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橘世代電子報】為讀者提供面對人生下半場所需七個面向的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11/20  第37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關於本週電影
好片推薦 《換人殺砍砍》轉換身體,也被迫轉換觀點
《抓狂演訓班》就算目標相同,也不表示動機一樣
《愛麗絲與夢幻島》童話混合是創意,但難以理解目的
 
關於本週電影
《換人殺砍砍》是還蠻特別的電影,如果喜歡忌日快樂系列應該也會喜歡它。《抓狂演訓班》還蠻出乎意料的有很多思考和感動,但它是金馬影展 的片子,場次很少不太容易看到。《愛麗絲與夢幻島》看似不錯,實則是不推薦,原因詳見內文。

 
《換人殺砍砍》轉換身體,也被迫轉換觀點
《換人殺砍砍》是一部特別口味的電影,和《忌日快樂》〔Happy Death Day〕系列的感覺有點像,用很奇幻的方式,來體會每個人都可能經歷到的人生道理。不是沒見過的題材,但混合了其他元素之後,就有它自己的風格和新意。

《忌日快樂》系列是用不斷重新過同一天的方式,第一集讓角色體會可以怎麼過人生,第二集則是去體會到任何人生中的選擇都有得有失,沒有一定最好的結果。《換人殺砍砍》呢?它用的是交換身體的方式,來體會一個人的價值在哪裡。


交換身體或是靈魂跑到別人的身上,這樣的題材並不是沒有,但也跟《忌日快樂》系列一樣,《換人殺砍砍》加上了不同的元素。首先,主角設定是被霸凌,還在尋找自我的高中女生,校園的元素(同儕的壓力、怎樣會被嘲笑、想心儀的對象等等)被放了不少進來;再來,對手是殺人魔,殺起人真的是沒在留情的,所以片中很多不是很賞心悅目的死法會出現,血腥的元素被放了不少進來;但互換身體的是對比很大的兩個人,高大且不修邊幅的殺人魔跟金髮美少女,所以看文斯范恩〔Vince Vaughn〕這個大男人用少女小跑步,碰到心儀的男生心花怒放,還有更勁爆的就不破梗…這些都形成一種喜感,喜劇的元素也貫穿全片。

上面這些都是看過的素材(在《野蠻遊戲:瘋狂叢林》〔Jumanji: Welcome to the Jungle〕我們也看過女生到遊戲中變成大叔,也有類似的喜感),但這個組合就蠻新鮮。導演克里斯多福藍登〔Christopher Landon〕也能在小地方加入一些淡淡的人生小感。我個人蠻喜歡女主角的母親不小心跟變身的女主角聊起喪夫心事的橋段,有些時候,我們比較能把真正的感受跟不相干的陌生人說,對真正有關連的人反而會想太多或覺得怪而難以啟齒。如果你曾經想過如果自己變成另一個人去跟爸媽談你的事,會聽到他們怎麼說?那麼《換人殺砍砍》就是利用互換身體讓這件事實現了。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個橋段,無關重要劇情發展,但就是這些小東西增加了《換人殺砍砍》跟觀眾的連結跟一些溫暖,並不是美麗的夢幻發展,而是帶著現實無奈跟取捨的人情味。


雖然《換人殺砍砍》沒有到超好看程度,畢竟我個人不愛「被嚇」也不愛「好痛」,且片中還是有些在房子裡慢慢移動的橋段讓步調慢下來(為了製造緊張感,但真的要走好一陣子才會有人蹦出來),真正想看虐殺的話這片還算不上是夠殺,角色的轉變也沒辦法刻劃多深。可是這些東西通通加起來,就是一種很妙的組合,是有創意,有特色的作品,想看點新鮮的,或是想看文斯范恩認真扮少女,《換人殺砍砍》是個有意思的選擇。

 
《抓狂演訓班》就算目標相同,也不表示動機一樣
《抓狂演訓班》從片名跟題材看起來好像是很搞笑的喜劇,其實指真正看起來,沒有那麼著重搞笑,只是一些輕鬆的小笑,反而是過程有許多思考跟意涵,很現實卻仍然有溫度,蠻特別的小品。

過程看起來是一個想在劇場風光但不得志的演員,到監獄教演戲,發現很好的機會,跟各種不同特質的犯人合作把《等待果陀》犯人版帶到舞台。

剛開始跟犯人的互動還有犯人間玩笑的方式,其實還讓我覺得有點距離,不太能笑也找不太到看點。但這只是必要鋪陳,後面就越來越有趣,元素也越來越豐富,腦袋開始轉起來,感受也被帶起來,到最後還催到我的眼淚。


《抓狂演訓班》絕對不只是把不會演戲的犯人抓來排演當笑話而已。在《抓狂演訓班》,我們可以看到犯人因為參與這樣的活動而開始改變,成就似乎也給了他們鼓勵,但他們終究還是犯人,回到監獄又從明星變成要被搜身沒有尊嚴的囚犯,身為看著他們改變的觀眾,多少會採取同情的立場。

我們也可以看到導演因此重新找回他的舞台,看起來似乎是個雙贏的局面。但片中許許多多小細節都在準備帶出後面意想不到的轉折。

別把《抓狂演訓班》當成就這樣雙方都改變,從此一切美好的夢幻勵志電影,並不是說它會很黑暗,但後面卻打破了大家的認知,片中人物跟觀眾的認知。(是重要劇情所以不講出來。)

《抓狂演訓班》最後點醒大家的是,即使大家都看似為了同一個目標在努力,看似都喜歡同樣的東西,但每個人去做的動機跟喜歡這件事的原因都完全不同,絕對跟你不一樣,所以很多你認為的假設,可能只是你一廂情願把他們的行為解讀成你希望的方向而已,等到真的發生了不如預期的發展,才發現原來別人並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樣,那就太遲了。


《抓狂演訓班》有好多讓我有感的內容,包括犯人的心態,監獄希望做的改變,演訓班老師自己的夢想,大家認知是否有落差(我們都以為犯人是在改變,但,是我們所想像的那種改變嗎?還是他們有其他的想法或需求?在那樣的情境下,他們會在想什麼?我也很喜歡的是這位演訓班老師自己的心路歷程,從他的失意,到他找到機會,到他想辦法讓犯人配合演出,到登上大舞台,到他真正去反思自己的目的、心態、自私想法,承認並面對自己的不足,他最後說出的一段話,不光是內容,而是那神情和語調,都反應出他的心境,凱德莫拉得〔Kad Merad〕真的很厲害,因為他演出了一種抽象的「真心」,賺到我的眼淚。

慣穿全片的等待果陀,也有某些象徵意義在,但即使你沒看過這部舞台劇(或劇本),它的大要並不複雜,可以上網查一下。就算沒有查,片中也會提到,所以也能大致上抓到。或許熟悉果陀的觀眾會更能體會片中導演的體會,不過並非絕對必要,也一樣可以感動。

 
《愛麗絲與夢幻島》童話混合是創意,但難以理解目的
《愛麗絲與夢幻島》是為夢遊仙境的愛麗絲和小飛俠彼得潘的誕生,編造出了一個混合的故事,的確想法很有創意,但看完之後有點三條線,會覺得電影傳遞出來的訊息很不正面甚至有點莫名其妙,也無法想出什麼樣的觀眾會喜歡這種處理方式,不是反對將不同的故事編在一起,但編成這樣實在不很討好…。

《愛麗絲與夢幻島》角色的膚色引發了一些爭議,對這個我倒是覺得無所謂,並不會影響我對一部電影的好惡,影響比較大的是劇情的安排和電影到底想幹什麼。


出發點是蠻有意思的,愛麗絲和彼得都是「凡人」,整部電影似乎想要描述童話其實是從現實世界衍生出來的,只要有想像力,我們的生活都可以變成有趣的童話,這個部分我可以接受,也覺得不錯。觀眾需要看過這兩部童話(不論什麼版本),因為《愛麗絲與夢幻島》中會把童話裡的角色和現實中的人物做連結(還有東西),表示是因為現實中有這些人物,才讓童話中幻想出了那些角色來,比如虎克船長、兔子、懷錶、飛船、小飛俠的帽子、紅白皇后、tinkerbell小仙女、lost boys等等,完全不知道這些是什麼的話,對於《愛麗絲與夢幻島》想要幹嘛,會更霧煞煞。

如果你可以什麼都不想,也可以接受童話其實是由現實中的靈感編出來的奇幻版本,那或許看《愛麗絲與夢幻島》是還OK。可是如果再仔細想一下…電影中在告訴觀眾的似乎是…現實真的很爛,所以不要長大,不要去處理,全部用幻想解決掉就好。這…?在彼得潘的原始設定中,他的確是不會長大,但把這個設定的理由編成是「因為他家遇到太多鳥事,他爸爸希望他別管,叫他別長大?」給小飛俠的故事這種理由,真的好嗎?愛麗絲夢遊仙境遇到很多奇妙的人事物,把理由編成是她家遇到太多鳥事,所以她去喝媽媽的酒然後喝醉?給愛麗絲的故事這種理由,真的好嗎?這是《愛麗絲與夢幻島》讓我感覺比較不舒服的點,我本來還覺得把現實和童話連結是挺有趣的,但連結不當,反而是破壞了本來的童話。


所以,我會很納悶,《愛麗絲與夢幻島》的目標族群是誰?顯然不是小朋友,因為整部電影大部分的時間都沒什麼奇幻的,都在演一個家庭中的問題(負債、階級等等),小朋友可能很難體會這些,真正奇幻的部分只有在最後一點點。如果說要給看過這些童話的大人看,那這些現實的描述又太簡單了…事情的處理方式和人物應對等等都沒有足夠的真實感,再加上上一段提到的不太正面的訊息,成人觀眾多想想就會有點莫名其妙的感覺浮出來。我真的看不出來《愛麗絲與夢幻島》是要給誰看、要帶給觀眾什麼?

或許唯一比較吸引我的就是約翰戴伯尼〔John Debney〕中規中矩的童話配樂吧。嗯,對,連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也沒有帶來什麼加分,她的角色沒有太大的發揮,好像換個人也沒差。其他人物都沒有什麼特別討喜的成份(包括愛麗絲和彼得)。直言一句,整部片子就蠻無聊的。

比較適合的可能就是不去想電影的訊息如何、意義如何,單純看看我們也可以從現實找出想像的材料。(但保持童心、好奇心、想像力,並不代表人生可以不要負責任,也不代表不要去處理問題…別被誤導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