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2020) 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引爆Podcast( 播客) 的聲音經濟之後, 今(2021) 年初Clubhouse 則因特斯拉(Tesla) 執行長馬斯克現聲, 透過新聞報導的宣傳,瞬間引發全球網紅爭相加入Clubhouse 這個邀請制聲音社交平台的熱情,Clubhouse 邀請碼在拍賣網站上價格節節高升。然而,隨著使用者愈來愈多,網路聊天室的利用型態就愈來愈多元,跨國、互動、召之則來關之即去的特性,有播放音樂的、有轉播名人聊天錄音的、有聚眾炒股的、有大談禁忌議題的、有鼓勵不法活動的,各種實體世界中可能的音訊使用,都出現在Clubhouse 中,尤其是據稱近期即將推出「抖內房」,相信更多元的應用情境,勢必更容易引來各方(包括各國政府)的關切。
虛擬世界向來不是法外之地,Clubhouse這類語音社交平台,當然也不例外。首先傳出的是「隱私」議題,Clubhouse 被爆出其系統後端基礎架構技術來自於中國的公司,雖然其服務條款禁止錄音聊天室的內容,但並沒有任何有效的方式防止他人錄製,更不用說是來自於政府機關錄製的監控威脅;其次則是「著作權」議題,未經合法授權的音樂、錄音、語文著作的利用層出不窮;年初部分投資人在社群網站Reddit 和其他在線交易論壇號召散戶投資人, 透過免費交易軟體買入GameStop 股票軋空對沖基金,在媒體推波助瀾下曾將GameStop 由每股20 美元推升至400 美元,Clubhouse 難以事後透過各種網路爬蟲蒐集、追縱、分析的特性,也令各國金融監管機構頭疼不已;更不用說利用Clubhouse 進行各種煽惑他人犯罪、傳播不實或違法資訊等。以下從平台經營者、主持人及其他參與者等不同角度,來看Clubhouse 經營可能面臨的法律問題。
Clubhouse能主張自己是平台免於各種責任?
談到聊天室經營者的責任,就不得不回顧一下歷史,Yahoo 奇摩聊天室在2006 年11 月關閉,2007 年4 月進一步關閉即時通聊天室功能,原因為何?官方說法是,由於不斷被檢舉聊天室裡充斥援交與色情網站訊息,基於網路平台的社會公益責任,關閉聊天室服務。回到法律層面,現行「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40 條規定,「以宣傳品、出版品、廣播、電視、電信、網際網路或其他方法, 散布、傳送、刊登或張貼足以引誘、媒介、暗示或其他使兒童或少年有遭受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之虞之訊息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意圖營利而犯前項之罪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對於平台經營者而言,或許未必會被認為本身就是散布、傳送、刊登或張貼該等資訊的行為人,但配合檢舉刪除或採取前置的管理措施,甚至有些國家會要求平台配合「監控」,若要長期經營而不是炒短線,大量人力、成本的投入絕對難以避免,這或許就是聊天室服務平台經營的難處。
以個人資料保護而言,近日Clubhouse傳出130萬用戶資料外流駭客論壇,Clubhouse 雖澄清是應用程式介面(API)的公開內容,然而,無論是Clubhouse 主動透過API 提供串接,而由廠商存取後散布或是被動地遭不當流出,大量ID帳號、真實姓名、註冊日期、IG 或Twitter 帳號、追蹤人數,以及其邀請的朋友帳戶名等,已足造成使用者在虛擬及真實世界中身分冒用或網路釣魚的風險。而來自於全球各地的使用者,因為所處的「法域」不同,平台經營者即需做好面對不同國家、不同個人資料保護規範的準備。或許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下一個開罰的對象就是Clubhouse,畢竟Clubhouse也同樣吸引歐盟民眾使用,並未特別排除歐盟地區的民眾,就可能因為對於個人資料保護、個人資料跨境傳輸等未遵守GDPR,而需面臨相關的調查與處分。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1.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