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0/22 第 69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達人觀點: 當千禧世代遇上Z世代
精選文章: 怎麼選擇下班後的進修管道?
職場英文: 職場「表現出眾」英文用「stand out」表達!
 
 


當千禧世代遇上Z世代
  「MZ世代」一詞結合了千禧世代與Z世代,如今已被廣泛用以指稱當前的年輕世代,出現在無數主流媒體與新聞報導中。
  整理◎Career編輯部 內容提供◎商周出版
 

「追求新生活的MZ世代……」

「只花一萬韓元的餐費?MZ世代的困境……」

「MZ世代終結政治罷工……」

「MZ世代」一詞結合了千禧世代與Z世代,如今已被廣泛用以指稱當前的年輕世代,出現在無數主流媒體與新聞報導中。他們曾是公平性議題的焦點,也被視為能夠左右選舉結果的關鍵少數,同時也作為敏感且精明的消費者群體而備受矚目。不過,世界上只有韓國會像這樣將年輕世代並稱為「MZ世代」。

千禧世代和Z世代,各自是如何被界定的?首先,千禧世代又稱為「Y世代」,是介於X世代和Z世代之間的群體。很多人會搞混「千禧年」(Millennium)和「千禧世代」(Millennial)這兩個意思完全不同的詞,前者指的是「一千年」,後者指的則是「二十一世紀初步入成年的年輕人」。

關於千禧世代涵蓋的範圍,有各式各樣的討論。美國人口普查局曾將出生於一九八○年至二○○○年間的人歸類為千禧世代,而《韋氏辭典》(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的定義則是一九八○年代或一九九○年代出生的人。或許韓國媒體正是因為這樣,才普遍傾向將「一九八○年至二○○○年出生的人」視為千禧世代。

不過千禧世代目前最被廣泛接受的定義,是「一九八一年至一九九六年間出生的人」。為了終結這場爭議,長期研究美國世代觀念的皮尤研究中心(The Pew Research Center)於二○一八年宣布,將以「一九九六年出生的人」為千禧世代的分界線,一九九七年後出生的人則被歸類為「後千禧世代」。他們表示,之所以這樣區分,是因為一九九六年前出生的人,在二○○一年時年齡介於六歲至二十歲,因此對九一一事件有印象,同時在成長過程中適應了網路、行動裝置與社群媒體等新科技。而一九九七年後出生的人,則是在這些科技已經普及的環境中出生、成長。

千禧世代之後是「Z世代」,這個命名是從現有的「X世代」延續而來。從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八○年出生的「X世代」以來,世代就按照「X|Y|Z」的順序來命名,在以「Y世代」命名的千禧世代之後出生的一代,就稱為「Z世代」。

二○一八年,《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建議將Z世代重新命名為「家園世代」(Homeland Generation),以象徵美國在九一一事件後,國土安全已有所強化。美國心理學家珍.特溫格(Jean Twenge)則將一九九五年至二○一二年間出生的人們,恰好橫跨了千禧世代後期與Z世代初期,因此使用「M+Z世代」一詞。

然而,主流媒體在報導這群年輕世代時,往往將他們簡稱為「MZ世代」,並且將涵蓋的範圍擴大為「一九八○年至二○一○年間出生的人」。儘管這個劃分方式引來諸多批評,但仍因頻繁使用而積非成是。不過,其實在「MZ世代」出現之前,韓國主流媒體和政界就一直在尋找能夠指稱「現在這群年輕人」的詞彙。「回聲世代」(Echo Boomers)、「N世代」(N Generation)、「八十八萬韓元世代」(大約出生於一九七七到一九八六年)都是曾經出現的例子,而顯然「MZ世代」最對他們的胃口。

 
 


怎麼選擇下班後的進修管道?
  持續學習對上班族很重要,在選擇進修方式時,請考慮你的時間、預算和學習風格。[繼續閱讀]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