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非凡商業周刊電子報】掌握最新財經資訊,分析國內、外總體經濟,現今當紅產業剖析,個股研判相關報導。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9/08  第46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關於本週電影
好片推薦 《拉辛正傳》用單純的角度看複雜的世界
《三千年的渴望》「故事」在人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關於本週電影
中秋節連假新上映的《拉辛正傳》是正能量電影,不過必須要有點耐心和喜歡題材,另外介紹一部《三千年的渴望》則是風格蠻特別又難從預告中看出走向的魔幻電影,更族群限定一些。兩部都很有質感,但都建議先參考文章確認一下合不合口味。

 
《拉辛正傳》用單純的角度看複雜的世界
《拉辛正傳》是《阿甘正傳》〔Forrest〕的翻拍,由阿米爾罕〔Aamir Khan〕主演。IMDB的分數不太準,進去看細節會發現有近半的人給最低分,通常這些人是haters,純粹討厭這部電影的人,只是我不太清楚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haters(因為討厭直接全部否認的情況,常出現在比如政治或宗教議題的電影)。電影本身的質感挺好的,演得也很感人,單就一部電影來說,我覺得它真的完全不會爛到要給最低分。

或許有喜歡阿甘的人,不喜歡它被拍成印度版,或許有喜歡阿米爾罕的人,不喜歡他演這種弱智的角色,或許因為片中有談到宗教,但如果你都沒有這些特殊好惡問題,就繼續讀下去,看看這部片會不會是你的菜吧。

我自己是看過《阿甘正傳》的人,但太早了(那是1994年的片子,我是當年看的),後來也沒有再重看,所以知道大要,記得重要的橋段,細節就實在很模糊了。也因此我不會有「比較」的心態,就是很單純看阿米爾罕怎麼詮釋這個角色,對於一些還有印象的部分,反而還覺得改為印度版有些趣味在(比如把人生像是一盒巧克力改為印度的酥炸球)。若你是很熟阿甘的觀眾,建議可以抱著「看看變成印度版會對應或調整」的角度來欣賞,會更多樂趣(比如原本阿甘參與什麼戰爭,在印度要改為什麼戰爭);反之,如果心中都在比較「阿甘那樣比較好、這樣拍好奇怪、幹嘛把經典改成那樣」,那就不能好好享受電影了。


從來沒看過阿甘的觀眾,倒是可以直接看看《拉辛正傳》,不會和原作比較反而單純;另外,如果不是很習慣看老片所以應該也不會回頭看阿甘的較新觀眾,不如就看看《拉辛正傳》吧,這個故事還是值得一看的。

《拉辛正傳》可以看到感動,不過前提是需要點耐心,因為片長超過兩個半小時,且是講一個人物的電影,觀眾就是跟著這個人一生的經歷在走。並不是說拉辛的遭遇有多麼神奇,反而是因為他…弱智而有…魅力?他的媽媽給了他很多正能量,所以他雖然不聰明,但卻會用正面的角度看事情,也因為不聰明,反而帶出了一種單純,不懂心計,不懂鬥爭,不懂面子…不懂很多東西,也少了很多猜疑、假設、顧慮…。他和人的互動,看似很蠢,但那份蠢,到後來卻能讓和他互動的人喜歡上…或許就是因為我們的世界少了這麼單純的存在。他不懂因為宗教立場不同就應該要討厭你,他看到你就會想跟你分享,就算你給他碰壁,他也不懂尷尬,下次看到你仍然開心要給你擁抱,這樣的單純,在某些時候…特別是脆弱的時候,會變得很溫暖。

故事的設計,是用主角帶我們走過我們熟悉的時事,但用主角的角度去看(比如他媽媽告訴他戰爭是虐疾,他就會相信),讓我們體會一下不同的觀點(以及不要懂太多反而快樂?)。比較可惜的是,以前阿甘正傳用的背景我們還比較知道,把情境搬到印度,我想大部分非印度的觀眾,對於印度的歷史相對就沒那麼了解了,所以片中一些印度政壇的大事、和其他國家、宗教的糾紛,若不知道,就沒辦法感受拉辛版的認知和我們的認知有什麼不同,會少了這些。好在這部分的比重沒有太高,多半還是著重在拉辛與身邊的人的互動,都很簡單,到後來卻可愛到讓人感動…。


我蠻喜歡阿米爾罕的表現,像這樣子的電影,喜歡主角是很重要的。本來就討厭他的人,真的不適合。他能把一個所謂的笨蛋演到如此討喜,在很多細節拿捏上都不簡單。包括複雜的心情,也能呈現在那傻憨憨的臉上。

《拉辛正傳》是一部質感挺好的電影,但不見得那麼大眾化,一方面它是很長的劇情片,本來就是需要耐心的,單純求娛樂的話,過程是有些笑點,不過是點綴性質,可能無法讓求爽的觀眾滿足;另一方面,它的感動來自於人的相處,來自於做人處世的心態,都在簡單的真誠中,而不是用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情來催觀眾的淚,所以若這不是你能靜下心來好好感受的題材,不耐煩可能就會跑出來了。

我不會覺得它很「硬」,不是影展片的那種硬法,只是本身的性質就很人物生活導向,所以還是要看一下口味合不合了。

在這疫情或後疫情時期,來點這種單純的正能量也挺好的。

 
《三千年的渴望》「故事」在人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三千年的渴望》是一部蠻難分類的電影,當然它絕對是奇幻片,但它的形式和傳統奇幻電影蠻不一樣的,又有許多的愛情題材,跟我看了預告之後的猜想大不同,也實在難以用幾句話形容,就請耐心把文章看完吧。

我本來以為,《三千年的渴望》是以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的「無慾望」角色為主軸,遇到神燈精靈(伊卓瑞斯艾巴〔Idris Elba〕),找出內心渴望的過程,也許還會許願或是和精靈一起大冒險。卻發現,主軸反而是精靈在三千年來的經歷,而且是用說故事的形式來呈現。

所以,如果要說《三千年的渴望》有個主題,我會說那個主題是「故事」以及「說故事」,女主角就是敘事學家,而精靈本身知道、經歷過許多故事,電影的過程其實多半是他們之間的對談,只是他們的對談是「說故事」,也會談到故事存在的意義等等(當然,他們說的內容會演出來,不是只有說話而已)。


很抽象對吧?什麼叫以故事為主題的電影?真的很難形容,但大概不是從預告可以猜到的,所以至少要說,不要因為預告很吸引你而去看,那可能是誤導,但如果你喜歡在預告中看到的那種畫面、風格的感覺,倒是OK,「外觀上」正片的確是這種風格沒錯;不過內容就是要抱持會和預期不同的準備,開放一點去享受它。

電影中沒有什麼動作,說不上有什麼冒險,而是精靈訴說一段又一段他遇到的事情。這些事情和知名的阿拉伯故事有關(如果有看過一千零一夜,有些從裡面出來的內容),但又把靈精和這些故事結合,變成了熟悉又陌生的故事,這方面還蠻有創意。

坦白說,我覺得很深刻的感受…並沒有,就像我們看很多民間故事,並不會感動到痛哭或著迷到要一刷再刷吧,可是我們從小就會喜歡聽故事,那個故事的魅力,或許就是《三千年的渴望》想要呈現的。


導演的風格很強烈,觀眾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欣賞導演怎麼說這個說故事的故事。所以,若你是個喜歡看/聽奇幻故事的觀眾,《三千年的渴望》可能還挺吸引人的,但若你是單純要看一部冒險電影,這可能不見得是你要的。

不過,《三千年的渴望》要傳遞的訊息我並沒有很能感受到,關於如何看待「許願」或是「願望」,似乎沒有很清楚能烙印在我腦海的訊息。女主角的渴望,我也沒有很能體會,並不是沒有拍好,而是電影沒有放那麼多重心去描述這些,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講精靈以前的好幾段故事,現在的互動相對的比例就不高,很難深入,我以為會是重點的部分(女主角的願望或她和精靈的互動)反而沒有我想像的那麼重點。

如果你願意嘗試看看,去欣賞喬治米勒〔George Miller〕怎麼講一個精靈的故事,而不要那麼講究故事的邏輯、設定精確,那麼《三千年的渴望》是一部很好的選擇。但它可能不是三五好友隨便約、不論觀影資歷和口味都能很喜歡的那種爆米花電影。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