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job.com-管家婆Match尋人報
本文由空中英語教室提供

◣工作過度!(二)
米契爾先生:(看著另外一位祕書)雪莉,雅曼達在做這份案情摘要的時候,妳可不可以接所有的電話?
雪 莉:好的,米契爾先生。但我要替史東先生打一些信,也很緊急。
米契爾先生:(嘆氣)那麼,妳們兩個協調一下,自己解決吧!
雅曼達:我們已經這麼做兩個月了,米契爾先生。少一位接待員,我們的工作變得更困難。我們已經加班很久了。
米契爾先生:我知道,我很感激妳們這樣做。...
◣Overworked! (2)
Mr. Mitchell:(Looking at the other secretary) Sherry, could you take all the phone calls while Amanda finishes that brief?
Sherry:OK, Mr. Mitchell. But I’ve got letters to type for Mr. Stone. They’re urgent, too.
Mr. Mitchell:(sigh) Well, work it out between the two of you, then.
Amanda:We’ve been doing that for two months now, Mr. Mitchell. Not having a receptionist makes our jobs a lot harder. We’re working a lot of overtime.
Mr. Mitchell:I know, and I really appreciate it....
更多內容請至udnjob.com搞定ABC單元


說密語,免費索取全民英檢片語書與CD


身陷學語言的迷霧森林?給你一道曙光


花好月圓慶團圓,享優惠還能拿贈品喔!


告訴你職場七大關鍵


職場美人大作戰!

學習進修
職場情報
金融專區
工作搜尋


訂閱/退訂電子報轉寄給朋友

燊茂光電徵中班技術員/高中職畢,18~35歲,女性/工作地點:高雄縣
學習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徵電話行銷人員/高中職畢,25~45歲/工作地點:桃園縣
喜斯塔實業有限公司徵儲備幹部店長/女性,25~35歲/工作地點:台北市
潤澤食品徵專櫃小姐/ 喜與人接觸有經驗佳/工作地點:台北市
聯華電子徵人力資源管理師/大學管理相關系所畢,35歲以下/工作地點:新竹科學園區


搶頭路 大學生工讀兼卡位
如果畢業後想進入工讀單位工作,在工讀時就要把自己當作正職人員,以積極的態度跟工作表現證明自己可以勝任 more....

失業勞工子女補助申請延長
勞委會宣布延長「九十二年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實施計畫」申請期限,由原本10月15日截止日,延長至10月31日截止,符合申請失業勞工可儘速提出申請 more....

律師競爭加劇 高薪光環不再
國內各家事務所做法不同,紅利分配未必只限於合夥律師,一般來說,分紅與表現優良的評斷指標,除了服務年資之外,帶給事務所多少「業務」常常被列入重要考量 more....

失業中找轉機
要解決高失業率問題,有待經濟復甦;要降低失業者之苦痛,有待政府的失業福利政策;要找一個高薪又體面的工作,有待伯樂賞識;要保證工作無虞,須在工作條件上能屈能伸 more....

勞保條例修正 優先推動老年年金改制
勞委會鑑於勞退金新制整合困難,將優先推動勞保老年年金改制,預計立法院本會期可望通過,未來勞保強制投保範圍將擴大至四人以下企業,勞工年滿60歲,可按月領取勞保年金 more....


加強心理衛生 預防泛焦慮症

記者吳逸中報導/經濟日報

你是不是有被迫害妄想症?老覺得職場上有人蓄意抹黑或閒言閒語中傷呢?或是生活中時時感到不安、憂慮,因而常常處在高度警覺的狀態,以至於情緒焦燥、心緒不寧呢?

台北市文山區的世界山莊一位疑似躁鬱症病人劉蓉,因為租賃房屋而妄想有人偷窺、侵犯他,而殺了大廈租賃部的工作人員而後再跳樓自殺,造成兩死兩傷的悲劇。事實上,生活中這些潛伏的危機,怎麼防患呢?有些罹患心理疾病的病人無法警覺自己病了,生活中時常無端煩惱,甚至嚴重而殃及他人,形成社區、社會不定時的炸彈。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胡海國曾撰文談到泛焦慮症的情形,在門診時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會抱怨呼吸不順、肌肉痠疼、精神不集中、失眠、有時腸胃會拉肚子、便秘、手腳發麻、老覺得身體不舒服等,發現這些人有個共同現象,就是很容易煩惱,即使是生活芝麻綠豆小事,也會胡思亂想。而且,臨床發現這些人容易敏感、緊張,對於小事也會反應強烈,話多而動作快急,忍耐事情的能力低,容易心煩而生氣。這些精神與身體不適的症狀,在精神醫學上稱之為「泛焦慮症」,患者的種種現象具有廣泛性、瀰浸性,若不適時輔導與治療可能慢性化,重複而強化焦慮之下,身心雙重折磨,可能衍生憂鬱症。 

心理疾病很多種,現代人由於工作、經濟、婚姻等等壓力因素,身心症狀愈來愈多,恐慌症、泛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偏執狂、戀物症等太多了,除了少數是遺傳因素、生理缺失所造成,多數者可以藉由心理復健、藥物控制達到治療目的,但是根本的方法是「預防」,平時就要多加強心理衛生,家人、朋友多與愛和關懷,減少慾望、放慢生活步調、學習放鬆、均衡飲食與運動,培養生活樂趣、興趣,才是健康之道。

 
 

轉寄給朋友訂閱/退訂電子報登錄/修改履歷聯絡我們

 

本電子報內容由 人事線上股份有限公司規劃製作。
本網站內容享有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