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書名:台灣是座氣象博物館
作者:俞川心
出版:果實
價格:350元
頁數:136頁
購書資訊:博客來
簡介:
台灣雖然是個小地方,但因地勢陡峻複雜,位置特殊,因此孕育出千變萬化的氣候景觀。從平地的熱帶、山間的溫帶,一直到高山頂上的寒帶,台灣中高低緯度所有的氣候皆兼具;而從高溫潮濕的雨林到寸草不生的沙漠,台灣一樣也都有。台灣雖小,但世界各種的氣候現象皆包含其中,堪稱是座氣象博物館!
相關推薦閱讀: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台灣客家地圖
.台灣茶
.台灣百年糖紀
.台灣番薯文化誌
.台灣棒球一百年
|
|
系列十二之六
雷陣雨是大地的清潔工-西半部地區(上)
轟隆雷響,倏地一場大雨想躲都躲不及,滿身水滴頓時淋成了落湯雞,這就是夏季雷陣雨的最佳寫照。夏季雷陣雨是台灣西半部地區特有的天氣現象。產生的原因是由於夏季,台灣地區盛行西南氣流,碰到南北走向的中央山脈,氣流沿著山脈上升,再加上午後增溫,對流旺盛,往往在中央山脈的西側產生對流雲,氣溫繼續上升,對流雲向上擴散為積雨雲,最後就會有雷陣雨發生。由於夏季雷陣雨絕大部份是在午後生成、發展、消散,與鋒面雷雨特性完全不同,所以一般稱為午後雷雨,俗稱「西北雨」。
 |
在這張紅外線衛星雲圖中,籠罩在深紫色的範圍內,就代表那些地區空氣對流旺盛,極有可能正下著雷電交加的雷陣雨。 |
西北雨來得快去得也快,下雨的雨滴很大,下雨時間約一至二小時,雨量可達每小時二十至七十公釐不等,因為雨來得太快、太猛,當每小時有五十公釐的雨量時,往往使得都會區因排水不良造成短暫的淹水。另外雷雨中常伴隨著閃電及雷聲,也常會傷及人畜及台電的精密儀器。因此,台電公司在全台各地裝設八處雷電觀測儀器,觀測雷雨期間各地落雷分布,供台電公司及各精密儀器工廠防範落雷之用。
台灣西半部雷陣雨的發生從最北的基隆到最南的屏東,依各個地區每日增溫的速度及當地空氣的穩定度不同,發生的時間也有差異。屏東有所謂的「下班雨」,表示屏東的午後雷陣雨大多自午後開始發展,成長到下午五點鐘,地面氣溫開始下降,雷雨也發展到成熟階段,往往就在各機關下班、學校放學時開始下雨。
午後雷雨還有一特性,下雨時間會逐漸提前或落後,有此現象發生時就表示該地區午後雷雨的天氣狀態有結束的趨勢。至於台灣的東半部地區則少有午後雷雨,主要原因是西南氣流越過中央山脈後,氣流下沈,有增溫現象,雲層只會消散,不容易發展,故少有午後雷雨發生。相反的卻常有焚風現象出現,尤其在台東市和大武之間。
雷雨除帶來大雨外,還伴隨有閃電及電擊,是夏天對民眾最大的危害,每年都有遭雷電擊中的案例發生。二○○一年九月二十六日下午,某公司老闆在桃園龍潭高爾夫球場打球揮桿時,突遭電擊當場死亡,全場球友均驚駭莫名。同日龍潭工業區內亦有民宅遭到雷擊,電表箱因此起火,整排住戶電力中斷,真是印證了「天雷勾動地火」的危險性。雷擊、閃電傷人不僅是單獨事件,也曾經有群體遭受其害。二○○一年七月政治作戰學校學生到左營海軍陸戰隊受訓,遇到雷雨,當受訓人經過大樹時突遭雷擊,雷電傳導到地面反擊到受訓學生,造成有一、二十人昏倒。這個事件實實在在的說明,遇到雷雨時,千萬別往大樹下跑,以免發生不測。
 |
 |
雷陣雨中常伴隨著閃電,這張落在法國艾菲爾鐵塔的閃電圖片,提醒我們在閃電發生時,必須要遠離高塔、樹木等,以免被閃電擊中。 |
當有閃電發生時,應盡量避免從事戶外活動,以免危及安全。圖中的閃電攝於二○○三年第十一屆世界青少棒決賽當日,但因開賽前雷雨交加,為了顧及球員安全,於是延後比賽行程。 |
台灣西半部地區夏季午後雷雨頻繁,每年都有遭雷擊中的案例,有高達三分之一的死亡率,而倖存者也通常會出現神經症狀,聽力平衡問題。所以在雷雨中從事戶外活動諸如農事、登山健行、露營、釣魚、高爾夫球運動等都是可能被落雷擊中的高危險群,所以應注意天氣動態,遇到雷雨就應停止活動以策安全。…待續
(本電子報內容摘自俞川心著「台灣是座氣象博物館」一書,果實出版,每週三出刊,共分12期刊載)
--------------------------------------------
感謝您訂閱「書集電子報」。若是喜愛此書,請給予作者與出版社更多支持,可【線上訂購】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