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7/03 第60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北美智權網站
 
 
 
 
專利評析 日本智財權審判制度運作與實務透析:2024年《審判及上訴實務研究會》綜合報告
   
深入報導 2025年全球AI伺服器市場迎來變革時刻
   
研發創新 掌握亞洲生技新契機,2025亞洲生技大會7/23擴大登場!
   
智財管理 USPTO打詐!鎖定虛偽優惠聲明及問題簽名文件
   
 
日本智財權審判制度運作與實務透析:2024年《審判及上訴實務研究會》綜合報告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日本專利局 (JPO) 審判法院;圖片來源:Trial and Appeal Practitioner Study Group REPORT 2024 (Summary), Trial and Appeal Department, Japan Patent Office

日本專利局(JPO)審判暨上訴部自2006年起,每年均召集企業智慧財產權實務操作者、專利律師、律師及專利局行政法官等多方代表,組成「審判暨上訴實務研究會」(Trial and Appeal Practitioner Study Group) (下稱《研究會》)。此《研究會》旨在透過對具代表性之審判及法院裁判案件進行多角度分析,進而形塑審查與審判判斷的準則及將其細緻化,以提升日本智慧財產制度的透明度與預測性。

日本專利局 (JPO) 審判法院;圖片來源:Trial and Appeal Practitioner Study Group REPORT 2024 (Summary), Trial and Appeal Department, Japan Patent Office

2024年度的《研究會》報告 (下稱《報告》)共涵蓋六大領域(機械、化學一、化學二、電機、設計與商標),每領域各討論一項共通主題與一件具體個案,成員包括42名委員與5位法院觀察員,討論重點集中於進一步明確「進步性判斷」、「補充實驗資料可採性」、「設計相似性」及「近似複合商標的判定」等實務焦點。

2024年《審判暨上訴實務研究會》組織圖;圖片來源:Trial and Appeal Practitioner Study Group REPORT 2024 (Summary), Trial and Appeal Department, Japan Patent Office

專利領域分析

(1) 機械專利:於公開實施發明判斷進步性的挑戰

《報告》指出,相較於文獻發明,證明「公開實施發明」的進步性較為困難,尤其是在產品僅外觀可視、內部構造難以拆解分析時 (像是只供展示的產品),需仰賴間接證據(如模具圖、證人證詞等)組合構成「合理邏輯鏈」,以佐證其技術內容。

在使用間接(輔助)證據來證明一項公開實施的發明時,證據可以為基於各種不同形式的證據,例如不同的產品、模具圖、目錄和證人證詞。然而,這些證據的「同一性」(identity of evidence) 是有疑問的。一般來說,證據的同一性很難被嚴格證明,但如果能夠在法庭上提出合理的同一性證據,在許多情況下證據的同一性便有可能得到確立。那麼,即使每項單一證據均不足以證明公開實施發明的事實,但透過使用多項證據並提供合理解釋,該事實也很有可能被承認。

(2) 化學專利一 (一般化學):參數與數值限定發明,三大審查觀點交錯判斷創造性

在處理以參數或數值範圍構成要件的發明時,審查上須同時考慮三個環節:(1)是否容易想到(easily conceived)、(2) 所欲解決課題之新穎性與技術意義、(3) 技術效果是否具不可預測性與顯著性。《研究會》成員指出,在該技術領域中,「參數或數值限定的技術意涵」往往與被引用發明間的關聯性密切,而是否構成創造性,關鍵在於其是否超越可合理預期之範圍。

此外,若主引證發明與申請案所屬技術領域或解決問題不一致,則更需仔細考量該「不一致性」是否削弱推導創造性的基礎。這也顯示,傳統以「是否可由引證文獻導出」的線性思考已不足,必須導入「全貌性技術判斷」模式,對比引用文獻、申請案與公知技術三方技術關係。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83期:日本智財權審判制度運作與實務透析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2025年全球AI伺服器市場迎來變革時刻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根據TrendForce統計,2025年全球伺服器整體出貨量將成長約5%,其中人工智慧(AI)伺服器的需求將會繼續攀升。2024年AI伺服器出貨量年增46%,預計2025年全球AI伺服器規模將達到約210萬台,年增約24.5 %,以滿足雲端運算服務供應商(CSP)和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對生成式人工智慧訓練和推理應用的需求。展望2025~2026年,北美和中國的主要CSP將成為AI伺服器訂單的主要推動力。預計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關稅相關的不確定性仍將是最大的風險……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TrendForce集邦科技研究經理龔明德在「CompuForum 2025–智鏈驅動 釋放AI算力」研討會指出,美系Microsoft、Google、AWS、Meta等四大CSP是 人工智慧市場成長的主要驅動力,也是高階AI伺服器的需求來源,其中又以搭載輝達(NVIDIA)GPU的AI伺服器機種占大宗;中國方面,在DeepSeek問世和人工智慧自主性需求不斷成長的推動下,CSP在中國同樣保持強勁的成長動能,並進一步推升CSP對於自研低成本ASIC的投資意願,並加速從AI訓練轉向推論發展。

圖1. TrendForce集邦科技研究經理龔明德解析全球 AI Server 市場及供應鏈發展趨勢;圖片來源:TrendForce提供

TrendForce預估,NVIDIA針對大型雲端服務商、HPC 超級電腦與AI研發中心開發的超級晶片GB200,出貨量預計將在 2025 年第二季後放量,而GB300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出貨,預計將在第四季左右開始更大幅度的增產。

2025年AI伺服器市場規模

預計到2025年,全球AI伺服器市場價值將達到3,000億美元,年增46.1%,主要將由基於NVIDIA Blackwell平台的新型HGX和GB Rack的AI伺服器模型推動成長,AI伺服器將占整體伺服器市場總值的72%。

圖2. 全球伺服器出貨量預測;圖片來源:TrendForce,2025年6月

從AI伺服器出貨量主要晶片供應商來看,由於美國出口管制規則及相關因素,2025年NVIDIA Blackwell GPU解決方案的出貨量預計在將比其他供應商成長更高,NVIDIA的市占率預計將擴大到70%左右,CSP自研的ASIC以及其他中國本土的 AI 晶片供應商市占率則維持相對穩定;在基於GPU的AI伺服器領域中,NVIDIA的市占率預計將超過90%,而AMD占比預計為7%∼8%。

延伸閱讀:地緣政治推動AI晶片自主浪潮,中美雲端巨頭齊拚自研ASIC晶片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83期:日本智財權審判制度運作與實務透析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掌握亞洲生技新契機,2025亞洲生技大會7/23擴大登場!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國際生技產業盛事2025亞洲生技大會將於7月23至27日假南港展覽館舉辦,延續去(2024)年創新科技、投資高峰及區域合作三大論壇,今年將結合兩項Demo Day及生醫園區參訪擴大舉辦,整體活動從五天延長至九天,相關活動跨越三週,目前已有超過900家指標公司參展、2200個攤位,橫跨14大主題展區,預計將吸引來自50國生技專業人士參與,引領全球生技創新邁向新紀元。

圖片來源:Bio AsiaTaiwan官網

掌握亞洲生技新契機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Taiwan BIO)劉理成理事長表示,今年大會主題為「掌握亞洲生技新契機」(Next Wave of Biotech Opportunities),內容包括:創新科技、投資高峰及區域合作等三大論壇、亞洲生技大展、商機媒合會、公司展望說明會、主題研討會等五大活動。而隨著國內生醫新創公司增加,大會也與國內兩大扶持生醫新創活動:國家生技園區Demo Day 及比翼x北醫x秀傳Demo Day合作,成為大會系列活動,能協助國內生醫新創公司透過亞洲生技大會創造更多國際合作機會。

圖1. 2025亞洲生技大會將於7月23至27日假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展出;圖片來源: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提供

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指出,2024年擴大舉辦的投資論壇,今年將持續辦理,除了透過國內外創投邀請旗下所投資之生技公司參加遴選,最終將選出30隊國內外優秀生技公司進行公司簡報。隨著併購交易成為國際生技產業趨勢,今年大會也特別邀請Amgen、Abbvie、Gilead、Novo Nordisc、羅氏、諾華、AZ、第一三共、illumina、GE Healtcare等國際大廠高階主管參與探討併購與技術授權議題;同時也邀請包含英國創投Syncona、美國基因檢測公司Illumina旗下創投illumina Ventures、VMS集團、CoBro Ventures等50家創投與會。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Demo Day促成近百場與國際藥廠和加速器的媒合會談、人才媒合,今年將邀請超過50隊新創公司進行團隊簡報,獲選團隊將可獲得園區加值輔導;比翼x北醫x秀傳Demo Day則是台灣唯一聯合醫療體系的新創活動,聚焦人工智能、數位健康及醫療器材。李鍾熙表示,透過今年合作,期盼能增加國際對台灣生醫新創體系的了解,力推新創進軍國際。

區域合作論壇(Regional Collaboration Forum)則是與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共同合作,今年首度邀請國技生技協會聯盟(ICBA)主席克萊爾·斯肯特爾伯里(Claire Skentelbery)來台,與日本、美國、歐盟、加拿大、澳洲、韓國、比利時、新加坡、泰國、印度、馬來西亞等各方代表共同討論各國生技投資、法規、商機合作等議題,除了全體會議之外,美國、澳洲、加拿大、日本、比利時、印度均有舉辦專場會議討論。

圖2. 2025區域合作論壇議程;圖片來源:Bio AsiaTaiwan官網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83期:日本智財權審判制度運作與實務透析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USPTO打詐!鎖定虛偽優惠聲明及問題簽名文件
黃蘭閔/北美智權 智權法研組

資料來源:USPTO

USPTO宣布,利用不實優惠資格聲明短繳規費者,將依法加徵欠繳金額至少三倍的罰款,而非署名人親簽的簽文,亦是其打詐查察重點。若官方認定事涉違規,視情節輕重,可合併執行多重處分,包括但不限於所涉案件USPTO程序中止、代理人移送懲戒之類。

2025年6月12日,USPTO發布新聞稿[1]:查有不肖人士,提交不實的微實體或小實體聲明、短繳規費,針對這類違規行為,USPTO將額外開徵欠繳金額至少三倍的罰款,請注意,三倍是低標,法條文字規定的罰款金額上未封頂。除此之外,USPTO目前也緊盯問題簽名文件,目前尚不清楚USPTO作此宣布之後會有多大動作,但若被認定確因不實聲明短繳規費、所提簽文簽名為偽,視違規情節輕重,依37 CFR 11.18等條文規範,可合併執行多重處分,包括但不限於所涉案件USPTO程序中止、代理人移送懲戒之類。提交優惠實體資格聲明及其他各項簽名文件,務須慎重依法處理。

三倍罰金法規背景

2022年12月29日起,微實體及小實體多數專利規費優惠幅度調升,由原先的50%及75%,上調至60%及80%。許多人只注意到優惠幅度的變化,但其實當時修法也同時修訂35 U.S.C. 41(j)及123(f)條文,新增規定:遇有不實利用微實體、小實體聲明短繳規費者,USPTO應額外加徵至少三倍欠繳金額的罰款。

小實體規範可見於37 CFR 1.27及MPEP 509.02-03;小實體若額外符合37 CFR 1.29規定,可享微實體優惠,詳細說明可參考MPEP 509.04。其實主張適用微實體、小實體優惠時,有現成制式表格可使用,操作不難,但其定義隱藏著各式魔鬼,部分條件不容易判斷是否適用。

以37 CFR 1.27(a)(2)所說小型企業為例,「含關聯企業(affiliates)員工總數需未超過500人」,但是指哪個時點或哪段期間的員工總數?什麼樣的人員是必須計入的員工?尤其是哪些公司會被算進關聯企業?負責判斷的美國小型企業管理處(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BA)整理了參考資料[2],但實際查詢,很多時候連申請企業內部人都不一定能全盤掌握必要資訊、正確加以判斷。對此,MPEP 509.03(a)特別提醒,在完成事實查核之前,不應冒然提交相關聲明。

任何人向USPTO提交文件,無論這人是不是具有USPTO註冊專利代理人的身分,都視為已依37 CFR 11.18(b)宣誓。宣誓內容涵蓋眾多,包括但不限於:知悉可依18 U.S.C. 1001或其他刑法規定追究違規人等的責任,且所涉文件可能被銷毀、所涉案件可能面臨中止程序等處分。因此,若想遞交微實體、小實體聲明,務先盡可能查核相關事實,確信所提聲明為真、無不當目的。

不實聲明查處辦法

依USPTO最新公告,若發現存在微實體、小實體不實聲明情事,將同時採取兩項動作:一方面寄發欠款單暨理由陳述令合併通知書(combined notice of payment deficiency and order to show cause),說明其初步判斷之依據,並邀請當事人於期限內說明答辯;另一方面,USPTO內部將暫停所涉案件的官方審查作業,在欠款及罰金問題解決之前,所涉案件不會續行審查。

而當事人可選擇的回應有三:一,檢附證據答辯說明的確具優惠實體資格,但光是提示原遞交的聲明、重簽並重遞新的微實體或小實體聲明,不會被USPTO接受。二,檢附充分證據說明因無心之失提交錯誤聲明,同時依規定補費更正;USPTO將考當事人是否先做過合理的事實查核、有無遞交不實聲明的作業模式,決定是否接受其說詞。三,若確實是不實聲明,且無法檢附證據說服USPTO錯誤起於無心之失,仍應依規定補費更正,同時應表明願意支付官方所定罰金。

之後,USPTO將參考當事人期限內所提回覆及案卷全部記錄,再發布其終局判斷,說明是否處以罰鍰及其金額。原則上,除非當事人能證明無不實聲明或不實聲明是無心之過,針對2022年12月29日起所繳規費欠款,USPTO將訂定至少三倍欠繳金額的罰款,且因屬於37 CFR l.704(c)規範的申請人延誤,若申請案公告授權,所獲專利權期間調整(patent term adjustment,簡稱PTA),並應扣除通知書發文日至欠費及罰金繳清日中間的天數。

重點是,若USPTO終局判斷載有罰金且此一結論未被推翻,當事人即積欠美國政府該筆罰金款項,即使申請案廢案或專利權期滿消滅,都不會隨之一筆勾銷。若僅補繳欠款但未繳罰金,將面臨美國政府追繳程序,且USPTO可依37 CFR 11.18合併執行其他處分;若僅繳交罰金,但未補繳欠費,待補費官期結束,將導致所涉案件廢案。USPTO並強調,代理人基本受《USPTO專業行為守則》(USPTO Rule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規範,可依37 CFR 11.15、11.19、11.20等條文予以停牌、除名、申誡或做其他懲處。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83期:日本智財權審判制度運作與實務透析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