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同勛】
個別人物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究竟發生多大的主導作用,學者們其實沒有一致的看法。有些學者認為人類的歷史基本上是由一些多少具有規律性、常存的與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力量造成的,個人的行動思想都受到這些力量的制約,即有自由的意志也難以撼動這些基礎力量的運作。在這一想法中,個人對歷史的發展即使有影響力,也是微不足道的。另外一方面,有些學者卻認為歷史既是人類生活的結果,則歷史離不開個人的因素,在不同時代,經常出現一些特殊人物以其本身的才幹,或獨力或集合群力而開創新局,決定歷史的發展。卡萊爾(Thomas
Carlyle)的英雄史觀是這主張最佳的代表。根據此一看法,整個人類歷史不過是少數偉大領袖人物的集合傳記而已。這雖然有些極端,但是既然承認人是創造歷史者,則完全抹殺個人對歷史發生的影響顯然並不恰當。所以不但老式的自由主義者如柏林(Isaac
Berlin)重視個人自由意志,即使強調理性的要求自我解放是歷史演進的基本推動力量的伏爾泰(Voltaire)也把領導群倫突破舊有束縛,向較大理性自由發展的開創角色歸之於少數開明君主。個人逆勢而作,力挽狂瀾也許誇大,但因勢而起,獨領風騷的例子卻所在多有。這些人其實已成為一個時代的具體象徵。他們固然受時勢的約制,但是他們的思想作為對事件的實際發生狀況卻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透過少數關鍵性人物的作為不失為了解重大歷史轉折的最佳途徑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如其他歷史事件一樣,是由一些基本的力量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果的不同影響,1930年前後經濟衰退的衝擊程度,以及民主傳統的強弱所促成的。但是它在哪個地點,哪個時間,以哪種方式發生與結束卻在極大的程度上是受了幾個重要國家的領袖人物的作為所決定的。透過這些關鍵人物的作為,也許我們更容易了解這次人類歷史上最大悲劇的發展歷程。
直接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人何止數千百萬,在這些人中究竟哪十個人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其實很難有共識。不過考慮到沒有軸心國家發動侵略,就不會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沒有中英美蘇的共同反抗就不會有同盟國的最後勝利,則這十個人選中的大部分就不會有太大的爭論。所以德國的希特勒、義大利的墨索里尼、美國的羅斯福、英國的邱吉爾、蘇俄的史達林、中國的蔣介石都應毫無問題的列名其中。自由法國在整個戰爭中雖然出力不多,但無論如何卻也代表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何況在聯軍的反攻行動中也積極參與,發生一定作用,所以它的代表人物戴高樂也值得計入。以上七位都是最高的決策人物。他們的戰略決定有待將軍們在戰場上執行;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傑出的將領何止數十。不過就各自統率整個歐洲戰場與亞洲戰場而言,自當以艾森豪與麥克阿瑟為首選。比較特殊的是日本。雖然有些學者認為天皇是日本的權力的掌控者,因此對發動對外侵略應負責任。但實際上戰前天皇與其左右的重要文官沒有一個能確實主導日本的局勢。他們其實是被軍人,特別是青壯軍官推向戰爭之路。因此在日本扮演侵略推手的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一個少數團體--青壯軍官。
日本青壯軍官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首先在東亞點燃,禍首則是日本。數世紀以來,日本一直由軍人獨裁統治,以武力擴張為職志。這一軍國主義的傳統並沒有因明治維新所樹立起來的半吊子民主政體而轉化,反而因改革所引發的農村與下等階級普遍的不滿而加強。由於憲法本身的缺點,日本無法產生有效的領導來應付舊傳統與新形勢所引發的種種難題。最後終於在1930年代之初,軍人在右派勢力的支持下,取得了政權,領導日本走向武力侵略之路。
日本的軍官並不是個完全統一的團體,內部有矛盾存在。陸海軍的將級軍官大多出身高門,受有良好教育,甚至到國外留學,長期與工商界領袖合作,因此具有較寬廣的視野和見解。中下級軍官則多來自鄉村地主甚至農民家庭。農村的保守主義,再加上他們在學校與軍中所受的軍國主義教育,使他們難以完全了解民主真諦,無法容忍時代潮流,也難以完全服從上級軍官。因此,鄉村的保守主義與軍中的保守主義合而為一的結果是鼓勵了滿腦袋都是帝國擴張的青壯軍官們及其同路人採取直接行動如暗殺與政變,一步一步取得政權,來實現日本獨霸東亞的美夢。由於憲法賦予軍方幾乎完全獨立行動的權力(憲法將天皇置於憲法之上,而參謀本部直屬於天皇,陸相與海相則同時屬於天皇與內閣),所以內閣既無力也不願過分干預軍方的行動,最後終使軍方遂其所願。
日本軍方採取獨立行動,積極干政始於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關東軍的幾個校官先無故製造事端,再據以為藉口,出兵占領瀋陽。其後的發展充分顯示日本政府完全無力反對軍方的單獨行動。關東軍攻占瀋陽後,若槻內閣雖決定不擴大敵對行為,並宣布日軍已撤回鐵路區內,但關東軍卻迅速推進,次年初就占領整個東北,並製造偽滿洲國,作為統治東北的工具。內閣被迫一再食言,信譽盡失,最後不免垮台。新首相犬養毅反對軍人干政與在東北生事,試圖與中國政府直接談判,解決爭端,並限制關東軍的活動,但都失敗。最後他自己與數位閣員也被暗殺。齋藤實與岡田啟介相繼組閣,他們兩人都是較溫和的海軍將領。在他們當政的四年期間,軍人雖然未在國外製造大麻煩,但在國內卻加緊奪權鬥爭。從1931年初開始到1936年2月的東京事變及其後的整肅,一連串暗殺與陰謀使不少軍、政領袖或被暗殺或被排出權力核心。經此清理,主張帝國擴張的軍人在政府中的影響力大增,成為政府中的主導力量。因此,軍事預算大量增加,自由思想受到限制。外交上也配合軍方要求,與德國簽訂反共條約(Anti-Comintern
Pact ),要求中國北五省「中立」,以及公開宣示對東南亞的關心。而內閣同意只有現役將領才能擔任陸相與海相的決定更使軍方主宰了內閣的命運。至此,青壯軍官在權力鬥爭上已完全取得上風。他們可以全力的來實現他們建立東亞新秩序的夢想了。
當軍方在國內取得政權時,中國的情勢也發生了變化。日本自取得東北後就一直想使中國北五省「中立」,以形成緩衝區,但始終不能如願,軍方心有不甘。同時在國民政府領導下,中國各方面都有顯著的進步,民族主義的情緒也隨之高漲。這種情形使日本的青壯軍人深感不安,擔心會被逐出中國。他們因此決定改蠶食為鯨吞,一舉征服中國,遂有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的發生。事變後,日本內閣雖稍有躊躇,但最後還是遵從陸軍的主張,對中國展開全面攻擊。中國政府也決心全面抗戰。日軍起初進展順利,但自攻陷南京武昌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日軍對之無能為力,只好扶植汪精衛偽政權,以華制華,企圖拖垮基礎不固的國民政府,故軍事行動陷入膠著。三月亡華的夢想終於破滅。
中國戰爭的膠著成為日本軍人擴權的最好藉口。新的法律與措施一點一滴的把日本轉變成一個軍國主義的極權國家,戰爭成為全國的神聖任務,不允許任何的懷疑與反對,民主與自由受到限制,政黨在1940年正式被解散,國會成為政府決策的橡皮圖章。軍人掌權更擴大了他們的野心,他們不僅要征服中國,更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他們要做東亞的主人。
除了擴張主義外,日本計畫控制東南亞的另一個原因是想取得南洋地區的戰爭資源,特別是石油。這牽涉到與美國的關係。日本侵略中國之初,大部分的戰爭資源如石油與廢鋼鐵等都取自美國,其後隨著侵華局勢的發展,美國加強對物資及軍火輸出日本的管制,最後並全面禁運,終止兩國商約,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這些措施一方面引發日本仇美情緒,一方面迫使日本不得不另找資源的供應,東南亞遂成為它覬覦的目標。但是日本也早知要想完成獨霸東亞的大業,非先清除在太平洋上唯一可以威脅它的美國不可。故自東條英機於1941年10月組閣之後,一方面派員與美國談判,一方面則積極備戰,並於12月1日御前會議中決定對美英荷三國開戰。12月8日晨日軍偷襲珍珠港,並進占菲律賓、香港、新加坡及其他東南亞國家。日本雖倖勝於一時,但卻沒有料到美國動員能力的大而快。美國宣布參戰之後數月即自澳洲發動反攻。1942年6月初中途島之役,海軍遭受慘重的損失後,日本從此陷入挨打的局面。最後終於不免在原子彈轟炸下,宣布無條件向盟軍投降。在戰後戰犯審判中雖有數位日本軍事領袖因發動戰爭而被判刑,但檢討戰前日本國內的政治情勢,不難發現當時的軍政領袖雖也支持帝國主義的擴張,但大都傾向採取較溫和的政治手段達成目標。日本最後之所以走向赤裸裸的軍事侵略之路實是因為青壯軍官的推逼。他們秉持傳統忠君愛國觀念,受褊狹的民族主義感情的煽動,將對自明治維新以來自由改革的不滿全都發洩在對外的侵略上。為達此目的,他們採取暗殺、政變、擅自行動迫使政府支持他們的主張。最後他們得勢了,但卻也使成千百萬的無辜者,包括他們自己的同胞,橫遭死傷苦難。所以論到最後,他們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爭的罪魁禍首。∼待續,詳見下一期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