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上班族e周刊】不但有職場求生法則,更幫你補強不可不知的勞工權益,讓你成為內外兼修的快樂上班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0/01 第54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第548期
編輯語
解讀岩石就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臺灣2億5000萬年以來的地質演化史,透過多樣的岩石,可以看到臺灣多變的地形源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碰撞作用,形成了山脈、火山、丘陵、台地、平原、盆地與河流。人們身處在各式自然地景,漸漸形成不同群體的營生方式與豐富的文化。認識臺灣的岩石,就是認識臺灣在地球上獨特的故事。

看到孩子眼睛發光的那一刻,應該也是讓大人深感開心的時刻。史前館在文化部「臺灣文化內容再開發計畫」經費支持下,以過去曾舉辦的兒童考古營隊基礎,繼續深化成更具規模的活動於花東兩地展開。參加考古營隊,所帶來的學習力不只是認識考古而已,而是認識如何跟這個世界的自然環境、人為歷史互動,更珍惜自己家鄉的點點滴滴。

博物館製作展覽時最怕沒有可以說故事的展品,因此一個好的主題也需要商借、尋覓或者委託製作適合的展件。「海上人」這檔展覽於策畫階段時,為了尋覓船隻模型傷透腦筋,最後找到最棒的展件,讓參觀的孩子眼睛閃亮。輪機長的船隻模型不只與他一輩子鍾愛的事業以及個人發展出來的喜好有關,也告訴我們一段臺灣的時代故事。

 
從岩石記錄看臺灣島的大地舞台秀
文•圖提供/楊小青
曾經有一句廣告詞「有人用筆寫日記,有人用歲月寫日記,而我用KONICA寫日記。」這是一個數位相機初登場的1990年代,傳統相機的底片商述說該公司出產的底片可以讓相機記錄生活的便利性。我們居住的地球形成於46億年前,伴隨地球內部熱量平衡運動,... ...詳全文》
 
打開孩子的視野─記2025年臺灣文化內容再開發計畫(2)「考古偵探養成術」(上)
文•圖/姚書宇
今年夏天,史前館在文化部「臺灣文化內容再開發計畫」經費支持下,與花蓮「抱抱熊學堂」以及臺東「孩子的書屋」一起合辦「考古偵探養成術」考古營隊。此營隊希望陪伴孩子們一起認識考古,並且培養孩子們成為具耐心、細心、想像力與行動力又能觀察與理解土地故... ...詳全文》
 
海上船藝三十五年—船模型達人陳坤南輪機長(上)
文•圖提供/呂憶君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臺灣社會的快速變遷,原住民在遠洋漁業領域的貢獻經常被世人所忽視。1960年代開始,臺灣經濟起飛時,許多原住民離開家鄉,前往都市邊緣尋求生計。至1980年代已成為臺灣漁業的主力,其中,來自花蓮和臺東的阿... ...詳全文》
 
搶先報
「當代轉・動── 北區原文館聯合策展行動 2.0」巡迴展
時間:2025/10/03(五)∼2026/02/22(日) 地點:康樂本館第一特展室 ...詳全文》
聖堂光影-白冷會傅義修士花東現代教堂建築展
https://event.cu
時間:2025/03/18(二)∼2025/10/12(日) 地點:康樂本館第二特展 ...詳全文》
「發現第一人巡迴展—臺南站」特展
時間:2025/03/25(二)∼2025/10/19(日) 地點:南科考古館2樓特展廳 ...詳全文》
 
 
訊息公告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