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書名:藍海策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
作者:金偉燦(W. Chan Kim)、芮妮•莫伯尼(Renee Mauborgne)著,黃秀媛譯
出版:天下文化
價格:450元
頁數:376頁
購書資訊:天下文化書坊
簡介: 本書提出的是「不靠競爭而取勝」(Winning by Not Competing)的全新策略思維。自工業革命以來,企業競爭激烈並競相追求獲利永續成長,公司競爭以搶占優勢,市占率,力求差異化。然而這些競爭策略絕非未來創造獲利成長的正途。
作者認為,真正持久的勝利不在競爭求勝,而是創造「藍海」(blue oceans)——嶄新未開發的市場空間,逐步發展成熟。作者稱這種策略為「價值創新」(value
innovation)——創造重大價值,讓對手相形見絀,無法趕上。
相關推薦閱讀:
.《致勝》
.《重新想像!》
.《虎與狐-郭台銘的全球競爭策略》
.《執行力》
.《競爭優勢》
|
|
系列十二之十
策略次序要正確(下)
價值創新不等於科技創新
評估產品對顧客的買方效益,其必要性似乎不言而喻。但是,許多公司卻未能向顧客提供特出價值,因為他們被產品或服務的新奇性質所迷惑,一旦涉及新科技更是如此。
飛利浦公司功能繁多的CD-i娛樂系統就是如此。這種產品確是神奇的工程傑作,卻未能提供讓消費者覺得非買它不可的理由。飛利浦把它稱為「想像機器」,因為它結合影視系統、音響系統、遊戲機和教學工具於一體。但是,由於功能太多,讓人家搞不清楚要如何使用。此外,它也缺少誘人的軟體。因此,雖然CD-i理論上幾乎無所不能,實際發揮的功能卻非常少。顧客沒有非得使用它不可的理由,它的銷路也一直無法打開。
飛利浦公司負責CD-i計畫的經理人,與摩托羅拉公司的「銥」(Iridium)行動電話計畫負責人陷入同樣的陷阱:他們對新科技的新奇花樣興奮不已,認定尖端科技一定會為顧客帶來最尖端的實用性。但是,我們的研究卻發現事實不然。
其他最優秀和最聰明的企業,也不時像飛利浦和摩托羅拉一樣,陷入同樣的科技陷阱。新科技無論得到多少獎賞,除非能讓顧客的生活大為簡化、更便利、更有生產力、風險更小,或是更有樂趣和時髦,否則很難吸引廣大群眾。不妨想想星巴克、太陽馬戲團、家庭貨倉、西南航空公司、黃尾袋鼠葡萄酒或羅夫•羅蘭的例子:價值創新未必是科技創新。
就如第二章所指出,要避開這種陷阱,一開始應該先擬定一套能夠通過富有焦點、別樹一幟、擁有強大口號等初步根本考驗的策略輪廓。一旦做到這點,就可以開始評估新產品或服務將在何處、以何種方式改變顧客的生活。用這種不同的觀點檢驗產品的功效非常重要,因為這表示開發產品或服務的方式,不再眛於技術上的可能性,而是更專注於為顧客加強實用性。
採購者功效圖可以協助經理人從正確觀點來看這個問題(請參考圖表6-2)。它列出企業可以利用的各種因素,以向顧客提供獨特功效,以及顧客可能對產品或服務感受的各種經驗。經理人可以藉著這個圖表,辨認產品或服務可能填補的全盤實用空間。現在就讓我們來仔細探討這個圖表。
透視買方經驗
買方(也就是顧客)感受的經驗通常有個週期,而且能夠分成六個明確階段,大致從購買到丟棄循序漸進,每個階段都涵蓋形形色色的特別經驗。例如,購買階段可能包括在電子海灣拍賣網站或家庭貨倉的貨架瀏覽產品。就像圖表6-3所顯示,在每個階段,經理人可以提出一套問題,以衡量顧客感受的經驗好壞。
六種效益槓桿
有一些提供功效的方法(utility levers),可以影響顧客在每一階段感受的經驗。這些因素也是企業能夠用以為顧客開啟獨特功效的方法,而且大部分顯而易見。簡單、有趣、形象、合乎環保,這些因素的重要性都無需多言。產品必須能夠減少顧客的財務、體力負擔或信用風險,也是理所當然。產品或服務只要容易取得、使用或處理,也能讓顧客感受便利。不過,最常用一個的因素,就是提高顧客的生產力,也就是協助顧客把事情做得更快或更好。
要檢驗產品的獨特功效,企業應該檢討在顧客和非顧客的整個經驗週期,它們的產品能否消除其功效遭遇的一些最大障礙。產品功效面對的最大障礙,通常蘊含開啟特出價值的最大和最迫切機會。圖表6-4顯示企業可以如何辨認最迫切的關鍵要點,以開啟獨特功效。藉著找出計劃中的產品,在採購者功效圖中的三十六個空間的地位,你可以清楚地看出與現有產品相比,新構想是否能夠創造不同的功效、如何創造,以及新構想能否消除利用這些功效,把非顧客變成顧客的主要障礙。如果你的產品像其他同業一樣,未能在功效圖的一些相同空間通過考驗,這種產品很可能無法創造藍海。
案例:T型車奠定福特江山
福特的T型車一舉消除汽車的功效面對的這兩種障礙。T型車被稱為大眾汽車。它只有一種顏色(黑色)和一種車型,選擇性配備極少。福特公司用這種方式,免除對使用階段的形象作投資。福特不再只為少數富人製造週末到鄉間遊玩的汽車。它的T型車是供作日常使用,性能可靠,堅固耐用,在泥土路面、雨天、下雪天或晴天都行駛無礙,而且很容易修理或使用,一天功夫就可以學會怎麼駕駛。
採購者功效圖用這種方式,明白呈現兩種不同構想的差別:真正能夠創造特出的新實用利益的構想,以及基本上只是改造現有產品,或是無法增進產品價值的科技突破的構想。這項程序目的在檢討你的構想能否像T型車一樣,通過提供獨特功效的考驗。藉著這種診斷,你能夠發掘如何改進你的構想。
要讓產品的功效,在顧客和非顧客的整個經驗週期發揮效用,最大的障礙在哪裡?你的產品能否有效消除這些障礙?如果不能,這種產品很可能是為創新而創新,或只是對現有產品略加修改。一旦產品通過這種考驗,就可以進入下一個步驟。(本文摘錄自第六章
策略次序要正確)
(本電子報內容摘自金偉燦、莫伯尼著《藍海策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一書,天下文化出版,每週四出刊,共分12期刊載)
--------------------------------------------
感謝您訂閱「書集電子報」。若是喜愛此書,請給予作者與出版社更多支持,可【線上訂購】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