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聯合文學電子報】提供聯合文學優秀作家群:蔣勳、郝譽翔、成英姝、廖鴻基等的精彩文字,讓你一次展讀!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10/01 第45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博物館頻道
  「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策展心得

話題•話語

  全國首座地方催生的考古館,花蓮縣考古博物館上線啦!(上)

回想•迴響

  2020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哇!重新認識博物館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南科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博物館花絮

走讀卑南•風暴之子故事情境體驗營-親子版

  本次活動為文化部「走讀台灣」系列推廣,選用榮獲波隆那書展「詩類別」評審優選獎書籍<風暴之子>,同時也被評為中小學生精選讀刊。

  作家葛葉以卑南遺址考古資料為創作元素,以奇幻小說手法,帶領讀者進入一個虛實交錯的新石器時代社會,情境體驗設計為模擬文本故事情節,由扮演主要角色的人物帶領小獵人們完成各種挑戰,關卡內容有:取得物資、獵人考驗、生活技能、交換出擊等,最後用水跟玉石化為神聖力量,打倒遠古怪物「朽屍」,活動的高潮在擊退怪物的正義之戰下落幕,在閱讀小說的同時,也可以從體驗中啟發史前時期的更多想像。

文•圖/卑南遺址公園

 


 


 

  從史前人骨可以獲得哪些訊息與密碼呢?刻正於南科考古館展出的「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有兩大亮點,一是透過劇情影片重建史前生活的畫面,二是六個展區來述說生老病死的主軸。

  全國首座由地方催生的考古博物館,在花蓮誕生囉!花蓮縣考古博物館將縣內各地的史前遺址以及百年來考古學者的研究以生動親和的方式打造成展覽,與大家分享土地上三萬年前以來的故事。

  來博物館實習,如果有機會參與展場的教育活動及解說,將會是訓練自己面對不同群層遊客很棒的機會。帶小朋友學習,也是自己向小朋友學習的機會,透過實習的機會得到成長是最棒的事情。

 
 

「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策展心得

文•圖提供╱林秀嫚


「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展場入口

  南科考古館(以下簡稱南科館)於2021年7月3日至12月12日推出的特展「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一來是以「生之歌」短片的影音重建史前生活畫面,以及考古出土資料來呈現「生」與「逝」的相呼應;二來則是以「生而為人」、「成長的歷程」、「家與族」、「傷與病」、「與逝者告別」、「生命的延續」等六個展區來呈現生老病死的展示主軸。

  在這個特展中,南科館也推出了一系列活動,包括因應疫情緊張而生的線上開幕與線上展、骨科醫師與體質人類學家之間對話的「人骨診療室」、大湖文化石器製作、「生之歌」講座等等。其中,「人骨診療室」在於討論史前人骨的病變與現代人的疾病有何差異,而這些疾病又該如何保健與防護,其中又以退化性關節炎、重複性脫臼與骨折為主題。

詳全▲TOP

 
 

全國首座地方催生的考古館,花蓮縣考古博物館上線啦!(上)

文•圖/姚書宇


從研究者的書桌可一窺問題的思考過程

  2021年1月24日,花蓮縣考古博物館終於在萬眾期待之下揭牌開幕了。

  這座考古館的誕生,可說是一段愛與夢想的故事,集結了各方人士的努力,將考古學者們在過去百年光陰裡積累的研究成果,運用圖文、多媒體互動以及各種展示設計手法呈現在觀眾眼前,讓大家走進展廳之後,可以用視覺、觸覺與聽覺等,感受在這片土地下,從三萬年前以來所遺留下來的故事。

  筆者有幸參與這座考古館從醞釀到開館的過程,包含展示內容發想、文物選件與展示手法規劃等各個階段,並以考古學徒的身份在研究與展示設計之間嘗試取得平衡,從中也體會到知識轉譯的難度與重要性。本文將介紹花蓮考古館的展示內容,帶大家線上看展,下期則從參與策展規劃者的角度,說明與分享策展過程的心得與反思。

疑問、探尋、反思

  花蓮地區所調查與紀錄的史前遺址目前已超過155處,自2005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將遺址自古蹟獨立出來,主管機關便持續委請研究單位進行調查與研究工作,以期能釐清史前文化內涵與遺址分佈,進而落實遺址監管保護之責。

詳全文▲TOP

 

 

2020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哇!重新認識博物館

文•圖/洪志誼


「考古工具人」特展入口

  依稀記得剛升上大一時,班導請學姊來分享博物館暑期實習的經驗,鼓勵我們在暑假期間增進自我的實力,於是我決定來申請實習,碰巧申請上南科考古館,被安排到公共服務與展示教育部門。因為待在公共服務與展示教育部門,所以我大多時間不是和文物接觸,而是和一群人聚集一起,很像一個小型的社會觀察員,在博物館的角落看著觀眾彼此間可愛又好玩的互動。

  因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關係,剛好我實習期間活動舉辦得較少,所以早上通常會幫忙一些簡單的事務,許多「第一次」都在博物館完成。這讓我體會到,其實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並不是像我們想像中以為很輕鬆,反而非常忙碌。每個人要會的技能非常多,有時必須要去拍照,有時又要去幫忙修繕展廳(貼塑膠管)等等,在這過程中讓我學習到,很多事物在自己的人生中或許未曾接觸過,但你必須自己去嘗試,因為那是你的工作。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追蹤東部康樂本館與卑南遺址公園的消息請往這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追蹤南部南科考古館的消息請往這邊「南科考古館」
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來按讚!

 

特展:

  • 芭芭秧的普式生活:普悠瑪女性飲食文化特展
    時間:2021/8/13(五)∼2021/10/11(一)(周一休館)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多功能教室(臺東市文化公園路200號)
  • 海想聽,成功潮流生活特展
    時間:2019/11/1(五)∼2021/12/31(二)延展
    地點:臺東縣成功原住民文物館(台東縣成功鎮民富路43號)
  • 「歌,住著誰的青春?」太魯閣族音樂特展
    時間:2020/11/21 ∼ 2021/12/31( 週一至週六)9:00-17:00
    地點:
    花蓮縣萬榮鄉原住民文物館( 花蓮縣萬榮鄉萬榮村124 號)
  • 遠古的臺灣故事
  •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 崁頂布農家族系譜展──我的名字從何而來
    時間:2019/11/30(六)起
    地點:崁頂3062(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3鄰62號)
  • 歸途 Taluma' ─七腳川(Cikasuan)戰役110周年特展
    時間:2018/12/2(日)∼2022/12/31(四)(週日休館)延展
    地點:花蓮縣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1樓(花蓮縣壽豐鄉光榮一街26號)

》走讀臺灣

  • 走讀臺灣:這些地方•這些人這些事
    史前館以「這些地方•這些人這些事」為今年度走讀主題,透過遺址踏查、認識部落、主題講座、兒童故事體驗營、到校教學等,結合文本,帶大家認識各地夥伴在乎與創造的事。
    ※活動詳情請密切關注本館官網及臉書頁面 |活動報名
  • 走讀史前•追隨風暴之子的履跡
    活動時間:2021/10月•線上播放
    追隨著風暴之子的主人翁瓦利,走訪花東海岸及縱谷的史前遺址吧!地表可見的巨石、散落的陶器或石器,都是史前人群生活的印記,站在遺址上遙想3,000年前,人們奔馳狩獵生活日常的情景,隨著風聲而來的古老低吟。 文本《巨石,你好!》
  • 走讀Cafe•大豹社與七腳川社,隘勇線及餘族,現在與未來
    活動時間:2021/10/16(六)13:00-17:30
    地點:花蓮縣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花蓮縣壽豐鄉光榮一街26號)
    講者|高俊宏•與談│Halo Rengos胡政桂
    主持│Dungi Lunip何欣蓉•導覽│Kasuy Kacaw林騏良
    大豹社與七腳川社,在日本時代都經歷了重大傷亡與流離。一百年之後,隘勇線的過去串起了彼此,這一場對談,讓館員及七腳川族人帶著你看「歸途Taluma’-七腳川(Cikasuan)戰役110周年展覽」,讓藝術家帶著你進入以行動跟踏查慢慢拼湊起來的世界,了解大豹社餘族如何在當代串起家族的相連。 文本《橫斷記:臺灣山林戰爭、帝國與影像》、《拉流斗霸──尋找大豹社事件隘勇線與餘族》、《大豹社事件1900-1907》、《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七腳川事件》
    合作單位|花蓮縣壽豐鄉公所、花蓮縣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花蓮縣 壽豐鄉壽農社區發展協會、七腳川論談

》教育推廣 

  • 多元文化月:文化X體驗
    活動時間:2021/10/16(六)∼10/30(六)14:00-17:00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自然教室
    今年秋天,臺東縣外籍配偶協會的姐妹們將經由文化介紹帶領我們走讀一趟其母國的風土民情,並結合美食及手工藝動手做,邀請您和我們一起來體驗這多元文化。
    10/16中國組•10/23越南組•10/30泰國組
    活動費用| 酌收材料費100元 |網上報名
    教師請逕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報名。 活動洽詢| (089)381166#592、523
  • 走進遺址•畫從前
    活動時間:2021/10/23(六)9:00-12:00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
    過去一年疫情肆虐,卻教我們重新想像博物館的功能。偌大的遺址公園讓社交距離不是問題,豐富的戶外展示使五感甦醒,神秘的石柱要如何搬動?以前的人住在怎樣的房子裡?藉由實景寫生連結古今,運用五感觀察將遺址上的自然生態、人造建物描繪紙上,創作獨具特色的作品。想像力就是你的創造力,跟著畫家老師繪出美麗的遺址公園。完成作品的小朋友有機會獲得限量紀念品喔!
    活動費用| 酌收材料費50元 |活動對象| 國小學童、親子,限30人
    網上報名| 活動洽詢| (089)233466#211謝小姐
  • 戶外園區植物導覽
    活動時間:2021/10/16、10/30(六)15:30-16:30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
    卑南遺址公園地下部出土史前文物很精彩,地上部的臺灣原生植物也不遑多讓,在週末的午後隨著導覽員輕鬆戶外走走,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交個朋友。
    活動費用| 免費 |活動對象| 一般民眾,每場限20人
    活動報名| 展示廳前集合即可
  • 110年度史前館環境教育課程服務
    活動時間:2021/1/1(五)∼2021/12/31(五)
    史前館的環境教育課程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學員從歡樂中學習臺灣的自然生態、史前文化及南島文化。康樂本館自109年起進行展示更新工程,現階段休館中,將環境教育課程經由專業的設計及轉化成外展課程,將博物館帶到學校內。課程涵蓋:
    ◆家在哪裡 ◆搭乘時光機 -史前辦桌「器」 ◆小小考古學家 -「海」是很愛你 ◆小小人類學家 -你「視」原鄉島

    卑南遺址公園結合史前遺址現址、戶外自然空間以及展示廳,發展出多套環境教育課程等著你來探索,課程涵蓋:
    ◆穿越時空話卑南 ◆食事變!變!變! ◆尋找國家寶藏 ◆新角度看世界

    詳情查詢│預約洽詢│ (089)381166#561 孫先生(本館環境教育推動小組)(089)233466#210 張小姐(公園環境教育推動小組)

 》南科考古館

  • 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
    活動時間:2021/7/3( 五) ∼ 2021/12/12( 一)
    地點:南科考古館二樓特展廳

 》卑南遺址公園 

  • 環境教育外展課程【開放申請】
    活動時間:2020/11/1(日)∼12/31(四)
    「在旅行時意外受困在卑南遺址公園展示館的我,遇見了一個名為瓦利的小男孩幽靈,他希望我幫助他找到幾個出土文物,那些文物蘊含著他與族人們的記憶,而記憶可以帶他回到一個叫『海境部落』的地方,但那些出土文物似乎都被研究人員鎖在保險箱內了,該怎麼辦才好呢?」卑南遺址公園限定《風暴之子》實境解謎活動,等你來破解!
    活動費用│酌收材料費200元(附解謎包,另購門票,破關後可獲得特製紀念品)
    活動對象│親子、一般民眾 報名方式│現場報名即可
  • 預約卑南遺址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遺址公園DIY體驗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10年09、010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