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1/04 第113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不想早退了?近三成上班族將退休年齡訂在65歲以上
主計總處調查,去年退休人數約11萬餘人,是2008年以來最多,但隨著各種條件改變,國人退休年齡可能愈來愈晚。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人退休年齡相對各國屬於早退,但yes123求職網「熟齡勞工生活困境調查」針對45歲以上熟齡者調查發現,近三成上班族將退休年齡訂在65歲以上,平均約落在63.3歲,略晚於去年調查的63歲,顯示國人退休計畫有延後趨勢。 高達八成八受訪者曾經因為年紀關係遇過「職場歧視」,八成三受訪表示求職時,遭遇最大困難是年齡問題,顯示年齡歧視狀況嚴重。 yes123求職網調查顯示,在45歲(含)以上的 ...MORE
 
 
立院修法…「高溫假」有望 但不會像颱風放整天
立法院交委會昨天審查氣象法修正草案,將高溫納入災害天氣,未來發布高溫特報,相關單位可依此擬定高溫出勤標準。交通部表示,氣象署將擬具修正草案,但高溫假不會像颱風放整天,而是看時段給予休息、補水、出勤津貼等方式調適。 近年極端氣候加劇,全球溫度屢創新高,李昆澤等立委提案修正氣象法,在災害性天氣定義上,除了颱風、大雨、豪雨、雷電、冰 ...MORE
 
高薪、轉職等你來 北市26企業釋出近千職缺
北市企業徵才了!臺北市就業服務處自11月3日至11月7日,邀集26家優質企業,釋出960個工作機會,包括公共自行車租賃、零售、旅宿、餐飲、照顧服務、醫療保健及不動產業等,在北市各就服站展開。這次徵才活動,採現場面試方式,歡迎有求職、轉職或兼職需求的民眾,前往臺北市各就業服務站,把握好機會,為職涯開啟新篇章。 本週參與企業陣容堅強,包括:北投老爺酒店、米塔集團、群品餐飲、 ...MORE
 
她入職不滿1個月超崩潰「怎熬過適應期」 網見內幕勸:快辭職
一名新鮮人求問「該怎麼撐過職場陣痛期?」多數人看完她的描述,認為應該辭職。示意圖/ingimage
新鮮人剛進入公司時,會有一段適應期,等到工作上手後,就能夠得心應手。不過日前有位女網友上網求助,從10月初入職後,每天都沒有人教她工作項目,還會有主管對她酸言酸語,讓原PO非常崩潰,上網求解「如何調適新人陣痛期?」不過網友一看,秒回應「不是妳的錯,這工作明顯有問題」。 原PO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的新工作是從文組跨到理組,面試的時候以為是行政助理,但入職後才發現職 ...MORE
 
 
勞動部推「職災傷病給付轉介復工服務」 助職災勞工順利重返職場
為提供職災勞工完整保障,勞動部自2025年10月1日起推動「請領職災傷病給付被保險人轉介復工服務機制」,協助職災勞工銜接復工與重建相關服務,以利勞工順利重返職場。 勞動部表示,《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2022年5月施行後,該部成立認可職業傷病診治醫療機構及職能復健專業機構(下稱認可專責機構),協助職災勞工傷病診治、恢復及強化工作能力,並擬定復工計畫,以順利重返職場。 ...MORE
 
勞動部:減班休息薪資差額補貼 線上申請更快速
因應國際經貿情勢影響,勞動部推動「僱用安定措施」,九大行業減班休息勞工可申請薪資差額補貼,最高補助薪資差額70%。申請方式除了以紙本,向工作所在地的該署所屬分署提出外,也可以運用「台灣就業通」網站線上申辦功能提出申請。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表示,屬受僱於九大行業的減班休息勞工,可以自行提出薪資差額補貼的申請,也可以由雇主代為申請。 九大行業包括:食品及飼品製造業、 ...MORE
 
職感心教練/波折人生更精采
「一波三折」語出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原指書法中一捺筆鋒須轉換三次方向,筆勢曲折變化,除了展現運筆姿態,也用來欣賞書法藝術之美。現在則用以比喻事情進行曲折多變,遭遇諸多阻礙,進展很不順利。 小時候常以唐代書法家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這一類楷書為臨摹的字帖。以為楷書講求字體端正、筆畫平直,未能理解一波三折的運筆方式。直到職場上工作 ...MORE
 
 
台北信義區不只百貨!隱藏版美食與景點大公開
或許你習慣把信義區和購物畫上等號,但這次不妨放慢腳步,用不同的方式探索這片熟悉又陌生的街區。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走進巷弄、走進歷史,也走進街頭的煙火氣息,發現原來在信義區,也能展開一場接地氣又充滿驚喜的小旅行。

培養耐挫力,化失敗為成功養分
有些人面對失敗,常會衍生沮喪的情緒,唉聲嘆氣地抱怨各種不順,進而懷疑自我的價值。有些人則相反,遇到挫折不屈不撓,把失敗當作是成長的養分,這就是所謂的「耐挫力」。耐挫力不是天生就擁有的能力,而是經由後天訓練及培養,以下為幾項培養耐挫力的方法。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