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十二之七
人生,可以重新想像(中)
被人誣陷的深思與反省
有一次,我接受《風尚》雜誌採訪,主題是我的工作與寫作,當時我已經在《突破》和《管理》雜誌寫文章。《風尚》記者急著要一張我在西雅圖Campus拍的照片,而我剛好下南部辦研討會,沒有手機的年代,記者只能打電話到公司留言。
這通電話讓一位新來的公關經理勃然大怒,加在我頭上的罪名是「沒有經過公司同意而接受外面採訪」;對《風尚》,則宣稱公司規定不能提供私人照片,又以高壓姿態脅迫對方「撤掉稿子」、「不然就告你」。後來我又從同事口中聽到他加諸我的一串負面批評,如「Eric憑什麼被採訪?」這使我非常錯愕,「這種事需要報備嗎?」我自問。
以我和老闆工作的默契,我知道大可不必,我談的是個人的事,而且在下班時間;但站在企業立場,也許報備是應該的。然而重點是,這個事件突顯了微軟在走向制度化過程中,隨時都可能發生「昨天可以,今天不行」的衝突。
《風尚》沒想到會引發這麼大的風波,於是在文章刊登的同時,也知會了我的老闆這件事。
老闆把我和公關經理叫進辦公室,將事情說清楚。但公關經理的說辭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可以說是和事實完全顛倒。他辯稱自己並沒有對《風尚》「勃然大怒」,只是「禮貌的陳述」,又指說是我主動找《風尚》來採訪我,而非《風尚》找我,但無論如何,他一直在協助我處理好整件事。
工作以來我第一次碰到這樣的人,當場氣到無法和他對質,不知如何反應,只好憤而離開辦公室,七點就收拾書包走人,那是我進微軟以來第一次準時下班。
「你不應該走掉,」事後老闆對我說,「你不在場,我如何公正評述這件事?」
一個月之後,這名公關經理就因為在外說老闆的壞話而被解雇,大家終於了解她的態度和精神確實有點問題。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對和我一起打拼多年的主管,已經有了很深的誤解,我原以為他會毫不遲疑的挺我,沒想到他卻偏坦「外人」,在我看來,根本沒有是非觀念。
「始作俑者」《風尚》的立場,也未必站在我這邊,他們希望的是不要得罪任何一個人,圖的是一個事緩則圓。
至於那位轉述公關經理對我的批評的同事,也沒有出面作證,「我沒聽到,」他對老闆說,但是私底下對同事的說法則是:「公關經理真差勁,他不但傷害了吳若權,也傷害了微軟。」…待續
(本電子報內容摘自吳若權著《其實,我這麼努力-吳若權的精采履歷》一書,天下文化出版,每週四出刊,共分12期刊載)
--------------------------------------------
.更多訊息請參考天下文化所製作:「其實,我這麼努力」專題
感謝您訂閱「書集電子報」。若是喜愛此書,請給予作者與出版社更多鼓勵,可【線上訂購】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