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7/15 第1934期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直接訂閱
深度評論 他熱愛拼貼,出道藝名就來自《漢聲》!專訪平面設計師黃子欽
「美成在久」的編輯精神——專訪兒童文學作家林世仁談漢聲出版社
老饕才會吃!基隆三腸鼎立美食攻略:大腸圈、豬肝腸、蛋腸
深植文化土壤的凝視—作家楊渡談《漢聲雜誌》與黃永松的文化底蘊
聽見金句/老年的憂鬱,跟失智症是息息相關的。
錯過的時代,未解的好奇:何佳興看《漢聲》,回望AI時代下設計的脈絡與文化自覺
漫畫《欠我一首歌》白色恐怖受難故事啟發——乘著歌聲,回到阿里山
聽見金句/隨著科技進步,讓「溝通」已經逐漸在退步。
從現實自然到精神風景,美學講師胡琮淨的「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觀展攻略
「光之雕塑家」安東尼﹒麥考爾首度來台個展 富邦美術館今起預售開賣
故宮北院「□人弈事」暑期強檔登場 揭開圍棋千年文化
謝金魚/在百花齊放的台灣味裡,我們嚐的是歷史,也是身份

  深度評論
他熱愛拼貼,出道藝名就來自《漢聲》!專訪平面設計師黃子欽
林冠儀/琅琅悅讀
文/林冠儀 途經松山文創園區後方的市民大道,總在川流不息中若有似無地瞥見一旁巷弄有扇葫蘆造型的門扉,未曾想有一日會在這個漢聲出版社所在的「漢聲巷」書店裡,從設計師黃子欽口中聽它的風華絕代 ── 手捧著那本《剪花娘子庫淑蘭》,黃子欽憶起與漢聲的緣分,笑著向我們娓娓道來。

剪花王子與《漢聲》雜誌

197
......

「美成在久」的編輯精神——專訪兒童文學作家林世仁談漢聲出版社
羅子維/琅琅悅讀
文/羅子維 三十年前,當時還是個剛退伍、滿懷文學夢想的青年,兒童文學作家林世仁踏進了漢聲出版社。這是他人生中唯一一份全職工作,在漢聲七年半的編輯歲月,帶給他一生難忘的養分與影響,既像一場腳踏實地的修行,也像一次編輯宇宙的深潛探索。

從「天馬行空」走入「小題大做」的編輯現場

時光回到1993年12月,
......

老饕才會吃!基隆三腸鼎立美食攻略:大腸圈、豬肝腸、蛋腸
旅讀Or/琅琅悅讀
文、圖_李智凱/旅讀 基隆美食百百種,許多美味已在台灣各縣市遍地開花,唯獨在地囝仔從小吃到大的基隆三腸,只在基隆巷弄間飄香,至今依舊。本篇文章將帶領各位饕客前往基隆,一起來找腸。 說到台灣最具特色的小吃城市,基隆無疑最被低估!位居北部門戶的基隆,自17世紀大航海時代以來,西班牙、荷蘭、法國、日本、漢人來來往往,發展出深厚的歷史背 ......

深植文化土壤的凝視—作家楊渡談《漢聲雜誌》與黃永松的文化底蘊
劉子維/琅琅悅讀
文/劉子維 1970年代初期,台灣在退出聯合國後,社會陷入一場深層的文化焦慮。作家楊渡談起那段時光,他形容那是一個集體自我認同感動搖的時代,然而在現代主義與西方思潮的影響逐漸退潮後,台灣文化人開始向土地、生活、民間尋根,而誕生於1971年的漢聲雜誌社,正是其中最早,也最具前瞻性的實踐者之一。

從自我 ......


聽見金句/老年的憂鬱,跟失智症是息息相關的。
一刻鯨選/琅琅悅讀
老年的憂鬱,跟失智症是息息相關的。老年時期有憂鬱狀況的人,失智症風險會相對提高,也有許多失智者有憂鬱的狀況發生。 (摘自職能治療師鄭又升:《 ......

錯過的時代,未解的好奇:何佳興看《漢聲》,回望AI時代下設計的脈絡與文化自覺
Stephie/琅琅悅讀
文/Stephie 「如果你有種企圖,無論過去的歷史如何斷裂,你仍想探尋尚未成形的台灣風格,仍想透過視覺向世界表達自己。那回頭去了解《漢聲》,以台灣為基地去了解亞洲,就是重要的事情。各式承載文化豐厚的視覺體系將向你開展。」 採訪一開始,設計師何佳興就坦言,自己的設計發展與《漢聲》蓬勃的時代錯過了。出生於1975年的他,小時候會反覆閱讀「 ......

漫畫《欠我一首歌》白色恐怖受難故事啟發——乘著歌聲,回到阿里山
集合!RENDEZVOUS/琅琅悅讀
圖□文|Rendezvous Studio 《集合!RENDEZVOUS》漫畫第14集《欠我一首歌》的靈感,來自白色恐怖受難者高一生之長女——高菊花。她曾在戰後的台灣舞台上閃耀發光,卻同時背負著沉重的過去與無法言說的傷痕。 ......

聽見金句/隨著科技進步,讓「溝通」已經逐漸在退步。
一刻鯨選/琅琅悅讀
隨著科技在進步,人與人的關係多數變成透過社群媒體、通訊軟體來連結。這樣的改變,讓「溝通」已經逐漸在退步,少了一些溫度。 (摘自人氣講師王東明:《 ......

從現實自然到精神風景,美學講師胡琮淨的「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觀展攻略
康斯坦丁愛新覺羅夫斯基/琅琅悅讀
「其實看一幅畫和走進一座城市很像。你能看到的除了技法,還有人的身分、階級、生活習慣。」胡琮淨說。 對胡琮淨而言,每幅畫都是時代的縮影,承載著當時畫家的關懷、獨白、憤世嫉俗,有時還有惡作劇般的調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