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電子報代理發行  

2002/09/20 第 97 期 

  ★直接訂閱

˙本次主題:從柳宗元的〈捕蛇者說〉談唐代幾個有關蛇的問題
˙讀者來函:字太多
˙國學入門:道教的衰敗與重生、紅樓夢滿紙茶香、漫談對聯
˙下回主題:陶淵明作品及其思想研究

 

從柳宗元的〈捕蛇者說〉談唐代幾個有關蛇的問題
 

柳宗元的〈捕蛇者說〉,膾炙人口,對於歷來高中及大專國文課本所選錄這篇文章,一般國文教師在教授此課時,著重於闡發柳宗元創作的旨意,視之為寓言,旨在嘲諷唐中期以後朝政敗壞,抒發聖人「苛政猛於虎」之說。這樣的講法當然符合柳文的意旨,但筆者以為教師在授課分析此文時,如能對於當時的歷史狀況多加了解的話,無疑可以增加講課的深度,因此筆者試圖從幾個歷史角度,來說明唐代時期蛇與捕蛇的問題,並藉以印證柳文的內容。

一、蛇在唐朝時期的分布情形

柳宗元〈捕蛇者說〉一文是作於唐憲宗即位時,因二王八司馬事件被遠謫於江南道永州時的作品,永州是今日湖南零陵縣,地近嶺南道,江南及嶺南地區地處亞熱帶,在唐代都是開發較晚的地區。而蛇的習性喜歡棲息在高溫潮溼而隱蔽的地方,而且除了人類外,蛇類的天敵較少,在這種有利於蛇類生長的環境與氣候下,南方的森林地帶成為蛇類聚集的主要地方。

唐詩中對蛇的記載十分豐富,如柳宗元初被貶至柳州時,有〈寄韋珩詩〉云:「陰森野葛交蔽日,懸蛇結虺如蒲萄」;張籍之〈江南行〉詩中亦有「土地卑溼饒蟲蛇」的說法;韓愈被貶至湖南郴州時亦有〈八月十五日夜贈張功曹〉詩云:「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溼蟄熏腥躁」之句;元稹〈巴蛇〉詩三首中云:「欲學叔敖瘞,其如多似麻」等等。這些詩都是詩人身處南方時的情景與感歎,顯示唐代時期中國南方蛇的數量非常多。

其實不只是南方蛇多,唐代因為氣候比現在溫暖,因此中國北方的蛇亦不少,如李白〈蜀道難〉詩中有「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之句;白居易在長安時〈遊(藍田)悟真寺詩〉亦云:「根株抱石長,屈曲蟲蛇蟠」;《元和郡縣圖志》也記載蜀道中的駱谷道,谷中多反鼻蛇,「人中此蛇者,即須斷肌去毒,不然立死」。反鼻蛇即是蝮蛇,在成語中的「壯士斷腕」即是指此種蛇。

由上可知,唐朝時期蛇類分布的範圍是相當廣闊的,不僅止於江南地區,起碼一直到華北的秦嶺山地,蛇的數量及種類仍是相當多。

二、唐人對蛇的認識及分類

關於蛇的種類,據現代生物學的分類,在生物學中蛇可分為一目,種類約有二千五百種,其中中國約佔二百種。蛇的種類雖多,基本上可分有毒蛇及無毒蛇。有毒蛇對於人的危害當然大於無毒蛇;而有毒蛇的蛇毒類型,則可分為出血型、神經型及混合型三種,其毒性殊異,治療時所需的血清也不同。

古代固然不可能有現在生物學一樣細密的分類知識,也不可能有血清製劑來解蛇毒,但在傳統中國對於蛇並非毫無認識,歷經幾千年的驗證式醫學中,古人已知如何辨識蛇的種類及毒性,因此在傳統的醫方書中,對蛇的防範及治療方式比起其他種動物要細膩許多。

明朝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是中國醫藥史上的名著,其中記述一八九二種藥物,包括植物、動物及礦物三大類,每種藥物李時珍均作了詳細的歷史淵源考察,對於藥物的生態、生長環境、培育、採製方法及藥性等也都有詳細的說明,因此《本草綱目》除了是醫方書外,也是中國古代生物學的集大成之作。英國進化論的創論者達爾文就稱本書是「一五九六年出版的中國百科全書」。蛇在《本草綱目》卷四十三鱗部二中,李時珍將蛇分為十七種,每種蛇都詳細說明釋名、產地、毒性、史料來源及主治項目等,可言十分詳備,這是中國古代對蛇的基本認識。

唐代時期對蛇的認識為何呢?不妨先將歷史回到更早一點的東晉時期,葛洪著《抱朴子》,其中有〈登涉〉篇,全文主旨在論述「凡為道合藥,及避亂隱居者,莫不入山」,蛇因是山中最常見,對人生命也較具威脅的生物,因此篇中對於隱居山中如何辟蛇蝮之害論之甚詳。

避蛇的主要方法如廣成子「教之佩雄黃,而眾蛇皆去」;或學禁咒之法「以繭吹之,雖踐蛇,蛇不敢動」;「或以乾姜附子帶之肘後,或燒牛羊鹿角薰身;或帶王方平雄黃丸;或以豬耳中垢及麝香丸著足爪甲中,皆有效也」;而南人或帶「蠳龜之尾,雲日之喙以辟蛇」;或以「竹管盛蜈蚣,蜈蚣知有蛇之地,便動作於管中,如此則詳視草中,必見蛇也」等等。這些方法也流傳到唐代,如前引元稹〈巴蛇〉詩,其詩序中云:「驗方云。攻巨蟒用雄黃煙。被其腦則裂。……巴無是物,其民常用禁術制之,尤效。」顯見禁法或是配帶雄黃等方式都是主要的預防方式,至於這些方法在實踐的過程中效用如何,則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如佩雄黃到現在仍被視為驅蛇的主要良方,但也有人以實驗證明是錯誤的方法,至於禁咒法恐怕只是主觀意願下,增加行旅或居住信心的一種方法,其具體效用恐怕更是難以驗證。

預防措施的效果不彰,而療毒法又如何呢?如被無毒蛇所嚙當然無大礙,但若被毒蛇攻擊,則不能以兒戲視之,因此專業的捕蛇師必有秘方,此亦是其賴以維生的主要憑藉,也因此衍生出許多秘方具有神奇療效的記載。但蛇的種類與毒性實在太多了,如果秘方全部有效,就不會有如柳文中之捕蛇者,其父祖均死於捕蛇,而自己捕蛇十二年中,數度發生差點死於蛇吻的情形。宋朝周密《癸辛雜識》中記載捕蛇者十指僅存四指,顯見,如果被蛇咬,當自己攜帶藥物無效時,斷指求生可能是最迅速正確的作法。

除了捕蛇者的秘方外,傳統的醫方書中,對於治療蛇毒的認識為何呢?唐代王燾著有《外台秘要方》,此書可言是唐以前中國醫方書的集大全之作,如以其內容與《抱朴子》相比,就可知唐人對蛇類的分類知識、療法及用途已有長足進步。如晉時葛洪云蛇種雖多,唯有「蝮蛇及青金蛇中人為至急」;而《外台秘要方》則認為蛇的毒性依月份就有不同,兼且惡蛇種類甚多,毒性亦有差別,其中青色蒼虺等十二種是毒性較猛烈的毒蛇。最後《外台秘要方》的忠言是「天下小物能使人空致性命者。莫此之甚。可不防慎之乎」,可見對於蛇毒的利害,唐人已知之甚深。

在預防方面,《外台秘要方》亦有如下的記載:

第一有禁。第二則藥。今凡俗知禁者少。縱尋按師術。巳致困斃。唯宜勤事諸藥。但或經行草路。何由皆齎方書。則應儲具所製之藥。并佩帶之自隨。

顯見對於蛇的防患知識,唐人已知禁法不足恃,唯有攜帶藥物方為防止蛇嚙的良方。

至於醫療方法上則有禁蛇法、辟蛇法、蛇人方,蛇螫方,蛇毒方、青蛇螫方、蝮蛇螫方、虺蛇螫方及眾蛇螫方等,不同的醫方使用不同的藥材,可知唐人已知依蛇類毒性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療方。因此,由以上唐人《外台秘要方》中與晉代之《抱朴子》相比,顯然唐人隨著經驗法則的累積,對蛇的辨識、防範及治療方法均比前代要理性細膩且有效許多。

三、捕蛇者的行業與生活

在中國,捕蛇者的起源甚早,捕蛇亦為一專門行業。如相傳隱居在終南山上的尹喜,有《關尹子》一書,書中有即有「捕蛇師」之說。柳文中亦云永州蔣氏「專其(捕蛇)利三世」;但對捕蛇者的敘述最詳著莫過於宋朝周密所撰《癸辛雜識後集》,茲引全文以作說明:

有戴生者,善捕蛇。凡有異蛇必使捕之,至於赤手拾取如鰍、鱔然。或為毒蝮所嚙,一指腫脹如椽,旋於笈中取少藥糝之,即化黃水流出,平復如初。然十指所存亦僅四耳。或欲捕之蛇藏匿不可尋,則以小葦管吹之,其蛇則隨呼而至,此為尤異。其家所蓄異蛇凡數十種,鋸齒毛身,白質赤章,或連錢、或紺碧、或四足、或兩首。或僅如稱衡而首大數倍,謂之飯揪頭,云此種最毒。其一最大者如殿楹,長數尺,呼之為蛇王。各隨小大以筠籃貯之,日啖以肉,每呼之,使之旋轉升降,皆能如意。其家衣食頗贍,無他生產,凡所資命,惟視吾蛇尚存耳,亦可仿佛豢龍之技矣。

在這段敘述中,可以看到捕蛇者,因為毒蛇的種類及毒性均不同,捕蛇者一方面需有較高的技巧,另一方面也需具備辨識不同蛇類的能力及相關秘方,萬一為蛇所嚙,可以自我治療,整體而論,捕蛇是一門需要專門技術而風險又高的行業,不是一般人可以隨便勝任的。

另一方面捕蛇者家中往往也養蛇,因為蛇的經濟價值甚高,可以食用,可以買賣,可以作為藥物,也可作為江湖賣藝之用。因為捕蛇利潤不錯,又需憑恃專業技能,因此捕蛇成為代代相傳的專門行業。以此對照柳文中之捕蛇者的生活狀況,當其他鄉人為酷吏所擾無日安寧十室九空時,捕蛇者仍可熙熙而樂,可見一斑。

四、蛇在唐代時期作為貢賦的情形

柳宗元〈捕蛇者說〉中謂永州所產的異蛇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因此募人捕之可以代替租稅,這是小說之言抑或唐代真實的情形呢?以下就唐代租稅略作說明。

唐代租稅的來源有許多種,在主要稅制中,前期所採的租庸調法及後期的兩稅法又有很大的不同,難以一概而論。但如果將唐代的賦稅收入作劃分,大致可分為賦稅收入、特種收入及公產公業收入等三種,柳文中的以蛇為稅,應是特種收入中的貢獻。所謂貢獻是指土貢,土貢即是「任土為貢」,在唐朝杜佑所撰的《通典》中即言:「諸郡貢獻,皆取當土所出,准絹為價,不得過五十匹,並以官物充市,……其有加於此,亦折租賦,不別徵科」,亦即貢獻比照絹價,並且可以折租賦。

貢獻的種類既雜且多,主要是當地的土特產品及手工製品等,如果細加區分,可以分為紡織品、藥品、高級裝飾品、奢侈品及部分的日常用品,這些主要是皇室貴族所用。因此藥物多是進了太常寺的太醫署,太醫署中藥園師的職責即是「皆辨其(藥物)所出州土,所歲貯納,擇其良者而進焉」。

唐之時永州之異蛇乾外是否曾作為土貢,史無明言,歷代有關蛇的貢品主要是蛇膽,蛇膽的作用很多,如明目、去翳膜、療大風等。許多種蛇的蛇膽都有療效,其中尤以聃蛇膽最為著稱。唐代的土貢中,桂州、賀州及泉州都要歲貢聃蛇膽,直到唐文宗即位後,以取蛇膽需生剖蛇腹,因此減少三州的蛇膽貢。此外也因蛇膽珍貴,故有許多奇聞異說,如蛇膽可自生,無膽蛇亦可再活三年;或是《酉陽雜俎》中有云聃蛇自知其膽珍貴,因此其膽「上旬近頭,中旬在心,下旬近尾」,以避人取其膽。以上這些都說明蛇可以作為貢獻,尤其在盛產蛇的南方應是十分普遍。

至於貢獻是否可以折租賦的問題,後世雖有許多質疑的意見,如馬端臨的《文獻通考》中即言:「租自租,貢自貢」,而唐時「逾意外求」的事也有許多例證。但從前引杜佑之言及從柳文中可以看出,起碼在當時應是可以折納租賦的,否則永州人不會爭相奔走地去捕蛇。

五、結語

由以上幾點敘述及分析,可以看出唐朝時期,蛇類的分布十分廣泛,江南嶺南地區當然很多,但華北地區,因為唐時氣候較溫潤,其數量亦不少。而唐人對蛇類的認識及功用,對比於唐前,有很長足的進步;預防及治療方法也要理性而細膩許多,懂得分辨不同的毒性而有不同的療法。

就捕蛇而言,捕蛇者是一個世代相傳專業性及危險性都相當高的行業,其收入對比於其他人也要豐富許多,可以過著較好的生活。在唐朝蛇乾及蛇膽的確可以充作租賦,因此唐代後期以後,人民因租賦增加而導致生活困苦,甚至流域四方時,捕蛇者尚可自此求得溫飽。以上這些都是柳宗元創作〈捕蛇者說〉的真實背景。

事實上柳宗元為文極具歷史意識,對於寫史的責任感也很強,他曾在給韓愈信中說到二人「期史志甚壯」,並在韓愈做史官時勸其不要苟過時日,因此柳宗元在〈段太尉(秀實)逸事狀〉中認為史臣當為節烈者立傳,又寫了如〈種樹郭橐駝傳〉、〈宋清傳〉等幾篇不入史乘的庶民傳記。〈捕蛇者說〉雖為寓言,但深入探究,則可見柳宗元擅於民情風俗中擇取創作材料的特色,其作品是十分貼近歷史事實的。

撰文者:詹宗祐/建國技術學院共同科講師〈本文感謝作者與國文天地授權轉載〉

TOP



字太多
 

「我覺得內容太多了,一下子要看這麼多字有點吃不消!內容可不可以再活一點?整篇都是字,這樣會減少讀者的專心度,一看到這麼多字就不想看了。」〈小晚〉

電子報的老讀者們應該有發現,最近的文章素質比較高,這當然與大多是論文之作有關。提昇了素質,卻對初入門的讀者造成閱讀上吃力的情形,表示遙光分寸的拿捏還不夠好。下一活,遙光將會作調整,希望還是能堅持「深入淺出」初衷。

意見信箱:shinning@ms1.url.com.tw  

TOP

道教的衰敗與重生、紅樓夢滿紙茶香、漫談對聯
 

土生土長的道教,經歷怎麼樣的衰敗後之後重生?紅樓夢內中到底與茶有多密切?對聯源起於何時?要是您有興趣,請前往國學入門一觀。

國學入門:http://www.literature.idv.tw/index1.htm

TOP

陶淵明作品及其思想研究
 

陶淵明是東晉最偉大的隱逸派的田園詩人。中國古代作家能夠在作品中表現出個性的,屈原以後便算是陶潛,到底,陶淵明以什麼樣心情、什麼樣的思想,表現在他的作品中?下一回,我們就要請嘉義女中教師的高明誠老師,來為大家進一步解析。

傳統中國文學網站:http://www.literature.idv.tw

免費及訂閱方式:請到網站上「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區」訂閱
或者直接寄到:shinning@ms1.url.com.tw
主旨:訂閱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內容空白寄出即可

TOP


˙徵求轉載版主及義工
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堪稱是中國文學第一份學術性的電子報,徵求各大專院校相關系所的站長、BBS版版主、以及眾多熱愛文學的義工為敝刊提供 轉載,請來信,主旨:提供轉載,內容註明負責版面、轉載網址、負責人, 本刊將會寄發授權證明。希望藉由著各位的幫忙,能使愛好文學的種子, 散發到更廣闊的人間。

轉載聯絡:shinning@ms1.url.com.tw

˙徵稿啟示及特約作家
喜愛中國文學的你們,是否有一些不一樣的心得呢?無論是大題小作或者是小題大作,我們都歡迎你們投稿!希望藉由著你們的投稿,讓彼此都分享到文學的芬芳!另外,如果您認同我們的努力,請到專欄作家區一瞧!如果有那麼榮幸,也希望能邀請您擔任特約作家。

投稿專區:http://www.literature.idv.tw/news/news.htm

本報著作權屬「聯合電子報或授權聯合電子報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個人辦報 | 兒童島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
news | emoney | stars | sports | job | data | pap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