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房市代表字「硬」 林正雄曝房價仍具5大支撐 |
記者朱曼寧/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23日召開年終記者會,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代表各公會指出,2024年房市雖然受到政府政策干擾成為「最錯愕的一年」,但上有缺工缺料及綠色通膨壓力,下有剛需自住、安全換屋買盤支撐,展望2025年聯盟總會預測房市代表字為「硬」,面對挑戰,不動產業將展現「硬實力」,創新因應綠色通膨衝擊,並專注提升品質與服務。
今年9月下旬央行驟然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導致今
… ![more](i23.gif) |
11月這些房貸數據出爐 讓央行沒再加碼打炒房! |
記者陳美君/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
![](i25.jpg) |
中央銀行。路透 |
|
|
中央銀行19日公布兩項與房市數據,分別是11月五大銀行新增房貸,以及全體國銀房貸及建築貸款餘額,數據均顯示,國內房市交易出現降溫跡象。
央行公布,11月代表民眾購屋需求的國銀房貸餘額為11兆5億元,月增713億元,年增率10.76%,為五個月新低;建商推案信心指標建築融資餘額為3兆4,400億元,月減195億元,年增率4.13%,為三個月低點。
央行官員指出
… ![more](i23.gif) |
打炒房打散買氣 中信房屋:四成民眾認為未來一年內不是購屋時機 |
記者朱曼寧/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
![](i26.jpg) |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
|
|
上周的央行理監事會按兵不動,並未祭出第八波信用管制,讓不少消費者和業者都鬆了一口氣,而民眾對於明年房市有何看法呢?中信房屋發布2024年第4季的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約56.8%民眾預期明年第1季房價將維持平穩,31%認為房價仍會上漲,而認為房價會下跌的民眾則有12.2%左右。
至於購屋時機,42.9%的民眾認為未來一年內都不是購屋的好時機,40.3%認
… ![more](i23.gif) |
央行未再出手打房…住商:明年量縮格局難解 蛋白區價格仍會鬆動 |
記者鍾張涵/即時報導聯合報 |
歷經今年多次打房之後,央行今(19)日決議,此次理監事會議不升息、不升準,又未再提出新一波信用管制措施。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前次信用管制措施效果顯著,全台交易量悉數下滑,因此此次央行按兵不動,讓市場有喘息空間,以免房地產市場「硬著陸」。
徐佳馨認為,央行此次未再出手,可見對於近期第七波結果頗為滿意,且信用管制措施也無破洞,令投機市場難以發現
… ![more](i23.gif) |
央行休兵房市安了? 李同榮:爛尾樓危機才要開始 |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
![](i27.jpg) |
房市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
|
|
央行19日宣布利率連三凍,也沒再推出第八波信用管制,不過,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表示,央行連續七波打房已造成市場嚴重扭曲,雖然打房休兵,但後遺症才要開始,未來一年內可能引發「爛尾樓」危機而癱瘓市場。
李同榮表示,央行主管貨幣政策與穩定全國經濟發展,對於房市政策控管,猶如足球隊後衛與球門的防禦角色。
但2021年房市才剛進入主升段,擔任後衛的央行就扮演急先鋒角色,以
… ![more](i23.gif) |
新成屋待售量破10萬創新高 內政部喊「買屋慢慢挑」 |
記者胡順惠/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
內政部19日公布113年上半年低度使用住宅及待售新成屋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低度使用住宅宅數達86萬2,446戶,占全國住宅比率9.32%,較上期增加1萬2,313戶、0.07個百分點,第1季待售新成屋也達10萬7,667戶,創統計以來新高。內政部地政司司長王成機建議,有購屋需求的民眾可從容挑選,避免貿然搶購。
內政部指出,本期低度使用住宅比例依縣市別觀察,金門縣17.
… ![more](i23.gif) |
新青安持續降溫 11月受理戶數連六個月減少 |
記者林勁傑/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
新青安房貸最新統計出爐,11月受理4,333戶、月減5.7%,連續第六個月呈現月減,自財政部加強查核及央行管控銀行房貸等因素影響下,受理減少、遞延核貸狀況持續,申辦熱度持續降溫。
財政部19日公布新青安11月受理戶數4,333戶,金額337.9億元、月減8%;受理戶數為新青安去年8月上路以來次低水準、僅次於假期性因素的今年2月春節期間4,003戶,且是自今年6月
… ![more](i23.gif) |
把握最後11天!資助子女買千萬房這樣做「贈與稅0元」 |
記者胡順惠/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
![](i28.jpg) |
提前規劃財產用途,才能最大化無痛傳承。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
|
|
房價仍居高不下,父母若想幫忙子女購屋要趁這波,國稅局表示,納稅人可善用每人每年244萬元的免稅額,父母各自贈與給子女就有488萬,加上贈與稅計算期間是每年元旦至12月31日,若把握12月前、1月初分兩波贈與,就能一口氣贈與976萬,且全部都屬合法贈與,免繳贈與稅。
中區國稅局表示,依照《遺贈稅法》定,納稅人每人「每年」可從贈與總額中減除免稅額,目前每人每年贈與稅免稅額為新臺
… ![more](i23.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