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書名:台灣是座氣象博物館
作者:俞川心
出版:果實
價格:350元
購書資訊:博客來
簡介:
台灣雖然是個小地方,但因地勢陡峻複雜,位置特殊,因此孕育出千變萬化的氣候景觀。從平地的熱帶、山間的溫帶,一直到高山頂上的寒帶,台灣中高低緯度所有的氣候皆兼具;而從高溫潮濕的雨林到寸草不生的沙漠,台灣一樣也都有。台灣雖小,但世界各種的氣候現象皆包含其中,堪稱是座氣象博物館!
相關推薦閱讀: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台灣客家地圖
.台灣茶
.台灣百年糖紀
.台灣番薯文化誌
.台灣棒球一百年
|
|
系列十二之十
認識各式各樣的天氣圖(下)
(3)探空圖
探空圖屬於高空天氣圖的一種,利用探空觀測資料繪製成曲線圖,可以計算大氣空氣柱的穩定程度、雲低及雲頂高度、厚度、亂流的高度及強度、結冰高度及凝結尾的高度和厚度。探空圖在航空氣象學上是不可缺少的圖表,因為這些都足以危害到飛航安全,所以航空公司及飛行員非常重視這些探空資料。
(4)數值預報天氣圖
利用現代電腦的快速運算能力,將大氣中的水氣、風場、氣溫等變化過程,根據流動力學、空氣動力學、熱力學、科氏力等原理,將未來一天至七天的天氣變化用數學原理來運算大氣的物理變化,並依據已知條件,如某日某時的氣壓、溫度、風向、風速等,來解出這一方程式,得出天氣的具體未來變化情況,以此繪製成的天氣圖,稱為「數值預報」天氣圖,因為它沒有受到人為主觀的影響,所以又稱為「客觀預報」,是近代氣象人員對未來天氣預報主要依據的天氣圖。譬如大家最常聽到的是颱風路徑的預報,其中有美軍的預報路徑、日本的預報路徑、及中央氣象局的預報路徑等。為什麼用數學的方法去運算颱風的路徑,會產生這些不同的結果?主要是輸進電腦資料的參數及解析度不同,所以會運算出不同的結果,至於最後颱風究竟會走哪一條路徑,仍需氣象預報員根據最新的相關氣象資料做研判後,再正式對外發布。
(5)氣象雷達圖
 |
氣象雷達圖是利用雷達發射的電波,在遇到雲、雨、颱風等天氣現象產生回波,把它們的位置、移動方向、強度等記錄下來。圖中顏色顯示橘色及黃色的區域,就是雷達回波較為強烈的地區。 |
氣象雷達圖是利用雷達所發射的電波,在遇到雲、雨、雪、雹、颱風等天氣現象產生回波,把它們的位置、距離、移動方向、高度及強度記錄下來。基本上這些都是觀測資料,而非預報資料,仍須經由氣象人員,根據天氣圖及其他氣象資料來研判分析,但它已經是目前天氣預報時的重要參考依據。台灣目前有六座氣象雷達觀測站,可以將台灣近海四百五十公里的特殊強烈降水作隨時監控。是天氣守視最佳的氣象儀器。
(6)氣象衛星雲圖
氣象衛星是從太空中看地球,所觀測的範圍比雷達更加廣泛。尤其在廣大的海洋上,沒有地面氣象觀測站,氣象衛星就成為最可靠的觀測儀器。
氣象衛星是利用可見光、紅外線及水汽頻道三種波段來觀測。可見光是利用物體表面對光線的反射率來觀測,就好像照相機一樣,有光線才能看到雲的散布覆蓋情形,所以到了夜晚就無法觀測;紅外線是利用物體輻射程度,也就是雲的溫度來判斷雲的發展。而水汽頻道是利用水汽輻射吸收最顯著的原理,分析大氣層中水汽分布狀況。
 |
氣象衛星雲圖紅外線雲圖:紅外線雲圖是我們最常見的衛星雲圖,它是利用物體輻射程度來進行觀測。一般常見的紅外線雲圖有上列三種,自左而右,分別是黑白、彩色及色調強化的紅外線衛星雲圖。 |
現在的同步氣象衛星,可以二十四小時不斷的將觀測資料送回到地球,在廣大洋面上,氣象衛星已是觀測颱風最重要的儀器。凡是海洋上有熱帶低氣壓或颱風生成時,它就像千里眼般地進行隨時監視,絕對不會漏掉。因此成為氣象人員作預報時,最重要的依據。
宋代詩人蘇東坡有句名言,用在氣象觀測上非常貼切,他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只緣身在大氣中,卻不識大氣真面目。現在只有靠各種氣象觀測儀器去觀測才能瞭解它,也才能準確的預報天氣。
(本電子報內容摘自俞川心著「台灣是座氣象博物館」一書,果實出版,每週三出刊,共分12期刊載)
--------------------------------------------
感謝您訂閱「書集電子報」。若是喜愛此書,請給予作者與出版社更多支持,可【線上訂購】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