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女性的福音!【Woman’s女性常春】提供最流行的美容醫學、時令保養、食補及生活紓壓等資訊,讓您隨時擁有窈窕與健康。 調皮的 動人的 趣味的圖畫在這裡跟你說Hi 【PEGGY幸福遊戲】帶領你在插畫世界中遨遊玩耍盡情遊戲
書集電子報首頁 免費電子報 本書簡介 訂閱/退訂
劍橋插圖中國史: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文明奧秘
直接訂閱:

書名:劍橋插圖中國史
作者:伊佩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
譯者:趙世瑜、趙世玲、張宏艷
出版:果實
價格:特價499元
頁數:340頁
購書資訊博客來

簡介
本書由美國著名的漢學家伊佩霞 ( Patricia Buckley Ebrey ) 撰寫,闡釋了八千年以來的中國文明史──從史前時代到儒學、佛教的興起,從王朝帝國到現代共產主義國家。其中探討了中華文明形成的諸多基本問題,涵蓋了中國歷史上的藝術、文化、經濟、社會、對婦女的態度等各個方面。尤其側重考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及其對普通人民生活的影響。

相關推薦閱讀:
劍橋哲學辭典
劍橋音樂入門


系列十二之四

滿族與帝國主義:一六四四年至一九○○年的清朝

文化與社會

在清朝統治時期,中國文化趨向保守,這一複雜的現象有著哲學的、政治的、社會的甚至可能是經濟上的根源。在晚明和滿族征服時的社會秩序崩解似乎以無可辯駁的證據,說明了在晚明時出現的更為開放和更具流動性的社會正存在著極大的危險性。由於人口的增長超過了資源的增長(不僅是在農民的層次上,而且也在文化精英的層次上,因為科舉的名額是固定的),社會變得更具競爭性。那些感到其地位受到危害的人,就傾向於採取強硬措施迫使民眾接受那些舊的、以等級結構為核心的道德原則和社會規範。這種向保守轉向的推動力來自中國社會的內部,但滿族統治者並不反對這一點,因為他們自身也傾向於塑造一種更富訓誡性的社會風貌,很樂於看到人們把明朝譴責為一個衰世或認為沒有明朝,這世界將會更美好。

清代旌表節婦的牌坊在全國比比皆是,本圖展示的是某些至今還矗立在安徽省歙縣的貞節牌坊。

這個保守的轉變以許多方式得到證明。針對被認為是不正常的行為如同性戀的法律變得更嚴酷了。許多文人轉而反對戲曲小說,認為它們具有社會顛覆性,太過放肆了。官方頻發命令,禁止創作小說戲曲並讓戲院關門。很有名的錢大昕竟然譴責本國的小說是儒學正統的主要威脅。對婦女貞節的關注達到了歷史上的頂峰,有案可稽的、其拒絕再嫁的節婦數量令人驚訝地上升,訂了婚的少女即使其未婚夫在與他見面之前就死了,她也將成為「寡婦」度過餘生。比如說,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記錄的節婦,宋代有四人,明代有九十五人,在清代中葉則達到二○三人。為節婦建造旌表牌坊的活動已經失去控制,以至一八二七年政府不得不下令只能修建集體的牌坊。一八四三年,又規定只有那些走極端自殺的寡婦才應以牌坊旌表。文人競相關注女人在家庭和社區中的美德,而且也採取實際措施鼓勵寡婦守節,比如為那些貧窮的寡婦建立公室(男子是嚴格限制去那裡的)。

這些嚴格苛刻的為社會所接受的行為,與思想界的發展趨勢有關。許多儒家學者總結說,明亡是道德鬆弛的結果。他們認為,王陽明及其信徒由於倡導自發性道德和情感,破壞了對責任的承諾;又因為文人放棄了指導倫理的責任,所以百姓失去了對權威的尊敬。這些學者重申朱熹的學說,強調存在於個人之外的客觀標準,認為這是對付道德鬆弛的辦法。

隨著清朝社會的發展,對規範和確定性的尋求使某些學者轉而注意起那些早而又早的文獻。許多儒生轉向漢代的注本,認為這些文獻能使他們對經典的理解免受佛教和道教思想的污染。有些人則全神貫注於對古代文獻的文本分析,試圖區分哪些是真正的古代文獻,哪些是後來的添加。比如閻若璩編了一部四書地名的索引,以此證明古文《尚書》是偽造的。這樣的「證據」研究,要求進入大藏書樓,因此這項研究成為富庶的長江下游地區學者的專長,因為這裡重視書院和私人藏書樓的建設。即使在藝術世界裡,重新獲得和收藏過去的佳作也成為大畫家和大書法家最關心的事,收集碑拓也成為熱門,為此清代學者辛勤複製了漢代碑拓上的書法。

畫家朱耷(亦稱八大山人,約一六一六∼一七○年年)是明宗室,他拒絕與清政府合作,發展了一種具有高度表現力的繪畫風格,運用了大量稀疏而濕潤的筆觸。本頁插圖取自一六九四年他為朋友畫的一本二十二張的畫冊。畫上題道:「竟作一日談,胸懷若雄雌。黃金並白日,都負五坊兒。」。

清代文化變得全面保守並未阻滯許多傑出個人的創造性發明。在明清鼎革之際,一些最敏銳的心靈仍為中國的危機尋找體制基礎。一位很投入的明朝遺民黃宗羲重新考慮了政治秩序的許多基本原則,得出結論說,有些問題是小的,像對宦官的監督不夠等,但更多的都是大問題,像皇帝的權力太大。同樣敏銳的還有顧炎武對問題的政治分析和歷史分析,顧氏遍歷華北,對諸如金融業、礦業和農業等經濟問題進行過調查和研究。即使是那些非常保守的文人圈子裡的人,也以個人的身分向非傳統觀念開放,比如十八世紀的詩人袁枚與當時的大古典學者和文獻學者有共同語言,但仍情願冒著被責難的危險,收學他作詩的女學生。還有更有力的證據說明,中華文明的成長不是非常剛性的,因為深具創造性的成長是世界文學傑作之一──小說《紅樓夢》於十八世紀末的出現。

也許正是在告別傳統、甚至是培養怪癖的繪畫世界裡,才存在著最大的繁榮空間。在明清易代之際,均為明遠房宗室的朱耷和石濤都以佛僧的面目了其一生,以避免與新的朝廷發生關係。在滿人奪取皇位之後,朱耷決心不再說話,他的有關鳥、魚、岩石、山峰的畫,給人一種瘋狂的感覺,另外他還把創作能量明顯地傳送給那些在他遊歷全國時與他相遇的人。石濤好交際,但在他的畫中並不缺少表現力。在十八世紀,石濤的風格激勵了許多最好的個人主義畫家,這些人通常被稱之為「揚州八怪」。

(本電子報內容摘自伊佩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著《劍橋插圖中國史》一書,果實出版,每週三出刊,共分12期刊載)

--------------------------------------------

感謝您訂閱「書集電子報」。若是喜愛此書,請給予作者與出版社更多支持,可【線上訂購】本書。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有料充電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money | stars | job | data |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