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十二之十
重新定義工作(下)
打破「職務」的概念;打開「自我」的限制
有人羨慕我早早退休,不用西裝革履出門上班,有人發現我更忙,不太同意我的「退休論」,把我被歸類為「多職人」。
「多元能力」已成為教育訓練重點,「多職人」或SOHO則是上班族的目標,但是主流社會對於他們顯然還是心存疑慮;「多職人」或SOHO族也未必能衡量好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多半工作過度到無法負荷,紛紛鎩羽而歸,寧可選擇再回到職場,回到企業的懷抱。
很多人為了對自由的嚮往而離開職場,脫離公司束縛,成為SOHO族或者多職人,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個新的角色無所謂上下班之分,所以更需要自律,更需要嚴格鞭策自己,否則將一事無成。
若是想要得到自由,不應該選擇做SOHO,真正最自由的工作反而是朝九晚五的公務員。
像我的一個公務員朋友,為了看起來忙碌,把其實可以壓縮在一小時內做完的工作,分散到八小時。他每天八點上班、十一點多吃中飯,四點開始準備下班,下班以後的時間完全屬於自己。他對我說:「不能把事情集中在一定的時間完成,否則會被看出我的工作太清閒。」
我怎麼看待自己呢?我曾經追求過「快樂多職人」的工作形式與成就,但我也不會單純將界定自己為「多職人」。因為,我把「職」的概念打破了,「職」不是一間辦公室、一張桌子、一個頭銜或一張名片。無論我做多少事,我的工作歸納起來只有「一」件事,我唯「一」的工作,就是以不同形式呈現的:問題的觀察、分析、整理、建議以及分享。
我為自己工作,工作像一場認真的遊戲,我從工作中得到了快樂與自由,一種移動的自由,以及助人的快樂。
與你分享:SOHO族的條件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條件成為SOHO族,做一隻自由自在的跳蚤。
首先你必須是個稱職、勝任、負責而且快樂的職員,而且人際關係相當不錯,「人脈存摺」裡有一定的積蓄,「一技之長」和「滿腔熱忱」不可或缺,除此之外,還要有成本概念。
你也必須問自己,「我是一個自律的人嗎?」由他律轉為自律,這是一個難過的關卡。
千萬不要相信「從此自由快樂」的神話,如果你不曾快樂的上班,負責任的工作,換一個身份當SOHO,也可能一樣的不快樂,不負責任,而且承受更大的壓力。
當你確定變身為SOHO,則要有「比上班更辛苦」以及「花更多時間」的心理準備,你會因為害怕case有一搭沒一搭而不敢把工作往外推。結果一週七天,一天十二小時埋頭苦幹,比上班更加辛苦,但沒有case的時候,週休七天,無可奈何。
你也必須經常進修,學習新知,和社會保持一定的互動,否則一個人關在工作室裡,很快就會變成一隻落伍的「井底之蛙」,失去跳躍的能力。
健康要撐得住,責任要扛得起,壓力要放得下,通過這「SOHO三要」的考驗,才能實現SOHO族在工作中玩樂,在玩樂中也工作的終極夢想。
(本電子報內容摘自吳若權著《其實,我這麼努力-吳若權的精采履歷》一書,天下文化出版,每週四出刊,共分12期刊載)
--------------------------------------------
.更多訊息請參考天下文化所製作:「其實,我這麼努力」專題
感謝您訂閱「書集電子報」。若是喜愛此書,請給予作者與出版社更多鼓勵,可【線上訂購】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