站媒體,在籌劃初期已陸續邀約許多在數位內容及網路文化各領域有所專精的名家發表文章,同時也開放投稿及線上回應討論。
《數位文化誌》包含「數位內容」、「網路文化」、「資訊社會」三大範疇,而「數位內容」中特地開闢【動畫映象】單元,邀請傻呼嚕同盟成員執筆,提供精闢的分析,也歡迎大家一起來深度閱讀、深度討論。

《數位文化誌》首頁

數位文化誌》漫畫的網路之路

作者:JoJo

鑽研動漫畫這段時間來,有件事我一直覺得很有趣——動漫畫許多現象在社會與圈內人兩者之間,往往有著天壤之別的解讀。

譬如說,圈內人都在搖頭動漫畫市場已在寒冬時期,可是台灣目前正興起前所未有的投資動畫產業熱潮,甚至政府六年經濟發展計畫「兩兆雙星」中的「數位內容」項目已經是以CG動畫馬首是瞻。再譬如,許多人認為漫畫跟網路都是年輕人調查中居於前三名的必要休閒活動,因此把兩者結合一定可以風靡青少年,但圈內人卻往往不以為然,甚至計畫未行前就先下夭折的殘酷預言。

為什麼會有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判斷呢?關鍵點就在判斷是落在「形式」或「本質」的基礎上。

CG動畫是種技術,是種呈現形式,很幸運的,這種呈現形式特別容易將動漫畫內容作淋漓盡致的發揮,所以世界電影創作流行將一部部動漫畫內容換以真人結合CG動畫方式演出,將CG動畫的本質恰如其分的發揚才能相得益彰,並不是將傳統動畫或漫畫重新搬上螢幕就會大賣。……More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有料充電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emoney | stars | job | data |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