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用的好造就貴氣、奪目。Sony Ericsson W880i 耀金色有拋光金屬表面,加上利用其他顏色引出層次感,展現大器風範。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music543 newsletter
2007/11/30 第219期 訂閱 / 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 有話說 為甚麼聽林生祥?真心話大告白!
站長與大陸記者的對話錄(honeypie)
■ 誠意推 傳說中的1976不插電實況專輯,再度問世!
林一峰國語專輯「思生活」,城市民謠的新高標
站長馬世芳散文輯「地下鄉愁藍調」
■ 站長講 初冬的耳中風景(honeypie)


▋誰有話說
為甚麼聽林生祥?真心話大告白!
五四三音樂站的「林生祥討論區」,肯定是全地球最精彩深入的生祥樂迷聚會所,總有熱情用心的朋友會在版上發表感人至深的聆樂心得、或是報馬最新的演出行程、甚至湊團去美濃觀光。最近,版主rotten響應死忠樂友Pearlchen的號召,回應了一則「生祥迷隨堂測驗」,掀起眾樂迷紛紛展開「真心話大告白」,說真的,能有這樣一群專心聆聽、熱情支持的擁戴者,生祥自己知道了,應該也會非常非常開心的!趕快上站來瞧瞧吧

站長與大陸記者的對話錄(honeypie)
十一月,站長馬世芳(honeypie)的文集《地下鄉愁藍調》簡體版在大陸出版,迴響相當熱烈,有許多大陸媒體聯絡,希望能做深入的採訪。站長決定一一用「筆談」方式回信,陸續寫下了幾萬字關於音樂環境、音樂歷史、成長回憶、兩岸文化差異等等題目的問答,內容相當有趣。以下是其中一小段的內容。

(答《北京青年週刊》暨中文版《滾石》採訪)

問:西方搖滾樂對台灣民歌運動以及後來的音樂發展有怎樣的影響?

答:台灣民歌運動初期的歌手,師法的是六七十年代那些自彈自唱的英美民謠歌手:迪倫、Joan Baez、Donovan、James Taylor、Judy Collins、Joni Mitchell、Jim Croce等等。

後來許多投入音樂行業的青年,聽搖滾聽得極虔誠,自然也會想把搖滾元素偷渡到手上的作品。李壽全做「偈」、「龍的傳人」的專輯製作人時,便有過這樣的嘗試,後來搞「天水樂集」,嘗試前衛搖滾「概念式專輯」的史詩巨構,算是真正過了癮,接著做蘇芮「一樣的月光」,就是正大光明的搖滾專輯了。韓正皓、侯德健、邱晨、李宗盛,都是搖滾黨徒,就連李泰祥,你聽他編曲裡面吉他和貝斯的線條,也是搖滾的。

「金韻獎」以降,許多歌曲都帶著輕搖滾(Pop Rock)的韻致,編曲很多是「插上了電」的。你聽蔡琴「恰似你的溫柔」電吉他前奏的音色,其實很悍的。再聽聽王新蓮「風中的早晨」跳躍律動的節奏,還有蘇來「讓我與你相遇」熱火朝天的編曲,都是非常明顯的線索......

問:現在的台灣獨立音樂是否還具備民歌時代的力量和影響力?

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環境和條件,現在的音樂圈子和三十年前天差地遠,所謂「力量」和「影響力」,已經不能單看唱片銷售來評估了。台灣早不是一整代人共同擁抱一種音樂類型才能「破舊立新」的時代。「分眾市場」愈來愈細碎,各有各的擁躉,各自走著自己的路數,不再期待救世主降臨,也不再需要所有人都得在同一時代聽同一首歌。仔細想想,這樣的狀態,其實比較健康...... 看更多筆談問答


▋誠意推薦
傳說中的1976不插電實況專輯,再度問世!
1976的不插電實況專輯Late Summer of 1976絕版多時,是許多樂迷苦苦搜尋的傳奇名盤。為了回應眾多歌迷的呼籲,這張專輯終於限量再版,這次千萬別再錯過了!這是1976在「我的書房」的不插電迷你演出,陳珊妮擔綱專輯製作,特邀桂綸鎂擔任封面演出,由林盟山掌鏡。詳細介紹,可參考這兩個鍊結: 連結之一 連結之二

林一峰的「思生活」,城市民謠的新高標
香港民謠歌手林一峰的2CD國語專輯思 生活終於在台灣正式發行!這是林一峰醞釀十年、嘔心瀝血的傑作,也完成了他多年的願望:向啟蒙、影響他一生的台灣黃金年代創作歌謠致敬。五四三音樂站限量引進,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這個鍊結: 進一步的相關介紹

站長馬世芳散文輯「地下鄉愁藍調」
站長馬世芳 (honeypie) 第一本散文《地下鄉愁藍調》出版以來,頗獲好評,入選聯合報年度好書、在中時開卷週報的讀者票選年度榜勇奪冠軍,大陸簡體版已經出版,更獲提名台灣出版界最高榮譽「金鼎獎」,可喜可賀!關於這本書的更多介紹,可參考這個鍊結


▋站長手記
初冬的耳中風景
辦完林一峰在The Wall的演唱會,心情很是飽滿,感謝所有相挺的樂迷朋友。他讓我們確信,聰明細膩而不落俗套的歌,仍然可以在這個烏七八糟的時代,找到一顆顆共鳴的心和一雙雙明亮的眼睛。

最近讀了大陸作家公路女士的新書「遙遠的鄉愁:台灣現代民歌三十年」,用情極深、用力極鉅,嘆服之餘,又有一點兒不甘心:怎麼近年來寫台灣流行音樂史寫得最精彩的書,竟然是由一位從未來過台灣、老家在黑龍江的姑娘寫成的?近年在網路上讀到許多大陸樂迷寫台灣流行音樂的聆聽心得,又有機會和對岸的幾位媒體記者對話,對他們的用功投入,印象非常深刻,往往對台灣音樂歷史的瞭解,遠超過絕大多數我所認識的本地音樂人,遑論一般樂迷。每到這種時候,就會有一種「不甘心」的感覺:為甚麼我們自家做出來的好東西,自家年輕人漸漸不感興趣,反而是在對岸找到了眾多熱情的知音?

這幾年我有機會參加許多演講、座談,面對的幾乎都是比我年輕一輪以上的朋友。而當我播放那些二三十年前的老錄音給大家聽,從座中聽眾閃閃發光的眼神,我便知道它們動人的力量並未稍減。誰說如今的青年世代對歷史不感興趣、對過往故事不願一顧?要怪,只能怪我們這些虛長了幾歲的人,沒有能夠替他們捕捉更多值得記憶的故事。若是不知道我們所來何處,又該如何認清現實、展望未來?

我或許是個念舊的人,但我從不相信最好的藝術只能存在於傳說中的黃金年代。或許,張開耳朵,從過往的故事中重新認識我們自己,然後我們便會發現,當下唱作的的歌詩,即是屬於我輩的、閃閃發光的黃金歲月。

站長 honeypie

五四三音樂站 music543.com•樂痴逗陣小成本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有料充電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money | stars | job | data | paper | reading