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1/06 第62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北美智權網站
 
 
 
 
專利評析 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研發趨勢及能量
   
深入報導 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如何華麗轉型
   
研發創新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結果揭曉 逾五百項創新成果齊耀登場
   
智財管理 USPTO開辦AI自動檢索試行計畫 圖助申請人初步判斷相關發明價值
   
 
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研發趨勢及能量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攝影: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創博會,Taiwan Innotech Expo /TIE)於10月18日圓滿閉幕。創博會由11個政府部會共同主辦,外貿協會及工研院執行,吸引來自19個國家、442家參展單位。三天展期國內外參觀人數近11,000名,並有來自墨西哥、加拿大、馬來西亞、德國、日本等國的智慧局、科研機構及公協會代表遠道參訪,與參展單位深入交流,凸顯創博會為全球技術交流與創新合作的重鎮舞台,也讓台灣的創新實力在國際舞臺上更具聲量。

攝影:北美智權報/唐銘偉

今年創博會以「AI跨域創新,智慧驅動未來」為主軸,設置「創新經濟館」、「未來科技館」、「智慧永續館」及「發明競賽區」三館一區,展出超過1,100件創新技術,完整呈現台灣在半導體、資通訊、綠色永續、國家安全與醫療等關鍵產業中的AI佈局與技術深耕。

「創新經濟館」以AI應用串聯次世代通訊、半導體、精準健康、智慧機械與能源轉型等五大主題,搭配展品與互動體驗,帶領觀眾探索AI在日常生活與產業升級的潛能。其中更將甫於大阪世博亮相的「生命劇場 ─ 數位雙生巨量裝置展演技術」搬進展場,運用AI自動分配畫面與多螢幕、多轉軸控制,結合沉浸式光影展演,呈現震撼的視覺體驗。

攝影:北美智權報/唐銘偉

「未來科技館」聚焦智慧機器人、量子科技、運動科技、AI應用與產學合作、晶創台灣方案及未來科技獎等六大主題,展出220項技術成果。其中,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提出的「軌道臨時速度限制系統」結合災害預警、行控與智慧監測,能即時偵測軌道異常,有效降低列車與入侵車輛碰撞風險,被譽為通勤安全的隱形守護者。

攝影:北美智權報/唐銘偉

「智慧永續館」由六大部會共同策展,以「循環永續」、「韌性賦能」、「智慧創新」三大主軸,展現台灣面對全球永續議題的具體行動。農業部的「AI智慧畜禽健康監測技術」以熱影像、影像辨識、聲紋分析及物聯網技術打造非接觸式監測系統,有效提升畜禽場域管理效率與動物福祉,並推動農業轉型邁向永續發展。

攝影:北美智權報/唐銘偉

備受矚目的「發明競賽區」,今年共有554件專利角逐各類獎項。[1] 在國外發明區,韓國發明振興會(KIPA)、泰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T)及墨西哥專利局(IMPI)等單位表現亮眼,高達73件專利榮獲殊榮。現場亦吸引來自美國、德國、波蘭及烏干達等多國買主積極洽談合作,並有廠商成功與天使投資人媒合;來自日本北海道的參展商更與我國農業部達成技術合作意向,展現無限商機。進一步強化創博會作為促進全球創新與專利交流的重要樞紐。

此外,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策劃的「台灣專利超級站」展出40項國家發明創作獎得獎技術,並以11件醫療專利打造出「智慧診間」情境,讓參觀者能親臨模擬場景感受 AI 醫療的應用藍圖。中強光電提供的「投影系統及投影方法」專利,也在互動體驗區中展現其技術魅力。

攝影:北美智權報/唐銘偉

台灣科研成果大公開:吳誠文強調跨部會合作與全球信賴夥伴角色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誠文於2025創博會的致詞中,明確指出台灣科技研發工作的核心價值,在於將成果應用至各部會的施政,進而協助社會產業發展。他強調,在展會上所見的豐碩成果,絕非單一部會之功勞,而是各部會通力合作下的重要里程碑。「此次展會不僅是向國人展示國家在各領域的科技實力,更是一次對全球友善國家的盛情邀約,期盼能與世界共同合作」。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誠文;攝影:北美智權報/唐銘偉

在各部會中,吳誠文特別點名感謝經濟部,其展示區域不僅最大且最重要,原因無他,科技研發最終目的在於服務社會,這項任務必須仰賴產業與民間的力量來協助方能辦到,單靠政府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與此同時,學研的力量亦不容小覷,國科會所代表的不同學術研究機構的研發成果,在本是次展會上同樣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91期: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研發趨勢及能量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如何華麗轉型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圖片來源:國原院提供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剛剛熱鬧落幕。在今年智慧局主辦的發明競賽中,共有超過500件作品角逐最高榮譽,最終選出14件鉑金獎得主,其中一座就來自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國原院)。研發產能向來豐沛的國原院,一直是發明競賽的常勝軍,也是唯一連續四年獲得雙鉑金的機構。國原院前身為核能研究所,除了聚焦核能與輻射應用的技術研發,為響應低碳社會與能源轉型,也投入新能源與系統整合、放射性同位素的新藥研發、核醫藥物製備等各項領域,進一步串接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應用,積極布局國內外科技交流與技術移轉,讓研發成果走出實驗室。

改制行政法人滿兩年

國原院前身為核能研究所,1966年《原子能法》公布後,為研究機構的提供了設立的法源依據。1968年核能研究所正式成立,初期由中山科學研究院代為運作,直到1988年行政院核定將核能研究所歸建於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並在1990年公布實施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的組織條例。

2023年5月,在台灣政府組織迎來大變革的背景下,立法院三讀通過將核能研究所改制為行政法人,同年9月27日「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正式成立,也就是現在廣為人知的國原院,在國原院院長高梓木的帶領下,改制至今剛滿兩週年。行政法人打破以往政府、民間體制上的二分法,在傳統行政機關之外,成立公法性質的法人,將不適合由行政機關及民間辦理的公共事務,改由行政法人來處理。行政法人相較行政機關更具有人事及財務自主性,並透過績效評鑑制度強化經營責任及成本效益。

一般人聽到「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最直覺的想法就是「研究原子能的機構」,或是停留在研究核能的印象,雖然國原院的主要定位是原子能科技的研發與應用,致力研究核能安全、核後端(如核設施除役、放射性廢棄物處理),以及核醫製藥、輻射應用等原子能科技的相關領域,其實除了「核能安全研究中心」外,國原院下轄高達10個研究所,業務範圍包括材料、化學、電機及資控、輻射防護、化學工程、物理研究、同位素應用等等,將原子能科技朝向「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延伸,意即不只是傳統核能技術,而是結合能源轉型、低碳社會等議題全面性發展,拓展到更廣的能源與技術整合領域。而國原院「行政法人」這樣的新身份,更有助於跨領域整合,並與國內外展開合作技術移轉與產業化。

圖1. 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組織架構;圖片來源:國原院官網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91期: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研發趨勢及能量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結果揭曉 逾五百項創新成果齊耀登場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25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aiwan Innotech Expo, TIE)發明競賽頒獎典禮於10月18日在隆重且愉悅的氣氛中舉行。今年共有554件參賽作品角逐鉑金獎、金獎、銀獎與銅獎等殊榮,吸引國內外發明人、企業代表與研究團隊齊聚一堂,展現台灣科技創新與智慧財產應用的豐沛能量。

國際嘉賓雲集 展現台灣創新實力

TIE發明競場頒獎典禮出席貴賓包括經濟部智慧財產局(TIPO)局長廖承威、台達電子法務長葉國良、鴻海科技集團經理林鵬飛、明門集團劉副總經理、以及微星科技智權室代表冷耀世等產業界重要人士。此外,韓國發明振興會(KIPA)理事長金時亨與泰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T)執行長Wiparat De-ong等國際貴賓亦親臨現場,共同見證亞洲地區創新研發的交流成果。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91期: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研發趨勢及能量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USPTO開辦AI自動檢索試行計畫 圖助申請人初步判斷相關發明價值
黃蘭閔/北美智權 智權法規研究組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USPTO開辦AI自動檢索試行計畫(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earch Automated Pilot (ASAP!) Program),繳費報名後獲准參加者,可在實審前收到AI檢索結果,但無優先進入實審的效果,理想狀況下,有機會藉此預知專利申請的前方障礙,並據以修正Claim、調整申請策略,有利USPTO及申請人提升資源運用效率。

USPTO宣布開辦AI自動檢索試行計畫(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earch Automated Pilot (ASAP!) Program),希望能藉此提升美國專利申請效率。其基本規則是:申請人繳費報名後,獲准參加者,不會因此讓申請案加速審查,但在實審開始之前,可提早收到一份前案清單,有機會預知申請案存在哪些核准障礙,並據以重新調整申請策略、修正申請專利範圍,在理想狀況下,應可減少核駁答辯往返次數,節省專利申請時間及支出。然而,依本項辦法付費取得的前案清單,不是USPTO審查官人工檢索結果,部分專家對其精準度及價值頗多質疑。

試行辦法

這項辦法有半年試行時間,起自2025年10月20日,迄於2026年4月20日。不過USPTO留有但書,該局各技術審查中心(Technology Center,簡稱TC)接受參加的申請案數量有限,要是全都達到200件以上,USPTO即準備提前結束試辦。同時,USPTO也保留辦法變更可能,試行期間及相關規定不排除再有調整,有意報名的申請人,宜注意USPTO官方公告。

依目前USPTO發布辦法,僅接受以試行期間申請的新案報名,且申請案必須是依35 U.S.C. 111(a)提出的發明正式申請案。PCT進入美國的美國國家階段申請案無法參加;植物案、設計案、Reissue案、各類延續案(continuing application,含CA/CON、DIV、CIP)也都排除在外。

申請人需注意,用以報名的申請案,其說明書、請求項、摘要,都須符合DOCX送件官方規定,連同指定制式表格PTO/SB/470及37 CFR 1.17(f)規費[1],全都備妥之後,必須同日一起以Patent Center線上遞交,此外,申請人還需登記加入Patent Center Electronic Office (e-Office) Action Program。萬一報名有瑕疵,無補救機會,也不會退報名所繳37 CFR 1.17(f)規費。

不過,雖是新案送件之日就需報名,USPTO會先處理形式初審,之後才開始審核是否准予參加。若確認可准予參加,USPTO會先通知申請人報名成功,並著手安排AI自動檢索,之後再另外寄發官函,通知申請人檢索結果。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91期: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研發趨勢及能量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