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華文版)自出版以來,深受評論界與讀者喜愛,不僅屢次再版,也陸續被翻譯成十四種語言,在世界各地榮獲多項殊榮。這個動人的故事繞行全球,用不同語言述說之後,如今終於要以臺文呈現。
後來,我毋捌閣看著伊, 毋過我永遠會記得彼年熱天 上燦爛、上寂寞的星空。
那時候,未來遙遠而沒有形狀, 夢想還不知該命名為什麼? 這正是對我們當時懵懂青春最真實的寫照。
時間拉回2009年《星空》出版時,特別令人觸動的是故事中的女孩因為男孩有了重新面對生活的勇氣,找到釋放煩惱的方式;而男孩因為女孩不再孤寂,感受到有人陪伴的感覺真好。他/她們成為彼此的出口,給了當時青少年滿滿力量。
幾米在創作《星空》時,家裡剛好有一個正在長大的孩子,孩子自己的世界正在成形。在看她的時候常常會覺得逐漸有了距離,因為有了距離,更想要去接近那樣的距離。跟著幾米也就開始回想自己在那樣的年紀時,是處在怎樣的慌張跟無知的狀態,因此想要畫一本關於青少年的故事。
過了16年,即便我們已過青春,但仍然很開心能因為臺語版重讀《星空》,讓我們憶起那年夏天最燦爛,最美麗的星空。

舉頭看星空, 世界變甲足大、足大的。
幾米說:「我們常會被眼前的事情弄到覺得有過不去的感覺,但事實上只要抬起頭、看一下遠方,不要陷在當下,這些事情都是會過去的。我希望,看了這本書,會覺得沒有什麼事情是過不去的。」
感謝所有蒞臨與會幾米《星空》朗讀暨簽書會的讀者,透過幾米的「獻聲朗讀」,娓娓道來創作歷程讓很多意在言外的情感被暗示、延伸、發展,以更年輕化、口語化的語氣重新詮釋《星空》,希望所有人都能透過臺文之聲,重新感受那年青澀的青春回憶。
錯過本次幾米朗讀會的讀者也請不用擔心!《星空》臺文版仍然有隨書附贈幾米親自朗讀的錄音檔,獻予無法度佮世界溝通的囡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