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十二之十一
擁有幫助他人的心靈
擁有服務人群的心靈,能以客人的滿意、快樂為最高成就,那麼你的快樂指數將無與倫比!
雖然,我不是專業影評人,也不是環球影片公司的代言人,還是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推介一部舊電影──一九九八年出品,由知名影星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主演的「心靈點滴」(Patch Adams)。
這部片描述一位醫生的故事,片名就是取自這位醫生──派奇•亞當斯之名。派奇•亞當斯有許多很不錯的觀念,實在涵蓋了所謂服務業的宗旨,也很值得有志於從事服務業的人學習。
我特別記得電影裡的兩個片段,要藉以說明什麼才是真正的「服務」(希望我沒有違反著作權)。
患有憂鬱症的派奇•亞當斯住進精神療養院,因為看到主治醫生對待他與其他病患的方式,立志出院後要當上醫生。
在院中,有一位老頭子常會伸出四隻指頭問他:「這是多少?」派奇•亞當斯每次都回答「四」,老頭子聽完,總是不置可否的走掉。於是,派奇•亞當斯知道這問題一定另有涵意。
快出院前,派奇•亞當斯再去找那名老頭子,老頭子照慣例又伸出四隻手指頭,問同樣的問題。這次派奇•亞當斯看得很近,發覺手指突然變成雙影,於是回答說:「有八隻手指頭。」結果老頭子高興地說:「你終於想通了。不要只看問題的本身,你要超越問題,就會看清根源和問題的一切了。」
出院後,派奇•亞當斯如願考進了醫學院,卻因為言行舉止「過分樂觀」,院長考慮要開除他。在學校舉行的「聽證會」中,派奇•亞當斯申辯說:「如果把治療病人當成在對抗疾病,那麼我們會有時贏,有時輸;但是如果把病人當成一個人對待,我們永遠會贏,因為我們得到病患的信任。」
派奇•亞當斯沒遭到退學。
有天,他和教授、學長去巡房。走廊上躺著一床病患,教授走上前就掀起被單,請學生就病患潰爛的腳部說出病名、用藥、副作用等。最後教授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時,派奇•亞當斯舉手問了:「她叫什麼名字?」感到莫名其妙的教授還是看了看病歷表,說:「瑪麗。」然後派奇•亞當斯溫柔地笑著,用她的名字向她打了招呼。
原本瑪麗被一句句的截肢、感染等術語嚇得驚恐不已,聽到這句親切的問候,才稍為鬆下一口氣,臉上也露出笑容。
當你選擇從事服務業時,是否像派奇•亞當斯一樣,擁有幫助人的心靈?如果沒有,遇到一點點小挫折,你就會做不好也做不下去。
抱持熱心助人的動機
早期的旅館是一種慈善行為。為了方便異鄉客,只要旅人上前敲門借宿,一般民家都會幫助他們安頓下來,並且為他們準備餐食,一切都是免費的。直到後來旅行求住的人多了,才有人專門為旅人提供住宿,收點成本費用。
雖然現代的旅館已經演變成營利性質的企業,但是,熱心助人的基本精神,卻沒有改變。事實上,從各行業對自己服務對象的稱呼也可以發現這個含義。例如,銀行稱服務對象為帳戶(account),醫院稱病患(patient),律師稱委託人(client),商場稱消費者(customer),都涉及消費行為,只有旅館稱為客人(guest),就像到你家做客的親戚朋友一樣。
我不禁想起最近某一年的警校招生,居然上了媒體的頭條。原來是上萬人報名考試,破了歷年來的紀錄,而錄取率更低到只有三•八%,因為只招收三百人。警政署高興地表示,這麼多人報考,一定可以招收到素質不錯的警察。
但我卻要潑冷水地說:「這是危險之兆!」
這麼多人報考警察學校,並不全是因為熱愛警察工作,主要還是為了一個月四、五萬元的薪水。如果多數人想當警察是為了較高的收入及生計,而不盡然是保衛百姓、服務人民時,這一行就不會有很大的進步。
工作的出發點可議,將來比較會因為錢的誘因減少而流動,也會因為金錢的誘惑而容易鑽營或動搖做事的原則。
再回頭看旅館業,進入的門檻比派奇•亞當斯所在的醫學界、比警察界要低很多、容易多了,但如果真以為這一行比較好做,那就大錯特錯。
在這一行,要動用的心思不比醫生少,要花費的體力也不比警察少,只有得到的薪水遠比醫生和警察少。
還認為做旅館人很容易嗎?除非你和派奇•亞當斯一樣,擁有服務人群的心靈,以客人的滿意、快樂為最高成就,而不是以薪資酬勞的多寡衡量自己的快樂指數!
(本電子報內容摘自蘇國垚著《位位出冠軍》一書,天下文化出版,每週四出刊,共分12期刊載)
--------------------------------------------
感謝您訂閱「書集電子報」。若是喜愛此書,請給予作者與出版社更多支持,可【線上訂購】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