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訂閱: OK
發行量 17739 份 2001/12/28  

  【本期簡介】

  主題:是殊勝也是敗筆的特色-淺談雜家


雜家,是先秦學術思想九流十家之一。嚴格說來,「雜家」並不是一門有意識、有傳承的學派,所以他也並不自命為「雜家」的流派。自從漢書藝文志第一次把「呂氏春秋」歸入「雜家」之後,這個學派才正式被定名。

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各家都有自己的對策與治國主張。為了打敗其他流派,各學派無不或多或少的吸收其他流派的學說,或者據以攻詰對方,或者據以補全自己學說的缺陷。然而,任何一個流派也都有其特色與長處,而「雜家」便是充分的利用這個特點,博採眾議,成為一套在思想上兼容並蓄,卻又切實可行的治國方針。

當然,這樣的「兼容並蓄」並非任何沒有原則的無所不收,而是以孔孟或黃老思想為基礎,融合各家之長,予以增刪,因此,其中不但有對其他學派思想有所揀擇,甚至對名家、法家、縱橫家大加排擊,究其所以,無非是因此三家之中心思想與其貫穿全書之主張有著基準點的不同。因此,雖然呂氏春秋各篇思想或多或少也有矛盾之處,但要因此說雜家是沒有中心思想的學派,這也未必盡然。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既然雜家也有中心思想,為什麼仍被視為「雜家」呢?確實,要說與其他學派最大的不同是,雜家確實並不「標榜」某一種思想,或者說,他沒有自己獨特標舉的主張,儒家說仁義、講禮治;道家講清靜、說無為,墨家說兼愛、談非攻,法家則以「法」、「術」、「勢」作為治國大道,唯有雜家,並沒有「自成一家之言」,它最大的特色便在於融合各家之長,但最大的缺陷,也正在於他博採眾議。

那麼,雜家是否可以脫離這個「雜」字,自成一家之言呢?答案是:不可能。不可能的原因,要從雜家的代表著作:「呂氏春秋」說起。

呂氏春秋乃是秦國大賈呂不韋集門下食客所撰,其動機在史記呂不韋傳寫的很清楚:「呂不韋以秦之彊羞不如……是時諸侯多辯士,如荀卿之徒,著書布天下。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為聞,及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以為備天下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這樣的想法,讓我們明白呂不韋的動機只是在於成就一部「治國之道百科大全」來與其他各國爭輝,至於裡面該如何做、怎麼做,那便是門下食客的才智了!既然動機如此單純,做法又是如此的投機取巧,當然不可能從中脫胎出什麼別出心裁、一以貫之的理念。

然而,雜家的思想精華並不因此被抹滅,相反的,在早期,這本書一直被人們所重視著!從史記始,他便與周易、春秋、國語同列,被認為是「聖賢發憤」之道;到東漢時,高誘還稱他為「大出諸子之右」,但此後,評價日低,甚至產生了爭議。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為什麼一部書的評價可以從高到低,甚至產生爭議呢?

三民書局出版的「新譯呂氏春秋」〈朱永嘉、蕭木校譯,黃志民校閱〉導讀中,為評價的爭議提供了兩個方向:一是學派歸屬,歷代學者的主張各有不同,這讓呂氏春秋的學派歸屬產生了歧異,定位既異,爭議也當然隨之而出;二是總體評價,以為評價日低的結果,是「因人廢書」,由於呂不韋以商人的身分投機取巧,富貴而行不謹,所以功業無足道。就歷代思想家的好惡來說,這兩個方向確實會影響人們對他的評價!但如果說,思想之成就不該因人而廢書,不會因學派歸屬而減損其光輝,那麼,真正評價日低的原因必然有更潛在客觀的原因,在此,遙光便企圖跳脫這兩個方向,為這部評價由高而低的有趣現象,提出另外兩點解釋:

一、歷史價值定位:思想交錯衝擊的過程,一如黑格爾所言的「正、反、合」,總是在各家思想立場矛盾之後的相互截取之後,匯合成兼容並蓄的思想,而融會貫通之後的進程有兩種,一種是就此停留在匯合的大成果,另一種是匯合之後又融會貫通出一種新的思考角度。這兩種不同的進程,影響著不同階段後世思想家在看待這種思想的做法,前者會讓思想家跳過思想匯合的大成果,直接探索成果的根源,後者則會讓思想家肯定其新思想的根源價值,從而研究其樹立之影響。很顯然,儘管呂氏春秋是以儒家孔孟思想為基礎,但他並沒有開出一個更輝煌的思想成就,而其之所以沒有創新的原因,正是因為呂不韋「單純的動機」。去古未遠的思想家如司馬遷、高誘等人,自然肯定其融會貫通之功,因為如此完備的治國大道,確實是「前所未有」;但對於去古已遠的思想家們來說,因為有了時間作充分的比較,所以會探究其影響的深遠程度來為思想進行評價,而呂氏春秋的思想體系,確實未在歷史的長河裡,有著什麼樣驚人的表現。

二、思想價值定位:一個人所思所想凝聚出來的成果,較之集眾人之力融合之後的思想,一向要來的有價值,那不單是因為思想體系的完整,也因為其足堪玩味的獨特性。因此,不管是孟子的性善、荀子的性惡、墨子的兼愛非攻、名家的離堅白,都有其輝煌的價值,其中,尤以韓非集合「法」、「術」、「勢」三派所開創出來的法家學說,最能與同樣採集眾說的呂氏春秋相比較。呂氏春秋為呂不韋集門下食客所撰,就今天的角度來看,呂氏春秋並非一部不作修葺的大雜作,而是有系統、有條理的進行思想的統合,然而,重點是,呂不韋是否有足夠的學養來為這本書樹立取捨的標準,進行思想的採擇呢?歷朝歷代的思想家頗多臆測,有人認為單憑一個陽翟大賈是不可能有什麼中心思想,當有另一個主其事者的「捉刀者」來主持;也有人以為在亂世中還能顯赫一時的呂不韋,必然有其能服人學識與涵養,足以為呂氏春秋立下綱目。但遺憾的是,儘管各個思想家言之鑿鑿,目前卻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分辨這個疑難。去古未遠的思想家,會因為「成書」的光環效應,肯定呂不韋所作的努力;去古已遠的思想家,則會認真的思考其思想價值定位,而相較於以一人之力成為法家集其大成的韓非,呂不韋未定的「學識」問題,更為此書的評價,多添一份不可定位的因素。

當然,了解呂氏春秋評價日低的原因,並不代表這本書就失去了他的價值,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學者肯定其為先秦思想文化的總結,具有繼往開來的意義。由同樣列為雜家著作的淮南子相互為輔來看,這本書不僅是漢初黃老思想的先聲,甚至還對漢朝的學術思想及政治思想,有過重大的影響。

在馬王堆的黃帝四經出現之前,「黃老治術」在思想史及政治史一直是個失落的環節,因為沒有足以研究的代表著作出現,而當時的政治思想及治理方針,也只能散見在其他後出的典籍之中,並不能全面而完整的窺見其原貌。而陸陸續續出土的漢初文物,不僅讓這個失落的環節有窺見全貌的可能,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上推至承接雜家思想的脈落,從而下衍至有漢一朝政治思想的深遠影響。我們期待的是,當越來越多的文物出土之後,「雜家」流派的思想脈絡可以更全面的追本溯源,那麼,他將會繼孟子、莊子、荀子之後,重新被賦予更具時代性的地位。

撰文者:遙光
版權所有,欲轉載文章,請徵求電子報的同意!

TOP

  下回主題:藏2001傳統中國文學


不知不覺,一年又即將過去了!下一回,我們準備了典藏,要讓各位曾經錯失電子報的網友,一個細細密密珍藏的機會。

傳統中國文學網站:http://www.literature.idv.tw
免費及訂閱方式:請到網站上「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區」訂閱。
或者直接寄到:shinning@ms1.url.com.tw
主旨:訂閱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內容空白寄出即可。

TOP

  國學入門專欄:魯迅棄醫從文的關鍵、粉妝樓、天塹


您可知道,魯迅早年是學醫的?粉妝樓既不是才子佳人的浪漫著作,又是什麼樣的內容?所謂的天塹,指的又是什麼呢?這些,都要請您到國學常識一看。

國學入門:http://www.literature.idv.tw/index1.htm

TOP

  遙光絮語:被追逐的時間


最近遇到了一些事情、看了一些書、有了一些感慨,也有了一些想法。

首先,是在系上舉辦的書展買了幾本我近年來已經很少買的「閒書」:痞子蔡的檞寄生、張曼娟的青春和是一本合集的捷運愛情故事。這三本沒什麼共通的特點,要勉強說有,就是愛情吧!當然,我看到的不是愛情,而是更深層的東西。我看到張曼娟嫌他的時間永遠不夠,我也看到了痞子蔡如何與時間掙扎,而更重要的是,我更看到了自己與他們同樣的掙扎,有那個一個剎那,我有一種其實是嚴肅的啼笑皆非:「原來,大家都有相同的感覺呀!」是的,被時間追逐的人們,永遠嫌時間不夠,這種壓力常常變成焦慮,變成一種即使偷了閒也不能讓心底靜下來的操心。

隱約中,我看到千古風流人物對我笑了一下。

其次,一個我認為潛力無窮的國文網站說收就收,也大約同一個時間,我把一個自己期待已極、籌畫好久的「某某」活動硬生生取消。看起來是完全不相關的事情,可是對我來說,那都代表某一些投注心血的白費。能堅持的為什麼不堅持?能舉辦的為什麼不辦?細細想來,都會是令人扼腕的!但是不辦總是有原因的,無論哪一種都是自己的選擇,而無論理由多麼的認真多麼的可笑,都不能歸諸於世間的荒謬!

只要不失去目標和努力的熱情,再荒謬的戲碼上演,都不能不令人為那份認真動容,就像唐吉訶德,或者,譚寶蓮。

在今年最後一期的電子報,我突發奇想的寫了「遙光絮語」,這倒是蠻奇異的。有什麼奇異?還不過是感言?可是如果你知道以前我總堅持著電子報不要太多的個人色彩,那你或許可以對我的突發奇想豁然開朗。對我來說,電子報應該精緻的,不該在知性、感性的訴求中加上瑣碎,偶爾寫一點個人想法已經是罪過了,還把自己的瑣碎生活絮聒在電子報中,更不是一向習慣隱身在幕後的遙光會作的!

但還是這麼做了!我俏皮的伸著舌頭,看著瞠目咋舌的你,傻笑。
會不會繼續張羅下去?我,也不知道。

絮語信箱:shinning@ms1.url.com.tw

TOP


˙徵求轉載版主及義工
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堪稱是中國文學第一份學術性的電子報,徵求各大專院校相關系所的站長、BBS版版主、以及眾多熱愛文學的義工為敝刊提供 轉載,請來信,主旨:提供轉載,內容註明負責版面、轉載網址、負責人, 本刊將會寄發授權證明。希望藉由著各位的幫忙,能使愛好文學的種子, 散發到更廣闊的人間。 

轉載聯絡:shinning@ms1.url.com.tw


˙徵稿啟示及特約作家
喜愛中國文學的你們,是否有一些不一樣的心得呢?無論是大題小作或者是小題大作,我們都歡迎你們投稿!希望藉由著你們的投稿,讓彼此都分享到文學的芬芳!另外,如果您認同我們的努力,請到專欄作家區一瞧!如果有那麼榮幸,也希望能邀請您擔任特約作家。

 投稿專區:http://www.literature.idv.tw/news/news.htm


udnpaper.com 聯合電子報
本報著作權屬「聯合電子報或授權聯合電子報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若對電子報的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貼授權
請寄至:service@udnpap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