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08/02/15 第 237 期 

  ★直接訂閱

 

˙本次主題:老子道論初探
˙遙光絮語:鼠運亨通

 

老子道論初探

 

 

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第二二七期 2008/02/15

主題:老子道論初探

 

壹、前言

著手寫「老子的道論」,其實戰戰兢兢,畢竟,以人類的有限,去追尋一種無限存在的東西,提不及完整,更是時常思緒流失,轉念之間,往往一片空白,顯的吃力了。從經文中,蒐集較為直接的、切身的與道相關的篇章,做道論的基本較為概念化的說明。並以王邦雄先生的思維為輔助參考;單單從字面上去思考,再加上天外飛來一筆的想法,怕就這樣曲解真意了。

我以陳鼓應的說法,作為大範圍的分類,道藏於文字之間的意涵:

一、實存意義的道:
(一)道的「真實存在」,是「惚恍」,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不具任何形象的實存體。
(二)道的無形,道不可名;「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隨形來」,道無形,所以不可名(因名而有限制),所以是無限性的,也是永久存在的。(有形之物,必是存於特殊時空的具體物象,存在於特殊時空的物象必是會生滅變化的,不能長久。)
(三)道是變體、動體,「周行而不殆」,整個宇宙都隨著道永遠在變,亦由於「道」的變動,而生萬物,於此道是天地萬物創造的本源。

二、規律性的道:
道固然無形不可見,惚恍不可隨,但作用於萬物時,表現了某一規律,而這規律可以作為我們人類的行為效準。
(一)對立轉化,一切現象都是在相反對立的狀態下形成;相反相成是推動事物變化發展的力量,而任何事物也是因著對立面而存在。
(二)循環運動的規律,事物變化是「相反相成」而來,故綜觀所有的發展事件,可以歸之「物極必反」脈絡。

三、生活準則的道:
「失道而後德」(三十八章);混一的道,在創生的活動中,內化於萬物,而成為各物的屬性,這便是「德」。道,是先得的渾沌,是不可望不可及的境地,而德,儘管是道的落實,卻也是道的失落,人類可達這「後得的渾沌」,德的境界。此意涵,強調著落實的基本精神與特性,是自然無為,也是致虛守靜,柔弱、不爭、慈、儉、樸等。

再輔以王邦雄先生的想法,分為道體描述裡,可以看出的「道的幽微」以及其「超越性」;以及其所強調的觀念:宇宙之於人的對立性,造成自古至今對人生始終感到不安、徬徨,老子以超離特定時空的人物事態對這人類存在的問題做一省思,繼而間接成就「宇宙論」的思維,而哲學的主動機與目的,其實仍在追求人類安身立命之道:儘管是形而上的論述,透過主體性(人)的修證,而有所體悟,故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出乎生命體而得的道,與生活準則之道的差異,在於後者主要是要強調其道的特性與精神內涵,而前者,則是要表現出由人體驗而來的「實存意義之道」,在此作一說明。

文字的呈現,找到概括性的道的範疇,以「後設語言」,體會老子之道,不能盡老子之心,不能像奧修談論老子一般輕鬆自在,像在說自己的話,所以有所殘缺,無法圓融。怕是過於單薄,於是輔以王邦雄先生的文字;於經文之外,加以闡述老子哲學中「被隱藏」的部分,以補填空缺。

貳、老子道論

一、實存意義的道
(一)超越性—隱弱不明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這裡談及一種「瞭解」與否的關係;世界是怎麼來的?是本體;這個世界是什麼?我們試著找尋根源欲加說明,然可知的,往往是無窮後退的答案;那麼人又是什麼?若是這無窮後退,我們將之設為一個「X」,那麼「人」有這能力去瞭解「X」?「X」是個無窮的概念,人有辦法以有限去瞭解無窮嗎?

道家以「X」作為根基,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五十一章)我們可以體會道的無所不在,因為我們本身就因他而存在,但是卻永遠抓不到整體,只能是片面,因為人在廣闊無盡的道中,只能是一種「境內之觀」,因為深陷其中,於是無法完整看透。

於是乎,我們說「道可道,非常道」,只是片面的東西,終究不足以說明「道」。儘管「名用以指實」,但在我們傳統觀念裡,也強調「名實相符」,但是「內容之實」與「符號表達」終究是有落差,有遺憾的;從西方邏輯觀念來說,這種遺憾,成就了「名可以約定成俗,名可以只是象徵」,在西方哲學裡,我們可以知道「名」只意味著一個工具,得以概知的工具。

所以對於經文裡的說法,在邏輯上可以給予反駁;但也說,老子哲學並不同於套西方邏輯思維,這裡可以留有空間。

「無」→「始」,「有」→「母」,始是開始存在;母,則意味著母子關連性;無,是天地的本始,有是萬物的根源,無與有,指稱是道的,說明著一種由無形質落實向有形質的活動過程;王弼則作「無名」、「有名」解,「凡有皆始於無,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有之所始,以無為本,將欲全有,必反全無」(「凡有皆始於無」—王弼注)言「萬物自生」則「有」,而「有則生於無」,皆是極力闡述道生萬物的歷程。然學者反駁王弼之說,認為「道是無,此一層;天地是有,再一層:天下萬物又是一層」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著層次上的差別,又說,老子思想中是連著本體而言的宇宙論,就道之本體論而言,道則是超乎有無,又兼攝有無,道本身是超越的無,亦是內在的有,於胎中孕育了天下萬物。

補此之說,在於這解釋特別強調了道的超越性;而本身對於文字的摸索,往往只停留在這是歷程的闡述,或作課本單篇的認知,於此再一次思考,確認對道的闡釋,較為薄弱部分。

「道之本出於無,故常無,所以觀其妙;道之用常歸於有,故常有,得以自觀其徼」,則是屬於「出乎生命的體會道」,道無形不可隨,但又無所不在,怎麼得知他的無所不在—於「有」去觀察,而體會,於「無」作為本源(推敲出來,作為一個「理」,完成殘缺的推演邏輯),因為所有的存在,都來自一開始的不存在,我想可以感受(但或許不用瞭解)這「不存在」的奧妙!

有無,「同出於道」,但可以說是不同的兩個階段;又說道本身無具體形象,故沒有名稱,所以不能說同,而代以「玄」(「玄,是一種冥默無有的狀態,非一確定名稱」)。

首章,構建了《道德經》的根基思想,並予以「定義」,而道論也於此展開。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六章)意旨虛空的變化不停竭,這是微妙的母性,微妙的母性之門,是天地的根源。它連綿不絕永存著,作用無窮無盡。

文中以「谷」象徵道體狀態,以「神」說明其綿延不絕,如同「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五章)天地間就像一個風箱空虛但鼓動起來,生生不息,沒有窮竭。以具體物像象徵無法認知的道體,以文學手法,以加深對道的認知,並以此作為整個理論的概念化模型,這是文字給我的感受。這裡沒有生命主體的體現道,而是直指那無形無名之樸的想像。道的生生不息,是否也給予了人生命短暫的一點安慰?老子的思想是從宇宙宏觀角度,看盡人世,進而賦予人另一面象;戰亂的年代,人的不安更是深刻的(人的生命如此脆弱有限),給予這開闊角度,也是道家面對現實的一個對應點吧!(儘管這只是道體的狀態闡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道體是「視之不見,名曰微;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十四章)道體無色、無聲、無形,其形象是不能追究的,渾淪為一體,無法名狀,不顯光亮,不顯陰暗,紛紜不絕,並且總是反為最初不見之狀,稱老子喚其為「惚恍」。後亦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以無形始物,不繫成物,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然,故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也。」(《王弼注》)意指道雖窈冥深遠無法見,但萬物根據它而生,故得知其實際存在。(生命主體驗證道)知道了他的存在,體認宇宙之生成根源—「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像帝之先。」(四章)。

說其「周行無所不至」,故「能生全大形,故可以為天下母也」(《王弼注》),又說其名定形,但是道卻是渾沌,無形,故不知其名。以「大」稱之,不過是「道取於無物,而不由也。是混成之中,可言之稱最大也。」(《王弼注》)

之後闡明了其運動之廣之遠,最終返回本源之基本韻律(規律性的道)。其又說宇宙間的四大,而人亦是其中之一。「天地之性,人為貴,而王是人之主也,雖不識大,亦復為大,與三匹,故曰王亦大」(王弼注本經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王弼注》),不管其注為「王」,針對於「人之貴」,多作說明:老子哲學,是對儒家作一反思,儒家的「宏道之道」,是「人文化成的開出之道」,是一外爍的、虛浮的仁義道德束縛。依此反省,則知人始終身陷自我框架中,盲目不自知打轉,儘管感到不安,也不知所從。這是「人心定執」(「人之心智的直取之下,道淪為「可道」,德轉為「下德」);因為心的定執,造成道的封限。

分類標題之中,可見「出乎生命的體而得」,這直指由萬物(人)之體現,去體會道;於此可知人為影響之大,其愚弄人的力量來自於人,以此說明老子說「人亦大」之因。

接著,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自然。從資料中可知這造成了爭議,自然?何謂自然?是另一境界還是?王邦雄先生等學者,則多傾向於:道不為其自身之作為一切存在根源的法則。認為其並非另一境界,而是道自身原則罷了。

(二)出乎生命的體而得---道的內化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三十二章)

老子用「樸」,形容道原始無名狀態,道是真實存在,儘管惚恍、不可見,但是落實到人世之時呢?侯王若能守這無名之樸,人民就能安然自適,各遂其生。再者落實到人世的道,使萬物興作,而有了「物」(「有,名萬物之母」),固有名,有名,而定名分,而有規矩,而人知道了規矩限度,沒有逾越,也就沒有危險了。

引述這章的部分,想說明,從人去體驗道的存在。前一部份都直指道的狀態,道的韻律活動,而這一部份則是從落實的角度,去體驗看不見聽不到卻實際存在的道。〈三十四章〉亦說:「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大道廣泛流行,無所不到,萬物依恃道生,萬物最終歸附於它,卻也不為主宰,表現了「生活準則之道」之精神;再者萬物之生,萬物所歸,皆由道,於此我們得知道之實存,體驗其為「眾妙之門」,懂得「常有,欲以觀其徼」(一章)之經驗。

再者,相對於「先知」篇章中「善與罪」的詮釋,紀伯倫反向思考這是非道德判斷的標準,「沒有你們大家隱藏著的惡念,犯錯的人也不會犯錯」(《先知》),於是我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感到疑惑。老子哲學是不同於西方邏輯理念的,我想,因為形與名,名與實概念的確是深植在中國人思維裡,這便是東西方哲學的差異吧!而在西方哲學思考裡:惡,是善的缺乏,沒有刻意訂立規矩,刻意區別,而對於善的缺乏,也只是閃避。

再者,如〈三十五章〉「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執守大道,(「若主執之,則天下歸往」〈王弼注〉)天下歸往;而大象(大道),「無形無識不偏不彰,故萬物得往,而不害妨」〈王弼注〉,於是,歸往而不害,於是,大家都平和安泰。執守道,便能平和安泰,呼應前者:始道的落實,於此萬物生,而有形有名有制,遵之,可以不殆。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樂與餌,過客止。〈三十五章〉

「言道之深大,人聞道之言,乃更不如。樂與餌應時感悅人心,樂與餌能令過客止,而道之出言,淡然無謂,視之不足見,則不足以悅其目,聽之不足聞,則不足以娛其耳,若無所中然,乃用之不可窮極也。」(〈王弼注〉)道之表述,沒有俗世所愛戴的音樂美食(或作俗世重視的仁義禮法之治),我們看不到它,也聽不到它,如同得不到任何滿足般,但卻用之不盡。相之於仁義禮治,「道」真切多了!道家對儒家的省思,就在於那如同音樂與美食的浮華詞彙—仁義禮治,對此作批判。之於人,道之用無窮盡,因為道乃是,「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二十五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

「萬物萬形,其歸一也」(《王弼注》)。道的獨立無偶,蘊含著「有、無」,有無相「生」,而萬物皆由此「生」而生。亦是闡述道生萬物之理,又「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意識我們之所以存在與道的關連性;因之而生,故其存在始有萬物生,從此體會道之實存。

二、規律性的道
(一)相反相成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三十六章〉

此章節,王弼注中,賦予了人文意涵。而就翕張、弱強、廢舉、奪與之間,認為事物發展到極端之時,便走向了對立面(「微明」(機先徵兆)),於此可知促使萬物發展的便是這「對立轉化」。

儘管老子強調柔弱勝剛強,守虛、守柔、守慈之單一面,但是還是可以存疑既然事物為對立轉化而發展,那為什麼又要去預防事物之對立呢?王邦雄先生說,心執,所以人劃地自限,所以道被封鎖。其對於經文中缺乏人性論之探討,試作解釋;或許這一部份,也是如同:〈三十七章〉中,既然是道化萬物,萬物內化了道,以致「道無為而無不為」,那為什麼會「化而欲作」,這都是道家的「隱性系統」,可以再多琢磨。

(二)反本復初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四十章〉

「道的生成萬物在於返回它自身的和諧作用之中,此之謂天下萬物生於有,而道之所以能成此大用,就在自身的虛弱,此之謂有生於無。」〈老子哲學〉經文意指道的運動是循環的,而《老子哲學》中,所做的解釋則已是提升到「反本復出」;老子強調著任何事物在相反對力下形成,但其又強調著守柔(單一面)等精神,又事物的跟本是虛靜的狀態。老子認為紛紜的律動中,只有返回根本,持守虛靜,才是知道而常。(「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十六章〉)

三、生活準則的道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七章〉

這一章,建構了聖人形象,聖人即道;道是本,而聖人則是道的顯現而已;我們或許會懷疑「聖人的實存性」,不過這必是老子哲學裡塑造的理想人格。

天長地久。天地之能長久,在於那一切運作不為自我;有道的人把自己退在後面,反而贏得了愛戴,保全性命;也就是因為不自私,故反成就自己。我們從理想人格裡,體察道的精神;如同「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徵,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八章〉;生活準則的道,表述了道的精神,後者以水的特性喻是理想人格,而水的特性,第一便是「柔」,二則「處下」。「身退」,不是法家的權謀之術,是「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三十二章〉的落實,故將此篇分於生活準則之道。

再者,「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四十三章〉
此也強調了「守柔」精神,又「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五十二章〉能察見細微的叫做「明」,能持守柔弱的,是「強」。運用智慧的光,反照內在的明,不給自己帶來災殃,是承襲常道,守其生活準則之道。

之後亦引出「無為」精神,又於〈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順自然,故「萬物無不由為以治以成之也」〈王弼注〉(疑注文有錯,作「無不為,萬物由之以始以成」),強調無為,故能有所為。

而〈五十七章〉:「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相呼應。聖人即道,我們從老子政治思想,驗證其與道之精神相映。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四十五章〉

「躁罷,然後勝寒,靜無為以勝熱,以此推之,則清靜為天下正也。靜則全物之真,躁則犯物之性」《王弼注》相反事物,可以相互制衡,但是最終精神仍歸結到「清靜無為」,而此乃生活準則之道特性。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三十八章〉

上德,是一後得渾沌,因「失道而後德」,道乃先得渾沌。此章為道家對於儒家的反省,亦為道家眼中的人文世界作一註解。主張著生活準則道裡的無心無為,摒棄儒家仁、義、禮層面;認為儒家倡人為之道,可道之道,不過是「道之華,而愚之始」,成了冠冕堂皇,成了矯揉造作之詞。「大道廢,有仁義」,喪失了本性,忘了反璞歸真,趨於膚淺、虛偽,以仁義禮名號偽裝自己,一語道出儒家潛藏危機。故經文中,亦提及,「天地不仁」、「聖人不仁」駁斥儒家有心有為,而當歸於自然之道、本有之德的樸質自在。

「求而得之,必有失焉;為而成之,必有敗焉。。善名生,則有不善應焉」〈王弼注〉,刻意為事,必有所亡失,再者「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二章〉,只有歸根真理,不入俗套,才是道之實踐。由此可以得悉老子之「絕聖棄智」、「絕仁棄義」,非一般消極,而是依循真理,歸於虛靜無為。

參、結語
徐復觀先生說道:「老學的動機與目的,並不在於宇宙論的建立,而依然是由人生的要求,逐步向上推求,推求到作為宇宙根源的處所,以作為人生安頓之地。因此道家的宇宙論,可以說是他的人生哲學的副產品。」而王邦雄先生,則將「推求」修改為開悟體得;老子思想,並沒有在邏輯上琢磨,而是通過修養功夫,繼而達其境界。

道論,做為老子思想的根基,以宏觀的宇宙角度,看入人世,政治、個人修身等。對於道,儘管我們不可視、不可聽、不可聞,儘管無法以自我的有限去說明無限之道,可是其確實存在。並且使我們用之不竭。

佛家輪迴,講能量不變,生命恆常;莊子的「真人形象」,「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消然而往,消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中;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揖道(害道)」《莊子•大宗師》,及其物化,闡萬物無窮變化之道。又於其「本體論」中,可知「有先天地生者物耶?物出不得先物也,猶其有物也,無已」《莊子•知北遊》,皆安慰了人生並非短暫,而以另一非形體存在,追尋人生意義的當口,再陷入無窮迴圈之刻,毅然決然以「道」作為無到有,萬物生成的根源。

經文敘述,建構了一個我們原本捉摸不到的「道的形象」—「惚恍」的,無形無跡,其韻律是「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繼而萬物生生不息。

闡釋道的篇章偏多,因意涵之反覆,故作刪減。再者,道之蘊含萬物,故也見每篇章皆有道之蹤跡,作為背景;故可知老子思想亦以道為基,就像萬事萬物一般。

肆、參考資料

老子今生今譯 王雲五主編 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鼓應註譯
老子道德經 王弼注 文史哲出版社印

周易老子 王弼注校釋 樓宇烈校釋 華正書局
老子的哲學 王邦雄著 東大圖書公司
老子的智慧 稻田孝教授著 新潮社 陳宏政譯

 

撰文者:黃小蓁/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版權所有,欲轉載文章,請徵求電子報的同意!

TOP

 

 

 

鼠運亨通

 

 

鼠年到,恭祝各位鼠年鼠運亨通。

 

傳統中國文學全新出發:http://www.literature.idv.tw/

意見信箱:shinning@ms1.url.com.tw

TOP

 

 

˙訂閱、徵稿與轉載
傳統中國文學網站:http://www.literature.idv.tw
免費及訂閱方式:請到網站上「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區」訂閱
或者直接寄到:shinning@ms1.url.com.tw
主旨:訂閱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內容空白寄出即可

二零零二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是個沒有碩士學位,也沒有從事學術研究的日本人田中耕一,得獎的原因,是他二十八歲唸大學時,誤將兩種不該混合的物質混在一起,意外發現這種新溶液可以測量一些過去測量不出的高分子質量,有趣的是,他不知道依照當時的理論,他的做法是完全不可行的。後來他將研究成果發表成論文,雖然沒有引起重視,但後來美國、德國的學者卻改良他的方法,在生物科技上取得極高的成就。於是瑞典皇家科學院追溯原始構想人,確定將諾貝爾獎頒授給他。

因此,要請喜愛中國文學電子報的讀者們,踴躍投稿,千萬不要妄自菲薄,覺得自己的想法或文筆不夠水準,誰能保證自己不會成為下一個田中耕一?誰能保證自己在電子報的文章不會引起學術界的波濤?另外,堪稱是網路上第一份學術性電子報的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也徵求各大專院校相關系所的站長、BBS版版主、以及眾多熱愛文學的義工為敝刊提供轉載,希望藉由著各位的幫忙,能使愛好文學的種子,散發到更廣闊的人間。

徵稿啟事:http://www.literature.idv.tw/news/n-b.htm
轉載申請:http://www.literature.idv.tw/bbs/thread.php?fid=8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有料充電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money | stars | job | data | paper |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