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畫畫前他會先設定框架,有限制就會激發出創作的能量,挑戰自己在限縮的條件內變化多種可能。這次則是規定自己以飄浮在空中的孩子為主要構圖。剛開始都畫的很快樂,不過準備要編成繪本就會遇到很多考驗,雖然常常想放棄,但他自己的經驗是,創作就像一條河,你不知道它將流到哪裡,它會有自己的道路。而今年《星星是暗夜的眼睛》也於5月出版。
幾米在上週參與直播時,他首次對外朗讀《星星是暗夜的眼睛》,也簡述新書的故事。他說我的繪本一如往常是從一個沒有名字的小孩開始,他遇到一個荒謬的悲痛,面臨一天又一天的憂傷失落。後來藉由跟思念的朋友展開呢喃自語的對話,在對話中找到紓緩情緒的出口。明白人生有光明有黑暗,有幸福有不幸,有開心有難過~
在思念中,他彷彿飄浮到了雲端,和失散了的同學歡聚。 他們彷彿天上的星星,他知道抬起頭就可以看到他們。 他們沒有消失,只是換個方式看顧彼此。
為什麼這些殘酷與悲傷要這麼早發生?為什麼要孩子去承受這些?《星星是暗夜的眼睛》是幾米對於近年天災的抒發,也是憐惜因戰禍流離失所的孩子們的不捨,而這些傷感轉化成了藝術的表現,世界不會給我們解答,只希望藝術和創作能為我們縫補與撫慰,每一天都是黑暗的一天,每一天也會是光亮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