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1/01 第43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考古探索
  談老番社遺址近年之考古調查

博物館頻道

  透過孩子之眼看原住民人權議題與歷史傷痛:細雨的淚水之路

回想•迴響

  2020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你好,骨頭!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南科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博物館花絮

喚醒記憶種子:史前館「館藏解壓縮」典藏品背後的故事

  史前館「館藏解壓縮」特展109年12月22日於卑南遺址公園開幕,特展以「解壓縮」為概念,象徵典藏品作為一個記憶或技藝的載體,能提供給觀眾的不僅僅只是單純物件的展示,而是蘊含著更加多元的文化意義及背景故事。展期自2020年12月22日起至2021年4月25日止,展覽地點在卑南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開放民眾免費參觀。

  史前館以拉開典藏櫃的概念象徵特展開展,此舉代表揭開典藏品中所蘊藏的文化「記憶」,公開呈現給觀眾。典藏文物是博物館的核心,如何被社會大眾理解與認識,更重要的是典藏品背後所蘊含的文化脈絡與生活故事,就需要博物館人對其執行「解壓縮」的指令,攤開典藏品豐富多元、鮮為人知、甚至逐漸遺忘故事與歷史。史前館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計畫」的推動下,逐年將典藏品的描述資料、詮釋資料以及轉譯故事公開,本次特展即是呈現博物館針對典藏品進行典藏、採集、轉譯與多元應用的各個面向。

文•圖/史前館

 


 

  2021年的第一期電子報開始了!經歷動盪的2020,新的一年沒有太大的願望,唯一的願望就是大家都要在疫情時代好好保重自己就是保重他人,持續做好防疫就是愛臺灣的基本功。   

  遺址與遺址之間的關聯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當某一個遺址發掘出的文物有著跟其他遺址在前人分析的文化類型上,有著哪些相似或差異的地方,就想找到更多證據來解開這些可能解不開的謎團。位於卑南鄉的上太平遺址,到底跟那些遺址有著關聯性呢?

  錯誤的政策會導致人們好幾代在精神上流離失所帶給肉體與心靈無盡的折磨。美國原住民被迫遷移的淚水之路帶來的痛苦,也發生在臺灣原住民被遷移的故事。以同理心去感受並且不要再犯下一樣的錯誤,也是我們後來的世代所需要的學習之路。

  學習的路上最有意思的地方,便是從完全不會到慢慢學會,然後能夠樂在其中享受箇中甘苦堆疊。泡在人骨實驗室實習也是史前館實習其中一個項目。從最起初擔憂無法辨別是骨還是土,到最後能夠從骨頭獲取更多背後的訊息,接觸一輩子很難有機會實習的樂趣就在這裡。

 
 

談老番社遺址近年之考古調查

文•圖/葉美珍


磨製石器。

  在國定卑南考古遺址附近、卑南大溪以南中央山脈淺山坡,有幾處文化內涵近似的史前遺址,其中有近年發現的例如上里遺址及之前報導過的射馬干山遺址,還有早期發現的例如老番社遺址。該遺址位於卑南遺址西方直線距離6公里,高程介300m-420m間的坡地,曾出土許多石板棺,與卑南遺址同樣是縱谷南端出口的卑南文化重要遺址。本文將介紹老番社遺址近年的考古調查工作。

  老番社遺址位於臺東縣卑南鄉境太平溪右岸,隸屬泰安村,泰安村為現今卑南族十部落其中一個部落大巴六九(Damalakaw)居地,北側一帶坡地在地圖標示為「上太平」,據傳為大巴六九社舊部落,故昔日漢人稱之為「舊番社」或「老番社」(姜柷山1999)(註1),遺址早期可能曾稱為「太平山遺址」,後來國內考古學界稱為「老番社遺址」,本文在此沿襲該稱法。利嘉林道自遺址穿越而過,林道兩側農地開發使得大量遺物暴露地表。

  遺址於1972年為艾格里神父發現並進行過小規模考古試掘(Egli, Hans1972)(註2),遺物暴露於泰安村539至542號民宅周圍。遺址被報導後, 1986年臺大教授黃士強亦帶領學生進行小規模田野發掘(黃士強1991),文化層較下層有零星繩紋陶片,主要文化遺留為素面陶片及打製、磨製石器以及石板棺、陪葬玉器等,研判屬於卑南文化時期遺物,此後成為考古研究者調查必至之遺址(註3)。

詳全▲TOP

 
 

透過孩子之眼看原住民人權議題與歷史傷痛:細雨的淚水之路

文•圖/盧梅芬


《細雨:切諾基族的淚水之路》封面

一、展示歷史傷痛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正值建築空間改造與常設展廳更新,其中包括將既有教育資源中心轉型為探索館。探索館空間設有一處展區,介紹幾個透過孩子之眼來認識原住民人權議題與歷史傷痛的作品或故事,包括殖民時期全球許多原住民族普遍遭遇到的故事:被迫離開自己的土地、接受同化教育而放棄自己的文化,以及移工等三大主題。

  筆者先前於史前館電子報撰寫過〈透過孩子之眼看原住民人權議題與歷史傷痛:查尼的秘密小徑〉一文,介紹加拿大人氣搖滾大團悲劇之果(Tragically Hip)的主唱戈登•唐尼(Gord Downie,1964-2017),於2016年以12歲的原住民孩子查尼(Chanie Wenjack, 1954-1966)的故事所完成「秘密小徑」(The Secret Path)多媒體創作計畫,訴說同化教育與寄宿學校對原住民文化的傷害。本次則要透過《細雨:切諾基族的淚水之路》(Soft Rain: A Story of the Cherokee Trail of Tears)這本青少年小說,認識原住民被迫離開家園的歷史。

詳全文▲TOP

 

 

2020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你好,骨頭!

文•圖/康芷淯


探針是整飭人骨時用來清理骨頭斷面及細部的重要工具

  很幸運地,2020年夏天我被分配到南科考古館的人骨組實習。對我來說,參與人骨整飭是一次非常特別而且難得的體驗。首先,我想感謝副研究員林秀嫚老師,很用心地替我們安排了實習的工作內容,讓我學到很多。

  在秀嫚老師安排下,我參與了包含從典藏庫房提取人骨、拆模及拍照記錄骨頭提取出來時的狀態,還有骨頭的除膠、除泥及修復作業,也就是把斷掉的骨頭及碎片黏合,以及製作無酸紙盒、測量與記錄骨頭保存情況等人骨整飭的系列流程。這樣的工作安排讓我除了在技術層面上學到骨頭清理及修復的技巧外,也讓我學到較偏向學術層面,如判斷骨頭的性別與年齡、判斷骨頭主人生前是否有營養不良狀況等有關該具骨頭的個體訊息。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追蹤東部康樂本館與卑南遺址公園的消息請往這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追蹤南部南科考古館的消息請往這邊「南科考古館」
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來按讚!

特展:

  • 館藏解壓縮:典藏、採集、轉譯及多元應用
    活動時間:2020/12/22(二)∼2021/4/25(日)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
  • 卑南遺址搶救考古四十週年特展
    活動時間:2020/10/15(四)∼2021/2/28(日)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
  • 拿麼厲害,在部落!
    活動時間:2020/9/21(一) ∼ 2021/9/19(六)週二至週六 11:30-17:00
    地點:
    ◆ Mena'u i Kasavakan 看見建和
    建和部落鹿寮(臺東市建和里建和二街71 巷30 號隔壁)
    十人以上預約參觀請洽Alikay 潘晨綱0925-011-748
    ◆ Venaquan 在小米裡得更新
    拉勞蘭小米工坊(臺東縣太麻里鄉香蘭村10 鄰21 號)
  • 繁花似錦•人情之美:東亞族群織品展
    時間:2021/1/9(六)∼2021/2/21(日)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第三特展室
  • 歌,住著誰的青春:唱出太魯閣族的時代歌謠
    時間:2020/11/21 ∼ 2021/12/31( 週一至週六)9:00-17:00
    地點:萬榮鄉原住民文物館( 花蓮縣萬榮鄉萬榮村124 號)
  • 遠古的臺灣故事
  •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 崁頂布農家族系譜展──我的名字從何而來
    時間:2019/11/30(六)起
    地點:崁頂3062(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3鄰62號)

教育推廣:

  • 趣味紙漿畫∼史前文物版
    時間:2021/1/30(六)14:00-17:00
    地點:康樂本館學術活動中心
    用線條勾邊,用上了顏料的紙漿填充,紙漿畫是不分年齡都可學習的藝術,動手動腦,制作出一幅幅具環保創意史前文物意像且立體的紙漿畫。
    活動費用| 酌收活動材料費50元
    網上報名| 網上報名|教師請逕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報名|活動洽詢| (089)381166#592

 》卑南遺址公園 

  • 「搶救考古檔案回顧展」系列活動一【講座】那一年,我們一起在遺址上
    活動時間:2021/1/9(六)14:00-16:00•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
    與談人:陳嘉信(新聞記者)X 鍾光華(藝術教學與創作者)
    活動費用│展示廳門票票價│活動人數│每場30人│報名方式│網上報名
    教師請逕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報名 活動洽詢專線│ (089)233466#212 李小姐
  • 「搶救考古檔案回顧展」系列活動二 【導覽+體驗活動】重疊/現:藍晒老照片
    活動時間:2021/2/6(六)10:00-12:30•卑南遺址公園特展室及自然教室
    策展人導覽:黃郁倫、藍晒講師:林芊貝
    活動費用│酌收活動材料費400元(成品:3張明信片)│活動人數│每場20人│報名方式│網上報名
    教師請逕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報名 活動洽詢專線│ (089)233466#212 李小姐
  • 考古小尖兵—親子特別版
    活動時間:2021/1/23(六)14:00-17:00•卑南遺址公園
    小朋友在你的想像中"考古"是如何進行的呢?只是拿著工具向下挖而已嗎?NO!NO!NO!可能要像武俠小說裡的那樣練就一身武藝,過五關斬六將才能完成,要來挑戰看看嗎?歡迎報名寒假親子特別版一起和爸爸媽媽來練功,過關還有遺址特色專屬禮物唷。
    活動費用|酌收活動材料費100元 │報名方式│網上報名| (089)233466#210李小姐
  • 史前玉匠人
    活動時間:2021/1/23∼2/10(三)開館日9:00-16:00•卑南遺址公園
    三千年前的卑南文化人會利用台灣玉將它做成身上各式各樣的裝飾品。到底台灣玉有何特殊魅力能獲得卑南文化人如此青睞呢?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並且利用傳統工具學學卑南文化人高超的穿洞技術。
    活動費用| 酌收材料費100元(另購門票)
    活動對象| 一般民眾 報名方式| 開館時間現場報名即可
  • 放假探索趣—寒假特別活動
    活動時間:2021/1/23∼2/10(三)開館日9:00-16:00•卑南遺址公園
    小朋友寒假哪裡去呢?卑南遺址公園的展示廳除了展示卑南遺址出土的寶貴文物外,還有很多好玩的3D照相與傳說故事哦,拿著我們特別設計的學習單展開一場自由探索的遊戲吧。
    活動費用| 門票費學生15元、成人30元
    活動對象| 國小學童、親子 報名方式| 開館時間現場報名即可
  • 環境教育外展課程【開放申請】
    活動時間:2020/11/1(日)∼12/31(四)
    史前館的環境教育課程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學員從歡樂中學習臺灣的自然生態、史前文化及南島文化。目前史前館開放環境教育外展課程服務,將有專責環境教育人員到校服務,讓學生在校即可體驗史前館的環境教育課程。場次有限,歡迎學校立即預約報名。
    報名|089-381166#561孫先生(環境教育推動小組)
  • 預約卑南遺址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遺址公園DIY體驗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10年01、02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