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身體重要,可是你知道豐沛心靈更重要嗎?【講義雜誌電子報】供應有機閱讀,讓你的心靈更柔軟。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7/23  第40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關於本週電影
星期五到了,卻未收到電子報?
好片推薦 《失控的審判》懲罰「看似的」壞人來發洩感到不公平的憤怒
《極速引爆》比WFH更強,在車上工作對付歹徒還要帶小孩
 
關於本週電影
目前因為戲院能開的場次不多,一些也值得看看但卻非美商八大的電影很不容易排到場次,韓國的票房冠軍《極速引爆》和很有思考性的《失控的審判》,場次真的不太多,如果有興趣趕快找找看。

 
星期五到了,卻未收到電子報?
有老讀者私下來信說,有時週五沒有看到電子報,我自己也有用兩個信箱訂閱來了解狀況,也遇過幾次電子報就是沒出現,建議可以先試試看垃圾郵件匣,我用Gmail,曾經一直都可以正常收到電子報,也從來沒有自己把它丟到垃圾信的動作,但某一週之後Gmail就開始持續把它當垃圾信處理了,直到我數次將它從垃圾信移出才恢復正常。

另外有時候真的就會懸疑消失,那可以到下面這個網址,過去的各期都可以在上面找到,因為上週有介紹很重要的《黑寡婦》但很多人似乎沒有看到,所以在此提供一些未收到電子報時可以做的方式給大家參考:

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OA0037

 
《失控的審判》懲罰「看似的」壞人來發洩感到不公平的憤怒
《失控的審判》雖然有茱蒂福斯特〔Jodie Foster〕和班奈狄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演辯護律師和檢方,但它並不是一部雙方在法庭上脣槍舌戰的辯論片,反而在法庭的戲很少,重點放在上法庭前的這一段時間,雙方和被告的互動中發現什麼樣的真相和道德與法律上的掙扎。英文片名叫The Mauritanian,指的是被告,他是茅利塔尼亞人,真正的主角其實是他。

這是一個理性和感性衝突的議題。在九一一的情緒之下,大家都想要「懲罰惡人」,於是一個「疑似」促成九一一的嫌疑犯在沒被起訴的情況下就被關了很多年,他還沒有被定罪之前,大家都把他定罪了,想要協助他爭取人權的律師,反而會被人民視為叛徒。


這樣的情況其實每天都看得到,只是輕重的差別。比如當大家都打不到疫苗時,本來就心中有著不滿想要發洩,此時出現了有特權偷打的新聞,大家會不會立起群起攻之?但報導有查證到多細?錯在誰?也許你會說這是錯的事,不用查證都知道,但《失控的審判》就是讓我們重新思考,大家都認定的事,背後還會有很多可能性(比如虐囚取得的供詞),沒有一個有足夠能力、堅持、和管道的人去查,不會知道真正的真相。只是說當我們心中滿滿的負情緒時,立刻就會想要找個壞人來懲罰。三級警戒很多人都有損失(不論失去的是金錢或生活自由等等),這些不滿很容易會發洩在趴趴走的確診者身上(就是你們這些人害大家要繼續三級!),但這樣真的公平嗎?我們沒有機會真正去了解他們亂跑的理由(甚至包括去阿公店),且人非聖賢,誰沒有做過不好的事,網路上集結起來霸凌這些人卻成了大家的情緒出口。

之所以要有法律、有調查、有法庭來專業判決,就是因為不能由大家說有罪就有罪,否則就會變成中世紀時說誰是女巫就把她燒死一樣。的確有些人就是爛人,也確實做了道德上很有瑕疵的事,說真的,誰不希望看到他們得而「教訓」?這是情緒上、感受上的希望。這樣的「公審」之後再大家一起懲罰,真的OK嗎?

《失控的審判》是這種情況當中非常極端的例子,極端是因為九一一死了太多無辜的人,受害者的家人朋友很容易就產生仇恨,因為那種無法捥回的不公平,沒有人能坦然接受的。可是我蠻喜歡法律在裡面說的一句話,她並不是在捍衛這個人,她在捍衛的是這個國家的法律、是全民。如果法律是有條件的(大家認定的惡人就可以不受法律保護),那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因為某些鳥事而成了霸凌的對象。事實是:大家覺得這個人很討厭,不表示這個人就得受罰。只是人都很難把理性和感性分開。

如果你對這樣的議題有興趣,可以考慮看看《失控的審判》。


觀眾得到的資訊是和女主角(辯護律師)同步的,隨著她去和被告交談,慢慢問出一些資訊,我們也會有一些預先假設,接著慢慢了解這個人也是人。或許一方面九一一也蠻久了,且非美國人的感受和美國人肯定不太一樣。不過可以想想台灣不久前太魯閣號出軌事件發生時,大家是不是都對誰讓工程車滑落這件事很關注,且痛恨這樣的「惡人」(但那是不是都還在他被法庭定罪之前,新聞報導出來的事實就夠我們認定他非常有罪了?)?它還是個意外事件不是計畫性的恐攻,恐攻會引起的憤怒一定會高很多很多。

《失控的審判》沒有什麼去呈現人民的態度這一塊,但從幾位律師同事之間的反應,也可以看出每個人都多少對這位被告有了主觀成見。畢竟人還是主觀的。

我覺得這部電影適合的對象,是能夠體會這種「反感」的情緒,但腦袋也願意去理解的觀眾。兩極端可能不太適合。完全情緒導向的觀眾,若根本不想了解這個所謂的惡人,那整部片會看得很痛苦。完全理性導向的觀眾,就是單純看法律,可能看不見電影中這些道德與人性的掙扎,會看不到電影的精髓。

電影本身的步調有點慢,會有一些生活的細節,角色對話也會先有些哈啦寒喧等等,某種程度是增加了它的真實感,相對就是緊湊度沒那麼強,若對議題本身沒有興趣,只是想看角色你來我往,就會覺得有點悶。反之若能去多想想這個議題,《失控的審判》提供了蠻不錯的一些視角和想法。這種議題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也不是黑白分明的,不論能不能認同劇中各角色的觀念,多看多了解多思考,也能讓我們對自己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多一點洞見。

 
《極速引爆》比WFH更強,在車上工作對付歹徒還要帶小孩
《極速引爆》其實有點難一言以蔽之,因為它看似是動作片(車被裝了炸彈被勒索、被當嫌疑犯等等),卻又沒那麼動作;在過程中有一部分要慢慢了解真相的抽絲剝繭,但又沒有到要「追查」而程度,所以也說不上是破案導向;另外還有一些和真相相關的故事發展,所以又帶著劇情元素。

《極速引爆》的題材很容易被拿來看《捍衛戰警》〔Speed〕做比較,不過兩部片調性差很多,《捍衛戰警》賣的真的是車停不下來的刺激,且還有帥哥美女在車上互動;《極速引爆》是椅子下有炸彈,車是可以停下來的,只是不能離開車子而已,這之中很大的差別在於,既然可以停車,就不用飛車「飛」整部片子了。而且主角是一般人(銀行經理),並不是有特殊「戰技」或高超駕駛技術的人,我不會建議把《極速引爆》當作動作片來期待,會有一些飛車追逐,可是就是凡人豁出去的開車而已,如果要看飛車就等玩命關頭吧。此外,車上是自己的小孩,一方面要哄小孩,一方面要和歹徒周旋(和歹徒談的時候小孩還要在後面吵著要尿尿這樣),這倒是三級防疫在家工作小孩又停課的父母親可能會很有感。光看這樣的設定,就知道會和《捍衛戰警》很不同了吧?


那麼《極速引爆》的看點在哪裡?

就我來說,我看的是「這是怎麼回事」的面向,前面提到的抽絲剝繭,並不是主角去查什麼,而是資訊有流量控制,他只能一點一點得到資訊而已。電影是直接從上了車開始演起,所以算是從炸彈事件的開頭直敘,但同時也慢慢從歹徒那裡取得拼圖,把過去的原因拼出來。不過雖然不用親自去查什麼,因為《極速引爆》的流量控制做得還不錯,所以能夠保持觀眾的興趣,好像多知道了一點什麼,又不夠,還要再等著才能再多知道一點。

真相是什麼,因為是重要劇情,在此不破梗,只能說是社會上會發生的事情,也可以想想我們的舉動或許是一時,對別人的影響卻可能是一生。《極速引爆》透過一個很極端的方式,來強迫主角去思考這些。

故事的舖陳《極速引爆》做得還蠻不錯。所以我想可能對能看劇情片的觀眾,吸引力反而大一些。


歹徒本身的計謀,是有設計,不過沒有到驚艷的程度,而主角本身也偏向是照著歹徒的腳本在走(想辦法籌錢等等),如同前面說的,主角是凡人,他也是嚇壞了,慌了,不太可能想出什麼技謀來反擊。我自己本來以為電影會用「不能下車」的特色來搭配一些特殊創意,比如在不能下車的情況下要如何取得什麼東西?不過《極速引爆》沒有走這路線,不能下車做的,就只是…打電話叫別人做。(所以出門時手機的電要充飽非常重要。)警方的功能也是…功能而已,要給主角一些阻礙,孩子的功能具是給主角一些壓力。這些元素都不是特別強。片中還有韓式親情,角色都蠻能哭的,因為故事直接從事件開始演起,沒有機會讓我們先認識這個家庭,就只能從事件中的互動略知一、二,觀眾的情緒來源來會偏向是當下情境而已(這方面也是韓國電影本來就很會營造的,吃不吃韓式口味就因人而異囉)。

所以《極速引爆》說不上是精緻。我覺得它的創意並不在細節上,而是概念上,用一個犯罪事件,帶出一個社會事件,兩者之間有著關係。表面上讓觀眾看犯罪事件,實際想討論的是社會事件。小地方不見得能讓觀眾驚喜,但把一些常見的電影元素重新組合過,也還是有它的新鮮感。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