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udn保險週報】透過新聞與保險個案,瞭解人生存在風險,與面對風險下,個人如何從保險中得到適切保障。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08/01第58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台】 也許你爬山也愛山,但你可知道台灣的山林裡,曾有過這樣一段故事……
【新書搶先報】 《記憶砌成的石階──翻越關門,布農丹社歸鄉路》
《成為真正的人》
【搶鮮報】
【馬路消息】 我們要徵文



登山運動興起多年,無論男女老少都開始往山裡跑,但真正懂山、又能將山中故事帶回到平地的人,少之又少。這之中有位年輕山岳攝影師,雪羊,遠從八年前便開始在網路上書寫山岳文化,直至今日已累積十多萬名死忠讀者。這位不下廣告、老寫長文又自我要求極高的山岳報導者,終於寫出了令他滿意的作品《記憶砌成的石階》作為個人第一本著作。
2022年,雪羊跟著一群布農族人從花蓮徒步往返南投丹大,隨行紀錄這趟原住民為了親身到達祖先過去曾居住的地方而翻越中央山脈的「回家之路」,如今的新書便是這趟路途的一項詳實紀錄。透過雪羊的視角,讀者將感受到那一路上族人艱辛與感動交織的情緒,誠摯邀請大家一同進入雪羊用鏡頭與文字砌成的台灣山旅故事,看看布農族人如何走入山中、成為真正的人。
而在《成為真正的人》這部以1945年的「三叉山事件」(台灣少見的空難+山難)為基底,柔情繾綣又波瀾狀闊、氣勢滂?的小說,不僅囊括2022香港紅樓夢獎及聯合報文學大獎等各重要獎項,也為我們動人揭示:這世上沒有英雄,只有找回尊嚴的人。

 

Top
.




購書去→


一段布農族丹社群踏上石階、重返故土,
以「回家」為目標的山旅故事。

 


─── 繚繞林間兩百年的布農古調,水鹿主宰的世界 ───

▍14萬人追蹤,超人氣山岳攝影師「雪羊」的深度隨行報導。▍

 


我們在攀上與下降之間,仔細尋找任何可能的延伸路徑。
因為古道在這裡既破碎又模糊,一不注意就會跟丟迷途,
誤闖水鹿闢出的崎嶇獸徑……

▍他們不諳當代登山,沒有全套專業配備,
▍甚至有人第一次縱走,卻仍花了十天翻越中央山脈。
▍那條清代留下的路,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關門古道。
▍那群人,是最接近中央山脈核心的布農族:丹社群。

2022年,人氣山岳攝影師雪羊跟著一群布農青年,循著祖先因日本人「集團移住政策」而遷徙的腳印,從花蓮馬遠部落徒步跋涉,回到南投丹大的老家。負重近30公斤,最高爬上海拔2,960公尺的中央山脈主脊,他以見證者的身分,詳實記錄這趟「回家行動」,重現Bunun的態度與生活,以及族人如何在漫長的回家路程中,成為真正的人。

只有模糊的痕跡、沒有布條可依循,他們走在老人家曾經走過的路,上攀、下切,抱著倒塌的腐朽巨木攀爬而行,底下是萬丈深淵。當抵達老人家口中的「那邊」,象徵鄉愁的祖居地時,整座山林只聽得見族語的祭告,與悠悠唱出的古調。

過去,他們被迫離開自己的家;不友善的狩獵政策下,有的族人為了守法打破禁忌,有的為了禁忌對抗政策。時至今日,尚有族人駐守街頭,為爭取文化自主權、完整的「傳統領域」請命。這趟回家路,是精神、文化、記憶的傳承,在雪羊的深度報導下,以動人且具原始之美的樣貌呈現在讀者眼前,並從生態環境、體制、文化面向探討存續議題,讓真實的原住民故事被更多人看見。

詹偉雄(文化評論人)、甘耀明(作家)、梁玉芳(台大新聞所兼任副教授、願景工程基金會總監)__專文作序

Joeman(百萬YouTuber)、巴奈(歌手、倡議者)、伍元和(台灣山徑古道協會理事長)、阿果 呂忠翰(世界公民兼探險家)、那布(內本鹿文史工作者)、林華慶(林務局局長)、胡子(百萬YouTuber)、徐如林(古道文學作家)、張元植(登山家)、麥覺明(山岳紀錄片導演)、陳德政(作家)、郭熊 郭彥仁(《走進布農的山》作者)、劉克襄(作家)、蔡及文(登山補給站站長)__各界聯合推薦


作者簡介:
雪羊(黃鈺翔)
台大森林系學士,台大新聞所碩士畢。2015年開始經營「雪羊視界」Facebook粉絲專頁,至今(2023年)有超過14萬名追蹤者,是台灣最為人知的山岳攝影師暨網路作家之一。從2013年首次登上玉山開始,登山生涯將屆十年,視野涵括99座百岳、許多中級山與海外高峰;長期關注山林政策,致力登山教育,也常為不平之事發聲。
期許自己成為一位稱職的山岳報導者,讓更多台灣人建立與自然的連結,一起守護山林、珍惜文化與環境。
2023年參與橘子關懷基金會「前進十四峰|大夢計劃」,前往位於尼泊爾的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峰」,並擔任隨行記錄者。

 



 

Top


購書去→


榮獲2022香港紅樓夢獎;2022聯合報文學大獎;
2022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首獎;2021 Openbook好書獎


 


甘耀明2021年灼人小說。
台灣文壇首部以1945年「三叉山事件」史實為基底,
繾綣又磅礡的動人小說。

 


他緊緊抱他,越抱越緊,那個老是開玩笑叫他砂糖天婦羅的哥哥、那個只接得到他棒球的捕手、那個睡在同張榻榻米上猛打呼的豬隊友……那個在都市被罵番人而挺身擋刀的室友、那個右臂提供他作畫的傻子,記憶跟得緊,蹭著心坎,哈魯牧特知道再不抱下去就沒了,於是他深呼口氣,緊緊再抱下去,他不曾這樣親密擁抱,直到失去海努南與對方的呼吸。
──節錄自第三章〈轟炸機、月鏡湖、鹿王,以及豹眸中的哈魯牧特〉

甘耀明以一九四五年真實發生的「三叉山事件」(台灣少見的空難+山難)為基底,柔情繾綣又波瀾壯闊地述說:

一個被箋封化灰燼、無人知曉的灼人愛戀,那是一部懺情、表白、告解之書;
一段驚心動魄的高山救援,那是一個與天、與地、與時間拚博的艱困任務。

海拔3000多公尺的惡地高山,颱風肆虐、尖銳冰雹轟炸、失溫使人瘋魔,救援隊命懸一線,人人逼近獸。
哈魯牧特是救援隊的唯一倖存者,經歷欲望漩渦與內在糾葛絞纏,當他從人間地獄返回,身上背負多名幽靈的他,攜回的是身為一個人的價值。


作者簡介:
甘耀明
目前專事寫作,小說出版《神秘列車》、《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殺鬼》、《喪禮上的故事》、《邦查女孩》、《冬將軍來的夏天》,與李崇建合著《對話的力量》、《閱讀深動力》、《薩提爾的守護之心》等教育書。著作曾獲臺北國際書展大獎、開卷年度十大好書獎、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金鼎獎、香港紅樓夢獎決審團獎、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獎。

 

Top
Top

我們徵求書籍的出版稿件→ aquarius@udngroup.com,郵寄的稿件,若需退稿,請附上回郵信封。

Top
---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