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電子報發行  
 

2003/08/22 第 168 期 

  ★直接訂閱

˙本次主題:淺析李昂之《殺夫》
˙重要公告:七夕徵文評選會
˙專區公告:母狗與公羊
˙下回主題: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故事的流變與省思

 

淺析李昂之《殺夫》
 
  李昂是一位將情、性、愛、慾融入文學且作出詮釋的女作家,《殺夫》如同她的其他作品,是一部犀利、具批判性的小說。她大刀闊斧地把問題對準這個社會,把一些的理念寓意灌注到小說裡頭,引起了大家的思考,為什麼要殺夫?這也注定了李昂成為話題作家的命運。

  因此,有很多人會對李昂產生這樣的批評:文字粗糙、缺乏美感,不能單靠作品本身吸引人。作家王浩威對李昂就有這樣的批評,他認為李昂除了早期〈花季〉等,稱得上是挑戰高難度作品的實驗外,之後的《殺夫》等就只是純粹"控訴型"的小說,已經沒有新的技巧及手法出現,甚至對文字完全失去掌控的能力。當然,這些只是一面之詞,李昂本來就無意寫出盪氣迴腸、動人心弦的精美小說,如果口語化的寫法更能符合要描寫的氣氛,又何必弄得文謅謅的讓她的讀者只剩下文學評論家?而且她的文字真的特別不佳嗎?這恐怕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事實上李昂本身對於這點是有自覺的,當然她不見得會覺得自己的文字差,但是她知道自己已向純文學的殿堂揮手作別,不再追求文字的雕琢,而是強調文章的批判性。施淑曾說過,李昂的小說不以文采取勝,而以發掘問題見長,性既成為問題,多半與畸情的、扭曲的男女關係有關。1

  在《殺夫》這部小說中,女主角林市被塑造成一個平庸無知的女子,完全受制於其屠夫丈夫的淫威,日夜受丈夫辱罵、強暴和斷食處分,終被逼得走投無路,在瘋狂之中殺死了丈夫。2整部小說中,連串著性、食(食物或飢餓?)與口舌的桎梏,性與飢餓連結在一起,而各描寫局部朝向了對等,正如記號學家雅克慎(Jakobson)所界定的"詩功能"(也就是文學功能)所在的"對等原理"。3就性別與權利的關係而言,傳統社會男性一向為經濟的主導者,而依附男性主控者生存的女性則只能處於弱勢被動的地位,呈顯了傳統架構下男性權力的猙獰面貌,弱勢的女性為了解決"飢餓"問題,只能以身體(性)來換取生存。林市的母親在被"強姦"的時候和林市在初夜裡,肚子餓了,被要後幾乎昏去,他的丈夫把豬肉往其嘴裡塞,兩者的模式相同:

   阿母嘴裡正啃著一個白飯糰,手上還抓著一團。已狠狠的塞滿白飯的嘴巴,隨著阿母唧唧哼哼的出聲,嚼過的白顏色米粒混著口水,滴淌滿半邊面頰,還順勢流到脖子及衣襟。

   林市滿滿一嘴的嚼吃豬肉,嘰吱吱出聲,肥油還溢出嘴角,串延滴到下顎,脖子處,油溼膩膩。

  在另一回合裡,敘述者更迂迴地做了平行的安排:

   林市在飢餓中吞嚥下了有記憶以來吃得最飽的一餐飯。……
   林市低下頭來,發現下身衣褲褪到足裸,自己竟是赤裸下身吃完這碗飯。

   林市清楚看到阿母身上壓著的那軍服男子,他的下半身衣褲俱退盡,只剩下一截零散的灰色綁腿堆在腳踝處。

  整部小說常常圍繞著性與飢餓的二元處理,陳江水飽暖思淫慾,無時無刻對林市身上加諸於性暴力,而林市為了吃一口飽飯,則百般忍受他的攻擊。而最讓她感到快樂的就是在廚房煮食的篤實:

   還好不管怎樣,時間再長再短,這事情總會過去,那時刻陳江水翻身下來,躺在床上立即入睡,呼嚕的鼾聲響起,林市就知道她一天中最難承受的時刻已然過去。……
   因而,幾近乎是快樂的,林市走出房間,趕向灶前。這已經成為一個定例:在陳江水要她的那一天,他會帶回來豐富的魚、牡蠣,偶爾還有一點肉片……。林市仔仔細細的翻過今天放在灶上的食物,才滿意的回到廳堂,挽起一盆未曬的衣服,走到屋外。

  相對於林市的"飢餓",陳江水對於"性"的索求似乎也是迫切的"飢餓",他對女體的要求永不饜足,他每次"殺豬完後回來要她,這已經成為習慣"。因此這對男女被還原到欲望的原始層次,展開了最奇特的共存(或共亡)關係鍊。4

  小說中另一使人震撼的對等,是殺豬與性交的對等,豬仔被殺的慘嚎和林市被蹂躪時的哀叫都使陳江水感受到同樣的快感與欲望的滿足。由於長年累月的屠宰場的環境,"為殺豬這一行所需而形成的這股敢於殺生的氣勢,已混入他的生命中成為不可分離的一部份",這股蘊結上揚的氣結,有時連陳江水自己都無法控制,因此"性"成為他發洩的必要管道:

   這就是陳江水的時刻了,當尖刀抽離、血液冒出,懷藏的是一份至高的滿足,就像在高速衝擊的速度下,將體內奔流的一股熱流,化作白色的濃稠黏液,噴灑入女性陰暗的最深處,對陳江水來說,那飛爆出的血液與精子,原具有幾近相同的快感作用。

  殺豬時的刺殺與性交的衝殺同等,而豬血與人血同等,這有著象徵作用的對等:

   下肢體的疼痛使林市爬起身來,似乎一觸摸,點滴都是鮮紅的血……血塊旁赫然是尖長的一把明晃晃長刀,是陳江水臨上床時隨時擱置的豬刀。

  綜合整篇小說來看,這種對象的安排,有相當的密度,如果我們遵循雅克慎的看法,這對等的安排是使文學成為藝術的原理。用我們喻況的寓況的語言來說,沒有對等安排的小說,就像一幅沒有紋理的布匹垂直地展開下來,而有著"對等"安排,則是在布匹上顯出了一些紋理、一些圖案。5

  小說裡一再地強調"飢餓"這一個問題,並且那麼冷酷無情地把"飢餓"的形象演出,文字的感染力特別強烈:

   那麵線已開始長灰綠色的銅錢大斑點,這有半吋來長的細毛,像傳說中鬼怪腐爛的臉面,林市將綠色斑點挑掉,在水裡幾次洗過,煮了仍悉數吃盡。

  當林市無意聽到鄰居阿罔官對她的惡意批評,原是痛楚的呼救變成淫蕩的表徵,林市連唯一痛楚的呼叫都被迫消音,她從此堅決不再出聲,卻引來與陳江水關係的決裂。林市在陳江水以經濟主導者的優勢--中斷食物要她屈服、要她唧唧唉唉地叫春,以滿足他的大男人主義的征服感時,她試圖養鴨希企以鴨蛋換米,這種爭取經濟獨立是不為大男人所接受的:

   "哦,妳是嫌我飼不飽妳,還要自己飼鴨去換米?"陳江水陰慘慘的瞅著林市。
   "你有時候不帶米回來,我……"

  循著女性主義的議論,我們可說《殺夫》透露了傳統社會對女性身體、法律,及經濟地位的操控。這種仇視女性(misogyny)的態度終以性的暴力行為演繹出來。而如果依從彿洛依德式學說,吃或說這兩大口腔功能,林市都無從受惠。她的痛苦不只來自沒得吃,更來自有口難言,或說了也沒人聽。她在夜半被其丈夫以性暴力來對待所發出的聲聲呼號,成了對男性社會唯一悽厲的控訴。而當這嚎叫也被惡意曲解成叫床的醜聞時,林市淪為自願不發聲的婚姻受害者--由此導致她精神的全盤崩潰。6

  食色性也,原不足為奇,但是在《殺夫》中,那些愛搬弄是非如阿罔官那批婦人卻常常在井邊的洗衣場彼此交換消息、評論左鄰右舍的瑣事、偶爾放肆地講些平日禁忌的房事,甚至嘲笑鄙視林市被其丈夫"強姦"時所發出的聲響。林市一直生活在周圍都是閒言閒語的環境中,在她還沒出嫁前,曾經一度重覆奇異的夢境:

   幾隻高得直聳入雲的大柱子,直插入一片墨色的漆黑裡不知所終,……許久許久,才有濃紅顏色的血,從焦黑的柱子裂縫,逐漸滲了出來。

  這夢境可看出林市對於母親被捆綁在祠堂大柱子的心裡陰影,隱含著林市對柱子相等於陽具或性的恐懼。但是沒人願意傾聽林市的夢(及恐懼),因此林市只好沈默,她的沉默與週遭的聲音形成的對比:

   她成為一個沈默的婦人,經常從工作中揚起她那張長臉,沈沈的不知想些什麼。

  林市的不言語,又被四周圍的人認定是在思春,繪聲繪影地形容她如何盯著男人,並被叔叔大聲張揚"林市同她阿母一樣等不及要讓人幹",趁機將她嫁(賣)給聲名狼藉的陳江水。

  當各種性問題無法藉由器官的震顫解決時,它們流入身體政治的其他領域,找尋出路。醜聞的併發是其中重要的表徵。蜚長流短,原本是社會眾聲喧嘩的管道之一。但是某件人事能被繪影形聲的描述,而且引來口耳相傳,甚至奔相走告,則必然暗示了一種敘述--一種故事--過程的形成。醜聞事出有因,卻最好查無實據;它便於你我的加油添醬。醜聞也許不堪聞問,一旦鬧大,反而有了理直氣壯的餘地。7如林市一直以來都面對著她自己的"性醜聞":

   都是林市貪,早也要晚也要,真是不知見笑

   每回唉唉大小聲叫,騙人不知以為有多爽,這種查某,敗壞我們女人的名聲

  醜聞最常與性掛鉤,原因無他,因其恰好跨越私密空間與公眾領域、肉體實踐與輿論傳播、欲力衝動與倫理規範的界線。8阿罔官在《殺夫》所扮演的角色似乎是一個偷窺者,也是散播者,滿足了自己和大眾"權威",整部小說有著許多眾聲喧嘩的現象,如在故事的一開始,就是一篇宣告天下的報章新聞,但是這新聞卻沒有新聞所該有的客觀性,反而像是主要的流言傳播者。醜聞講的是不道德的消息,卻恆以道德為前提,它充滿惡意,卻讓人聞惡則喜,所謂"社會共識"的詭譎,由此可見一斑。在陳江水酒後慣常哼唱的小調裡,似乎暗藏玄機: 

   二更更鼓月照庭,牽娘的手入繡廳
   咱今相好天注定,別人言語不可聽

  最後一句"別人言語不可聽"重覆出現,像讖言般隱含旁人口舌之非將破壞兩人關係的暗示。總的來說,《殺夫》剖析了傳統社會下兩性之間食物與性愛的原始鬥爭以及性的禁忌與口舌閒語對人的桎梏,描寫了女性與宗法建構的衝突。

※讀《殺夫》後之感想

  對於《殺夫》的評語,如王德威所說︰"循著女性主義的議論,我們可說殺夫透露了傳統社會對女性身體法律及經濟地位的操控。"一般多認為這本小說揭發女性意識的覺醒、給予女性論述的空間。

  李昂的道德觀並不是我們所能批判的,我想她想做的,正是揭露和之下的真實性,然而,雖然張系國贊美李昂透視男女關係的本質,男人以食交換女人的性的原本共生關係,但最後不禁問道︰"如何從困境中突圍?"

  古添洪以文學的角度,分析小說成功烘托的譎詭氛圍、流暢的結構,然而最後他總結,震憾大於互動︰"人物不免流於扁平,因為主角間缺乏對話。"這對婦女問題似乎沒有向前推進的力量。

  在這個社會人際關係上,一般大家只知道勸和不勸離,殊不知勸和之後的禍害。此外,一種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如"結婚是好事","不是處女沒人要"等一直在人們的腦海中(是不是祇有東方社會才有這個現象?),事實上,鄉里形成的議論系統,成為無形的幫凶,有如殺夫中阿罔官的角色,是隱藏在殺人動機的文化力量。這不禁讓我感到戰慄,人們所"吐出"的無色無味無香言語竟然可以造成實質上的傷害,我想,言語/語言已經被利用成一個工具,被人們的思維所利用了。

  看待事情的方式有很多種,而非單一地去維護和平的假象。議論系統的豐富性代表社會的多元角度與多重解決事情的方法,如果不認為每個人是不相同的個體,每個人有不同的希求與希望,或是用不同的方式去應對,每個人都是釀成悲劇的幫凶。9我蠻同意這一點的,這是因為在我們成長歷程的生活中,常常都會在自己的身上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也會重覆的加諸在別人的身上,永遠沒完沒了(我也不認為它會有停止的一天)。林市在小說中很少有說話的機會,她只能活在別人的要求中,我想,這并不只是林市,小說中的人物似乎也被"甚麼"給控制著,困一種的思維模式當中,每個人都無法走出來了。---我們是不是也是這樣?想想就很悲哀了。

  所謂的後現代文學,指出了人們找不到本身主體的屬性,這真的祇是目前這個時代才有的問題或現象嗎?小說中的林市是個典型人物,她仿佛是個沒有自我的玩偶(因為她是典型人物嗎?),她究竟在小說中是扮演著怎麼樣的角色呢?在我看來她似乎是可有可無,其實每個人的存在都是可有可無,祇是當有人在意你的時候(也就是有人正視你主體的屬性),你這個"人"似乎才有一種存在的感覺,反之,則自己的名字和其他的屬性都沒有意義了。若是這樣的話,"別人"似乎是很重要的人物。

1王德威,〈性,醜聞,與美學政治-李昂的情慾小說〉《北港香爐人人插》,第14頁
2王德威,〈華麗的世紀末: 臺灣, 女作家, 邊緣詩學〉《小說中國》,第181頁
3古添洪,〈讀李昂的《殺夫》〉《北港香爐人人插》,第240頁
4王德威,〈性,醜聞,與美學政治-李昂的情慾小說〉《北港香爐人人插》,第22頁
5古添洪,〈讀李昂的《殺夫》〉《北港香爐人人插》,第241頁
6王德威,〈性,醜聞,與美學政治-李昂的情慾小說〉《北港香爐人人插》,第22頁 
7王德威,〈性,醜聞,與美學政治-李昂的情慾小說〉《北港香爐人人插》,第15頁
8王德威,〈性,醜聞,與美學政治-李昂的情慾小說〉《北港香爐人人插》,第16頁
9 http://www.riccibase.com/docfile/peace40.htm

撰文者:掬心/新紀元學院中文系
版權所有,欲轉載文章,請徵求電子報的同意!

TOP

 

七夕徵文評選會
 
本週是預定的七夕徵文活動的作品評選會,在已經進行過的散文與新詩評選會中,我們彷彿化身成為成為什麼大型文學獎權威的評審,對自己喜愛的作品進行意見討論,當然,這中間也不乏針鋒相對的觀點!評選的過程有點隨興、有點輕率,也有更大的改進空間,但如果說我們玩的興起,不如說我們藉由著這樣的評選,更感受到什麼自己想要的作品!更從而明白自己的作品是否有撼動靈魂的力量!於是,從事創作的您,是否也有興趣來看看?

唯一遺憾的是,這回發表作品的作者,沒有一個參與評選會來拉票!也沒有能對評選們的疑問提出回答!希望以後的徵文活動,可以有更多的人參與,而我們也會藉著這次的經驗,把這樣的活動改進的更好。

意見信箱:shinning@ms1.url.com.tw

TOP

母狗與公羊
 

【談文雅座會客室】
下週寫手主題:七夕徵文小說評選會、古典詩詞評選會。
談文雅座會客室:http://www.literature.idv.tw/chat.asp

【寫手創作專區】
寫手區七、八月的七夕徵文,已經陸續開完散文與新詩的評選會了!接下來,還有小說和古典詩詞的評選會,請有興趣的網友前往一觀。
寫手創作:http://www.literature.idv.tw/article/

【國學入門專欄】
母狗與公羊/紫荊
國學入門:http://www.literature.idv.tw/index1.htm

【藝文訊息與學術研討】
歡迎各位張貼藝文訊息或學術研討活動,我們將會擇要公告電子報喔!
藝文訊息學術研討公告:http://www.literature.idv.tw/post/bbs.asp

TOP

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故事的流變與省思
 
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的故事流傳甚廣且歷久不衰,到今天仍有很多人相信這是真的,但事實是如此的嗎?筆者以為有「還其本真」及「查其流變」的必要!下一回,我們將請台北商專技術學院江國貞教授,來為我們進行解析。

傳統中國文學網站:http://www.literature.idv.tw
免費及訂閱方式:請到網站上「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區」訂閱
或者直接寄到:shinning@ms1.url.com.tw
主旨:訂閱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內容空白寄出即可

TOP


˙徵稿與轉載
二零零二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是個沒有碩士學位,也沒有從事學術研究的日本人田中耕一,得獎的原因,是他二十八歲唸京都大學電子系時,誤將兩種不該混合的物質混在一起,意外發現這種新溶液可以測量一些過去測量不出的高分子質量,有趣的是,他不知道依照當時的理論,他的做法是完全不可行的。後來他將研究成果發表成論文,雖然沒有引起重視,但後來美國、德國的學者卻改良他的方法,在生物科技上取得極高的成就。於是瑞典皇家科學院追溯原始構想人,確定將諾貝爾獎頒授給他。

因此,要請喜愛中國文學電子報的讀者們,踴躍投稿,千萬不要妄自菲薄,覺得自己的想法或文筆不夠水準,誰能保證自己不會成為下一個田中耕一?誰能保證自己在電子報的文章不會引起學術界的波濤?另外,堪稱是網路上第一份學術性電子報的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也徵求各大專院校相關系所的站長、BBS版版主、以及眾多熱愛文學的義工為敝刊提供轉載,希望藉由著各位的幫忙,能使愛好文學的種子,散發到更廣闊的人間。

徵稿啟事:http://www.literature.idv.tw/news/n-b.htm
轉載申請:http://www.literature.idv.tw/news/n-c.htm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有料充電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emoney | stars | job | data |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