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名片檔:LaZo(程朗) |
濫情的天秤座,喜歡寫寫程式,煮煮咖啡,做做菜。最喜歡的程式語言是Python(大蟒蛇),由於深受Python的影響,思考方式在二○○一年出現了結構性的轉變,喜歡把閱讀「物件化」,例如把小說、漫畫的結構拆成各種不同的零件,再重新組合,賦以新的意義。最喜歡的咖啡是曼特寧,煮咖啡堅持使用特定品牌的奶精與咖啡糖,這樣奶味和咖啡味才能「涇渭分明」。最喜歡做的菜是「起司脆皮豆腐」,可以把豆腐炸得像黃金一樣的漾眼。
個人網站:程朗的留聲機
|
|
玫瑰鴉片(1)…上癮是一種心理反射
◎上癮是一種心理反射
在《愛情相對論》裡,
大崎笑美子長得其醜無比,
自小崇拜佑天寺芽衣,
笑美子長大後跑去整型,
整得跟佑天寺長得一模一樣,
成了為目的不斷向上爬的拜金女。
笑美子讓人想起了《女強人俱樂部》裡江木純子,
江木純子全身都是整型過的,眼睛、鼻子、下巴、胸部...全部都是人工。
江木純子取笑男人都看不出來,以為她美若天仙。
江木純子要用身體爭取工作,然後成為第一(5,58)。
1,190
大崎:「什麼愛不愛,我只想嫁入豪門,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我可以不擇手段,我想要的一定要到手。」
但是佑天寺芽衣真的如笑美子所崇拜的那樣嗎?
顯然不是,佑天寺原來讀神戶的貴族寄宿女校,
因為有點過敏,類似超過敏症,
身體突然全身不舒服,
在神戶甚至於有一次耳鳴嚴重到快昏倒(1,9)。
佑天寺芽衣得的是心因性的官能症,
只要精神上有不穩定的狀況就會立即反應到身體上,
佑天寺芽衣的媽媽從小對佑天寺施予皇后般的訓練,
希望芽衣可以上東京大學,嫁入豪門,
重振佑天寺家門聲威。
一日,笑美子到芽衣房間借服裝看歌劇,
笑美子被房間的景象嚇到了,
芽衣的房間其亂無比,滿地盡是名牌服飾。
原來芽衣有購物依存症,
長期母親斯巴達式的管教,把她推向情緒紊亂的深淵,
藉由不斷的購物,讓她有一種釋放的快感,
在刷卡的一剎那,會有一股心情飽滿的舒適感,
讓她忘記了母親的事、佑天寺的家裡壓力,
但是購物宛若飲鴆止渴,空虛感越來越大。
芽衣上癮般的迷戀購物,最深層的心理動機是想取代某些事物,
某些她在童年應該擁有,卻被殘酷剝奪的事物。
上癮有時候是一種心理現象的反應。
◎上癮心理與宗教狂喜
容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曾經治療一位美國的酗酒者羅蘭,
羅蘭用盡了一切的方法想戒酒,但是徒勞無功,
之後,他找上身在歐洲的容格,
進行為期一年的療程(《夢的智慧》,頁319)。
羅蘭患得其實是一種重度的精神官能症,
容格認為,酒癮患者會體驗一種活力十足的狂喜經驗,
這是一般的宗教無法達到的境界。
除非能夠找到更好的替代品,否則根本無法把羅蘭從酒癮中解放出來。
羅蘭渴望飲酒的衝動,
本質上是一種渴求存在的完整感,
用中古的語言來說,就是希望可以與上帝結合的深層衝動。
藉由飲酒,羅蘭飄飄欲仙恍若上帝,這種狂喜的經驗,
根治的辦法,在於找到正常的替代品。
芽衣有購物依存症,一方面可以讓她短暫的脫離生活壓力,
更深層的心理動機是渴望可以以購物來替代親情。
容格進一步的指出,上癮者的心中所追求的,
往往是一種本質上很正常的東西:
自尊的感受、某種特殊性、英雄主義,
以及痛苦的休止。
故當我們看到某一個重度的上癮者的時候,
應該思考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上癮者究竟在追求什麼?
有時候,藥物、酒精及購物可能只是粗糙的替代品而已。
心理學家沙堤諾伯研究指出,
醫師往往可以從患者服用的藥物獲悉患者心理疾病的根源。
憂鬱的人可能會傾向於古柯鹼一類的毒品,
而極度不安者則傾向於酒精。選擇海洛因(Heroin) 者,
則是追求一種英雄般的感受。
古柯鹼的風行,有一部份的原因是服食者會感覺自己實力堅強,
是一個無敵鐵金剛,e世代渴望無敵,渴望青春永駐,
古柯鹼成了極佳即便是極粗糙的替代品,
臺灣越來越有戀青春狂(puer aeternus)趨勢,
大孩子越來越多,藥物的需求、搖頭的渴望,
與其說是社會問題,還不如說是心理問題的投射。
2,10
芽衣:「我當然知道啊!我最近才發現,
我想要母親的愛。不是當母親期待的芽衣,
而是希望她能愛原原本本的我,
內心無法被填滿的空虛感,
使我不斷的購物,沈迷在幻想的愛情裡。」∼未完,詳文請見下一期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